第200章 第 200 章(1 / 2)

“這是要反了天啊!”太皇太後看那小答應的眼神像是要生吃了對方一樣。

要不是還顧著體麵,早就劈頭蓋臉的罵出來了。

比起太皇太後怒氣衝天,康熙倒是顯得平靜得過分了,更深沉的一切都被壓在了他的冷靜之下,被意味深長的表情所取代。

小答應本就是心虛惶恐,原本都被自己的反應嚇死了,麵色慘白一半是因為失血疼痛,一半也是因為恐懼嚇的。

結果禦醫來了卻隻說是葵水來了,倒是讓小答應還沒從逃過一劫中緩過來,喝了藥昏沉沉的睡了過去沒多久,就被人硬生生的從床榻上,拖了下來,堵住了嘴巴直接帶走了。

直到看到那熟悉的侍衛時,小答應瞬間就失了渾身力氣,癱軟在地上,眼神閃躲不敢再看那侍衛一眼,隻一個念頭完了。

小答應膽子本就不算大,一直都是擔驚受怕的,但也奢望著能夠就這麼過下去不被發現。

平時都是最多遠遠的看一眼的正主兒,現如今都在,太皇太後充斥著怒火的聲音更是把本就害怕的小答應嚇得瑟瑟發抖。

“皇家的臉麵險些要叫這些東西給毀了,就算是萬死,也不能謝罪!”

太皇太後目光犀利,麵色難看,看向皇貴妃,語氣也多有責怪,

“皇貴妃,後宮出了這樣的醜事,你竟也無所知覺,差點叫這些個東西將後宮攪得一塌糊塗。”

皇貴妃原本還在想著到底是什麼內容才叫太皇太後如此震怒,這太皇太後的怒火就衝著她來了。

她甚至連發生什麼了都還沒知道,太皇太後就衝她撒氣了。

皇貴妃臉先是一白,維持著鎮定,“太皇太後息怒,臣妾實在不知發生了何事,若真是臣妾之過,臣妾必不會推脫。”

這也得讓她知道哪裡錯才是啊。

這留她下來難道是扛太皇太後的怒火嗎?!

很快,方才讓太皇太後看了大發雷霆的那幾張證詞就到了皇貴妃手上。

皇貴妃接過來看,倒是想看看是什麼事情才叫太皇太後衝著她撒氣。

皇貴妃的唇無意識抿得緊緊的,隱隱有些發白,似是在克製著情緒。

她剛剛胡亂猜的猜想成了真,後妃私通,甚至還珠胎暗結!

那侍衛真是膽大包天,竟敢禍亂後宮!

這宮女還不夠,還敢私通後妃!

皇貴妃不敢想象,方才那麼多人在場,若是太醫先行趕來診脈,不明真相,診出了喜脈,道了喜,讓人都以為是龍胎,這後果不堪設想。

誰都沒想到這貌不驚人,看著膽子不大的小答應竟然敢做出此等醜事,必然都會以為是龍胎。

待事後知曉,懷的是孽種,這小答應必然是不能活。

可這卻不是一場烏龍,一句誤會可以平息的。

前腳剛被認為是有龍胎應受到重視的小答應,無論是滑胎還是突然暴斃,都將引起不小的關注,若是叫有心人猜出什麼或者利用此事,勢必將引起轟動。

況且還挑著今日被揭出來,非是意外,而是人為。

不止是在這裡的三人,更附有一連串的名單。

無論這些小答應侍衛他們來往的關係,包括經手的宮女太監,冊封禮上的做了手腳的香,還是那特殊處理過的朝珠經手的工序如何,皆在上麵。

牽連出來的名單占了滿滿一頁不止,若是一下就將其處置掉這些人,這般大動作,定會引得人探究其原因,可若是不處置這些有心人,還不知道會鬨出什麼亂子來。

出現了這些紕漏,她這個皇貴妃竟半點也無察覺,掌管宮權,後宮事務都由她過問,出現這樣的醜事,與她這個皇貴妃有脫不開的過錯。

“臣妾未曾察覺,是臣妾失職,還請再給臣妾補過的機會。”皇貴妃跪下來請罪,如今再說什麼托詞也無用,還不如先放低姿態。

她確有失察,但怎麼也算不得大的過錯,她又不是那小答應肚子裡的蛔蟲,怎麼會知道是小答應背地裡竟會做出這等醜事。

想也知道,必然是越隱秘就越藏著,被發現就必死無疑,怎麼會張揚得人儘皆知,後宮中又不是她的一言堂,各自的釘子暗樁都不少,哪能真的一條心。

更何況她堂堂皇貴妃怎麼會成天隻緊盯著一個小答應不放,豈不是笑話,實屬是倒黴透頂。

要不是如今場合不對,她都想轉身給那小答應來一巴掌了!

若隻是個宮女與侍衛有私情倒沒這麼棘手。

太皇太後未必想不到,如今隻不過是遷怒於她,發些火氣罷了,想明白後皇貴妃隻覺得唇舌發苦,這留下來一趟還真沒好事。

蘇怡忽然開口,“所以,到底是誰設的局。”

在旁邊冷不丁響起的聲音,差點叫皇貴妃嚇了一跳,看向不知什麼時候就在她身後的容貴妃。

她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她後邊的。

剛剛不是還坐著的嗎?

蘇怡也很好奇上麵寫了什麼。

應該說,她好奇上麵的內容會怎麼寫。

所以皇貴妃看的時候,蘇怡也起身過來一塊看了。

有時候,所有事件都是真的,可隻要換了時間順序,刪減一些,或者是增加一些內容,看起來可信度也很高,因為這是也的確是真的,可是...關鍵點卻變了。

也隨之就變了意思。

隻缺了一個替罪羊。

蘇怡的話讓原本怒意明顯的太皇太後瞳孔微縮,康熙轉著重新戴在手指上的玉扳指動作頓了頓,又繼續了。

因為蘇怡的那句話切中了要點。

康熙與太皇太後顯然都已經猜到了背後設局之人。

其實那幾張證詞名單隻是明麵上的,反而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隱晦表達出來意思,太皇太後看得出來了。

正是與赫舍裡家有關。

不止是越距,膽大妄為,後宮埋了這麼多暗樁,要不是趁著這次拔除,還不知道赫舍裡家的手伸得那麼長。

借此醜事,不顧皇家臉麵也要讓冊封禮辦不成。

為的是什麼,顯而易見。

可偏偏這事卻不能明著來算賬,甚至還要顧忌保成,不能動赫舍裡家。

赫舍裡家是保成的母家,保成幼時失母,不能再沒了母家的支持,否則以後太子之位坐得更是艱難。

無異於是投鼠忌器,就算發作,也隻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如今朝堂之上,局勢平衡,也不能沒了索額圖。

這一連番動作,想要收尾乾淨一絲蛛絲馬跡都不落是不能的,更是顯露出了赫舍裡家有恃無恐的作態。

後妃私通,珠胎暗結這等醜事,還被借此利用了,更是讓太皇太後怒火中燒,絲毫不顧及皇家臉麵!

想必皇帝也很是生氣,才非但沒有取消冊封禮,還執意要讓容貴妃看顧保成這事,在今日過了明路,讓一切成定局,也讓某些人希望落空。

而所有人都隻會注意到了這事,目光聚集在了容貴妃身上。

又能夠掩蓋後妃私通一事,翻不出水花。

即便太皇太後想明白了,可到底還是不能解氣,難以平息心頭之怒。

同時,也是為了轉移重點。

若不然讓皇貴妃猜到其他的地方去,就麻煩了,皇貴妃是佟家的人,對太子的態度不明,佟家是皇上的母家,卻不是保成的母家。

所以,太皇太後隻能是表現出,單純的因為後妃私通,珠胎暗結而震怒,將其一概歸咎為後宮之事,不可牽扯到前朝。

也隻能如此。

本是待皇貴妃請罪,太皇太後再順勢緩和怒氣,交代皇貴妃務必要將此事處理妥當。

到又不能讓其他人猜到這真正的緣由上去。

太皇太後在看到那呈遞上來的證詞名單的時候,就已經迅速反應過來了皇帝的用意,一來發生了這等大事,讓她知曉緣由。

二來...

太皇太後緩和了語氣,道,“皇貴妃先起來吧,哀家方才氣急,說話重了些。”

這總有個人得將怒火表現出來。

皇貴妃聞言起身,儘管心中不快,但仍然露出了微笑,表示太皇太後方才教訓得是,她並未有不滿。

如今皇貴妃是真的沒有不滿還是口頭說說的,太皇太後不甚在意,這心誠不誠的,口頭上=也得誠。

太皇太後看了一眼看似平靜的皇帝,收回視線,手裡重新拿著佛珠開始撚動,

“貴妃此番遭罪,也是無辜,往日後宮爭風吃醋口頭上小打小鬨的,也就罷了。

現如今真是越發放肆,甚至都不顧皇家的臉麵了,哀家眼裡容不得沙子,這後宮真的需得好好整頓一番了。”

這一番話看似是在回應方才容貴妃的疑問,實際上是避而不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