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五)(2 / 2)

【糧食收了,下一步我們蘇大廚就該上線了,再次感謝蘇東坡無論吃點什麼都要寫首詩來紀念一下,今天他吃的這道菜呢,叫做“二紅飯”。】

【以下直播涉及付費,請各位觀眾付費購買......】

現代直播間的觀眾已經熟悉了平台各種圈錢的套路,有人離開,有人淡定充錢。

北宋,天幕上這驟然的一出讓所有人陷入迷茫,付費?給錢?

宋仁宗原本對自己不能看下去感到心焦遺憾,就在這時,宮外送來一道及時雨,原本在海州的沈括跑死了幾匹馬,終於趕到了汴京。

沈括一路風塵仆仆,在覲見皇帝時也未來得及收拾自己狼狽的行裝,重重地給宋仁宗趙禎磕了個頭,朗聲道:“回稟陛下,草民這幾日研究,這天幕可以對話交流,可以預約開播提醒,可以給那神跡中的女子打賞,亦可以對她提問。”

怕皇帝和大臣們聽不懂,沈括又換了種說法:“就和汴京城勾欄瓦舍裡的說書攤子一個道理,給賞錢就能繼續說,還能一問一答解疑答惑。”

宋仁宗和朝臣們聽完,臉上都掛上一種名為不可思議的表情,合著他們看了這麼多日,這神跡還給了這麼多門道?

宋仁宗急忙開口對侍從道:“快派人去拿錢給這位沈先生”,但隨即一想,自己國庫裡麵也沒多少錢,在場的又不是他一人,他不信他這些臣子們不想接著看未來走向。

韓琦是個聰明人,當今聖上話音一頓他就知道要怎麼接話,主動站了出來對群臣道:“事關江山社稷,我等臣子自當為官家效勞,諸位大人不如各拿出幾頓酒肉錢,讓這神跡繼續演下去。”

宋朝優待文官,在場的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小金庫,當即催促著沈括給那神跡中的神仙送銀子,甚至有人讓他問問神跡餓不餓,汴京城裡可有大把的山珍海味可供神仙享用。

李導看著後台猛增的收入,臉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花,這就對了嘛,天知道他這套平行時空投放設備花了多少錢,他總得想辦法慢慢收回來。

不過陶淵明沒錢,蘇家幾人是主角,北宋的老百姓好多溫飽都不能保證,他總不好意思收錢,李導爽快地給這這些人開了免費暢享通道,至於乾隆趙匡胤和那些待遇優厚的文官,他準備把價錢再抬高幾倍。

【所謂“二紅飯”,其實是蘇軾苦中作樂的叫法。這二紅飯的原料是大麥和紅小豆,大麥粗糙難以下咽,一般的人家是不會吃這種東西的。但蘇家吃光了精細的粳米,便拿大麥來下飯。蘇軾不進不覺得苦,還寫文調侃“嚼之嘖嘖有聲,小兒女相調雲是‘嚼虱子’”。此處也能看到蘇家家風和睦,不止家主曠達樂觀,孩子們也能吃著粗糧開玩笑說在嚼虱子。】

【當然,除了吃一些粗糧,蘇軾也會在黃州周圍挖野菜吃。蘇軾這個時候又自創了一道著名的素菜“東坡羹”,其實就是有什麼往鍋裡扔什麼,如果有野菜就把各種菜混合著米生薑煮一鍋,如果沒有菜放入茄子瓜果也未嘗不可,總之經東坡之手,沒有不能成為美食的東西。】

天幕外的蘇洵這時候看明白了,什麼二紅飯、東坡羹,說來說去,自家大兒子這是吃不起飯了啊!

隻是還未等他為這個事實感到心傷,天幕中的女子又為他降下一句驚雷。

【蘇軾是個四川人,可自從母親父親先後去世後,他就再也沒回去過。當年他才剛中進士就接到了母親程夫人去世的消息,也不知道在黃州吃粗糧食野菜的時候,會不會懷念母親當年做的家鄉菜。】

明意本來是隨口感慨一句,沒想到卻給天幕外的蘇家父子三人驚的心神大亂。

什麼叫做蘇軾剛中進士母親就去世了?那按照時間來算,母親逝世的時間豈不是就在最近?

“回眉州!回家!”蘇洵扶著桌角的手都在顫抖,妻子一向康健,把家裡家外操持的井井有條,他帶著兩個兒子來尋功名,前幾天還打算著把老妻一起接來京城享福,哪裡料到過妻子會忽然病逝!

蘇軾和蘇轍兄弟倆自幼跟在母親身邊讀書,對母親的感情已經不需要去形容。此刻聽神跡說母親不日將要離世,一邊收拾行裝一邊紅了眼眶。

但願來得及,但願母親會等等他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