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也是從蔣玉泉他們嘴裡得知工部的動作。
太子殿下睜圓了眼,和薑若皎抱怨道:“舅舅他怎麼這樣啊?我隻是拿去給他和父皇看看,他就把我們想的法子學了去!”
雖說盧重英這個工部尚書也沒女兒,搶人勝算同樣堪憂,可盧重英也不能無恥照抄啊!
太子殿下頭一遭遇上點子遭人剽竊的事,跟薑若皎抱怨完後二話不說跑去工部找盧重英算賬。
盧重英泰然自若:“殿下又沒說我們工部不能照著弄。”
太子殿下語塞。
他是沒說過不錯,可他那也是沒想到盧重英會乾出這樣的事。
太子殿下唉聲歎氣地回去繼續準備卷子去。
比起科舉,他們戶部出的卷子專業性會強一些,主要要求底下人擁有比較好的算術和歸納能力。
這一點雖然和工部的用人需求有一定的重合度,不過大體上來說偏向性還是不一樣的。
太子殿下鬱悶了一會,也就不和盧重英計較了,繼續和薑若皎探討如何選出適合戶部的人才!
太子殿下這邊偷偷發完招考通知就消停了,其他幾個衙門卻有誌一同地痛罵起太子和盧重英來,覺得他倆一定是聯合起來攪風攪雨!
於是另外四部也著手出卷子,隻恨太子殿下掐準點搶先把殿試排名公布後的招考日子給選了,他們隻能認命地把時間往後挪!
其中業務最繁忙的要數吏部,他們本就要負責新科進士的選官考核和具體的分配工作,現在還得和六部的招新考試錯開,簡直是多了好幾倍工作量!
吏部尚書看見太子殿下時都沒好臉色。
太子殿下還不想給吏部尚書好臉色呢,他記得就是吏部尚書準備來個榜下捉婿來著。
據傳吏部尚書早就把人相中了,兩家已經眉來眼去很久,之所以還要來一出榜下捉婿是想成就一段佳話!畢竟開泰帝頭一回開科舉,總得留下點適合傳唱的好事兒不是嗎?
文化人拍起馬屁來,就是這麼地潤物細無聲。
太子殿下從薑若皎那聽了這些八卦,對吏部尚書很有意見:要不是吏部尚書連自家女兒都搬出來了,他哪用絞儘腦汁搶人啊!
更可惡的是,他們夫妻倆想出來的法子,其他衙門輕輕鬆鬆就抄了去!
這些大人真不要臉!
太子殿下看了吏部尚書的臭臉,回去後和薑若皎埋怨了一通,說這小老頭兒真不講道理。
薑若皎笑道:“如今六部都要搞選拔招新,他們得多乾不少活,自然不會給我們好臉色。”
殿試結果出得很快,第三日一大早,填榜官就把開泰帝核定過的排名張貼到貢院之外。
天還沒來,迫不及待的考生們就巴巴地等著開宵禁了。
到雞鳴三聲,各坊市禁木大開,考生們蜂擁而至,挨挨擠擠地湊到了皇榜前想看看自己的名次。
有不少好事者自己無緣科舉,也跑來湊個熱鬨,跑到最前頭去念名字。
狀元是盧應巡。
雖然這個名字已經在眾人心裡留了個印象,乍然看到這三個字出現在榜首還是讓不少人吃了一驚:這位可是盧國舅的兒子啊!
難道開泰帝才當了一年多的明君,就要開始學廢帝重用外戚了嗎?
接著又有人提到盧應巡會試時寫的策論,那文章現在還在貢院門口貼著呢,寫得那叫一個好。
人皇親國戚裡有真正有才能的,難道還不需要起用了?
人盧應巡可是應天府的解元、會試的會元,如今殿試再點個狀元有什麼稀奇!
還有人提到不久前盧應巡還被誣陷下獄,隻為了給當地百姓求個公道。
這樣一個才華高、人品好的年輕人,靠自己的本事得個三元及第為什麼不行?
榜眼也是個有能耐的,他在黃河邊上治了十年的水,勤勤懇懇從不鬆懈。
直至家裡孩子都三個了,他才想起自己還得考個功名,收拾收拾東西就辭職考公來了,這不,一考之下就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成了榜眼。
他寫策論有個本領,那就是甭管給什麼命題,最後都能歪到治水這個老本行上,一看就活該和黃河纏纏綿綿一輩子。
要不是他實在有點偏科,以他的水平拿個狀元也是可以的。
探花竟也是個頗有爭議的人,裴徵!
這人在考生之中知名度不高,不過西南來的人都知道,他是西南有名的“彆人家的孩子”,連太子殿下早些年都曾被“你看看人家裴徵”這樣的話荼毒過。
論才華,裴徵自然沒得說。
問題在於裴徵又是一個外戚。
他是太子妃的妹婿,妻子可是太子妃唯一的妹妹。
開泰帝把他欽點到探花的位置上,明顯是在抬舉太子妃的娘家人啊。
要知道太子妃父母雙亡,又與族人恩斷義絕,如今家裡就隻剩這麼個相依為命的妹妹。
本來需要開泰帝確定的名次就隻有前十這麼幾位,選上來的文章也都是一等一的好,具體誰先誰後其實會摻入很多文章以外的考慮。
一開始考官看到開泰帝排出來的前三臉色也不太好看,很擔心這次當考官會成為他們仕途上的汙點,不過在仔細研讀被選入前十的文章和對應的履曆後,他們最終還是沒有反對這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