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看向哥哥,蘇洵看向兒子,等他回答。
誰料蘇軾哈哈一笑:“梅丈何至於此,這典故是我編的。”
蘇轍:......不愧是我哥。
這小子,蘇洵又想開口教訓他,誰料倒是當事人梅堯臣笑著攔下:“誒老蘇彆急,我覺得賢侄編的很好嘛,蘇家後繼有人!”
蘇洵無奈,伸手隔著虛空衝蘇軾點了點:“你呀你,我平日反複教導你要收斂鋒芒,以往叮囑你們兄弟二人以後要相互扶持,可要是真的如天幕所言,豈不是子由一直在費心拉扯你,你哪有半點當哥哥的樣子!”
蘇轍不解:“是後世皇帝的問題,這關哥哥什麼事?”
蘇軾無辜:“這世上我最心疼的就是子由,我要是知道寫兩篇文章就差點被砍頭,就算是為了子由,我也不會再寫了!”
偏偏這個時候,歇了一陣子的天幕重新降臨,明意熟悉的聲音再次出現在眾人耳中:【直播間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呀!今天呢我們就要開啟蘇東坡的黃州之旅了,黃州這一段時期是蘇東坡的創作高峰,從烏台詩案緩過勁兒的蘇軾繼續寫寫寫,為我們貢獻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絕的名篇。】
天幕外剛剛說自己最心疼弟弟不會再寫了的蘇軾:......
【當然了,這個時期的蘇軾在物質上實在是過得不怎麼好,如果簡單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窮。宋神宗把他貶為了黃州團練副使,不允許他出州,也不允許他處理公文,自然沒有薪水。蘇軾以前又是一個在生活上落拓不羈的人,驟然遇到這種境地也沒什麼積蓄,所以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明意為觀眾調出了節目組視線準備好的視頻。
畫麵裡,剛剛到黃州的蘇軾穿著草鞋,拄著一根拐杖,身後跟著大兒子蘇邁,兩人一前一後在崎嶇的山路間穿行。
正當觀眾疑惑這父子二人要乾什麼去的時候,蘇軾雙手拊掌,高興地在一處竹林旁邊蹲下,指著地上的一叢竹筍對兒子道:“看!我就說此處竹林環茂,應當有鮮筍吃!”
蘇邁按照父親的指示將竹林裡的枯葉收拾好,而後將乾枯的葉子堆到不遠處的一小塊空地上,拿火石點燃。一旁的蘇軾已經手腳麻利動作嫻熟地將幾隻竹筍穿在木棍上,見兒子點好了火,興衝衝地拿了竹筍來烤。
【此處說一下,這種類似於咱們當代燒烤的吃法是蘇軾的表哥文與可教給他的,文與可就是“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主人公,表哥愛畫竹子,蘇軾從表哥那裡學會了怎麼吃竹子,有沒有很和諧。】
畫麵中的竹筍經過煨烤表麵很快附上一層金黃,蘇軾眼睛一眨不眨地觀察著竹筍表麵的顏色變化,隻待到竹筍顏色又深了一個色調,才及時收手,拿出了自己帶來的鹽袋子和各種調味料。
【嘰咕一下:老蘇吃烤竹筍還不忘撒孜然,這是真的懂吃的!】
【喵君:樓上,蘇軾老家是四川的,四川人一般都懂吃。】
【123:對哦,四川也有不少竹林,不然怎麼養得起大熊貓,蘇軾該不會見過大熊貓吧。】
【咖喱烏冬:打住,快看他吃!】
畫麵中的蘇軾一看就是個吃筍老手,一邊忍著燙一邊將烤好的竹筍撥開,放置嘴邊輕吹,而後取出其中鮮嫩滑美的筍肉在自帶調料粉裡麵蘸了蘸,徑直送入口中,大快朵頤。
畫麵裡的父子二人吃得不亦樂乎,直播間的觀眾開始口水直流,有的甚至在深夜打開了外賣軟件。
明意作為主播自然不能進食,要怪隻能怪這影像過於逼真!
畫麵裡的蘇軾吃完擦擦手,帶領兒子繼續沿路挖筍,一邊挖還一邊自己嘀咕:“無竹使人俗,無肉使人瘦,剩下的筍可以回去炒個竹筍燜肉,既有竹子又有肉,不俗也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