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爸媽是認為她不喜歡讀書?陸柔嘉不由笑了,“我喜歡讀書的,爸媽你們不用勸。”
有著現代記憶的她當然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說嘛,讀書多好啊。”陳金蘭邊說邊點頭。
分糧後沒多久就過年了,這裡過年是隻過除夕和正月初一。
雖然分了家,但是這分家後的第一年春節,陸家三兄弟還是一起在兩個老人這過的,隻是之後的拜年分開了,單獨去走親戚。
除夕的早上,陸興國和陳金蘭夫妻倆帶著三個孩子,買了一斤豬肉和一條兩斤左右的鯽魚,神情自得地走陸家老宅。
看到陸興國手上拿著的肉,陸奶奶眼前一亮,快步上前接過,心裡開心,嘴上卻說道:“老二,老二媳婦,那麼客氣,怎麼還買這些。”
陳金蘭笑著回:“過年嘛,我和興國沒什麼錢,一點肉總是能孝敬些爸媽的。”
陸奶奶稱了稱手,滿意地點頭,這分量,豬肉應該是一斤的,肥肉也不少,這魚也得有兩斤重,老二家的就是實誠。
“嘉嘉帶弟弟進去坐,裡麵有花生糖,快去吃吧。”陸奶奶滿臉帶笑,分家後,她輕鬆很多,不用做那麼多事,還有幾個兒子孝敬,比不分家好多了,還是老頭子有遠見。
陸興國去幫大哥的忙,陳金蘭則跟著陸奶奶走進廚房,大嫂周秀雲已經在廚房洗菜了,大房二房的關係向來更親近,陳金蘭笑著過去幫忙。
陸柔嘉帶著兩個弟弟走進堂屋,陸爺爺端坐在凳子上看報紙,“爺爺”,“爺爺”,“爺爺”。
聽到聲音,陸爺爺抬起頭,看見孫子孫女過來了,立馬綻開笑臉,“來了,快過來吃糖,爺爺特地買給你們的。”
兩個弟弟興奮地過去拿糖,陸柔嘉跟在後麵,對於爺爺表現出來的與普通農夫極不相符的氣質表示疑惑。
聽說爺爺是逃難過來的,看來是有點故事在身上的。
前進大隊這邊過除夕,跟陸柔嘉現代那一世的老家一樣,向來是不吃早飯,直接就是午飯。
不過這天的午飯是很早的,基本十點左右就開始吃午飯了,有的甚至更早,所以現在廚房的陸大嫂陸媽和陸奶奶忙活的是午飯。
雖然平時是女人做飯,但是當地的男人的廚藝也是可以的,每年過年都是男的動手做菜,女人負責做飯洗菜洗碗。
一直做到飯菜要做好了,三房的兩個人才慢悠悠地從房間走出來。
不僅最晚,還是空著手,周秀雲和陳金蘭都暗地裡翻了個白眼,吝嗇鬼。
陸爺爺也不滿,不是貪圖兒子的東西,而是禮節問題,也是兒子表達孝敬的意思,小兒子果然是個沒良心的。
於是陸家隻有陸奶奶這個親媽在熱情地招待著小兒子,其他人都坐在凳子上不太想搭理。
陸爺爺顧忌著今天是除夕,不想心情不好,沒說他。
很快就開飯了,一桌都是好菜,豬肉燉粉條、鯽魚豆腐湯、香菇燉雞,都是用盆裝的大份量,還有幾個素菜,但是放的油也是平常的幾倍,光看著就好吃。
雖然沒說教,但陸爺爺對小兒子既來得晚,還一點禮節都不懂的行為是很不滿的,於是吃飯的時候隻跟大兒子和二兒子說話,小兒子插嘴都不帶搭理。
向來被親媽寵愛的陸家小兒子陸愛國就拉下臉,受不了他爸的偏心眼,把筷子一摔,起身道:“既然爸不想我來,我就走了。”
陸愛國拉著他媳婦孫衛紅就走了出去。
陸奶奶心裡不是滋味,她知道老頭子偏心,老三也沒做好,但是也不能這麼過分吧,跟老大老二聊得火熱朝天,老三說話就愛答不理的。
“孩他爸......”陸奶奶期期艾艾地開了口。
陸爺爺搖了搖頭,“你不用幫他說話,最晚來,什麼都不做,吃了就走,成什麼了。”把自己當祖宗了不成,慣得他,不僅不知道錯在哪,還有臉發脾氣。
你嫌他,你教過他嗎你就隻知道你大兒子的好,陸奶奶不滿地想,但是一家之主的威嚴她不敢挑戰,而且她也知道兒子這樣做不對,於是隻能憋屈的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