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位置看過,公社的大致分布也了解了,確定自己不會再迷路了,陸柔嘉就放心下來。
之後的放假時間,陸柔嘉不是監督兩個弟弟學習就是約著兩個堂妹一起去乾活。
因為陸大伯的想法是女孩子不用讀書,所以從堂姐到兩個堂妹,都沒去學校讀書。
兩個堂妹從小跟著她乾活,聽話乖巧又懂事,她們相處的不錯,還是很有感情的,她希望她們能夠通過讀書過得更好,有心想幫忙。
但是自己隻是侄女,對陸大伯來說是個小屁孩,提什麼建議都不會被取納。
而她爸爸,也曾經看不過去,跟陸大伯說過,讓他送幾個堂妹讀書,可是陸大伯並不讚同。
這讓陸柔嘉有些發愁,就在她思考該怎麼說服大伯送兩個堂妹讀書的時候,這次小升初的考試成績出來了,陸柔嘉考了第一名,發了些獎品。
最重要的是前進小學門口貼了一張表揚信,就是一些對於陸柔嘉考第一名還有幾位排名靠前的學生的表揚之類的。
力壓附近幾個小學,考了全公社第一名,連公社的學校的學生都超過了,讓前進大隊的人對陸興國家這個大女兒有了新的認識。
從前隻是讀書不錯的懂事的女孩子,現在則是小文曲星。
前進大隊的人們對於讀書好的孩子天生就有好感,即使覺得讀書不重要,可這讀書厲害就顯得人很聰明,是個有出息的。
前進大隊熱議的時候,陸柔嘉跟陸爸商量著再去跟陸大伯說一下,讓兩個堂妹讀書的事情。
今年小弟剛好要讀書,三個孩子一起也有個照應。
陸爸對於今天這趟沒抱什麼希望,大哥挺固執的。
但出乎意料的,陸爸和陸柔嘉過來,陸爸剛開口說讓把兩個侄女送去讀書。
陸大伯就抬了抬手,阻止了陸爸的話,“二弟,你不用勸我,芳芳和美美我今年會送她們去讀書的。”
不用勸?陸爸和陸柔嘉兩人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哥,你怎麼就想通了?”
陸大伯苦澀著臉,“萍萍上個月又來了一趟,看著她那個陌生的樣子,我真怕芳芳和美美也變成那樣。”
變成這樣不知道禮義廉恥的人,作為當父親的,他真是羞愧。
“我送她們去讀書,學習領導傳達的思想,不走偏路。”去接受黨的教育和洗禮。
不管陸大伯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兩個堂妹可以讀書了,陸柔嘉很為她們高興。
她們私底下也透露過想讀書的念頭,所以陸柔嘉也不用說什麼讀書很好,讓她們好好讀書之類的話,她們都是明白的。
惦記了許久的事情沒出手就解決了。
英雄無用武之地啊,看來她沒必要操心這些,當務之急是她自己了。
初中有食堂,兩種吃飯的方法,按餐計費和交糧兩種方式, 按餐交錢是每頓需要糧票,吃肉還要肉票,家裡糧票基本沒有,肉票還是養任務豬得來的。
過年的時候就分到兩張工業票和幾尺布票。
顯然是不行的,隻是交糧食的話,她的胃口在這個時代相比起來不大,但糧食交的一樣的,並不合適,家裡的糧食是爸媽辛苦掙來的,不能揮霍浪費。
從陸爸那得來的建議是,自己帶,早上帶去,中午的時候請食堂的阿姨幫忙熱一下就行,到時候很多走讀生這樣做,跟著一起就行。
陸爸和陸小叔都是這樣的,陸柔嘉也覺得這樣比較好。
隻是每天早上做飯,想要保證每天的睡眠,那麼早上的時間上是有點緊的。
得準備一些比較容易做的菜,現在離開學還有兩個多月,時間上還不急,還有就是她今年要去跟著秋收的。
因為滿了十二歲,工分就比之前多一些,做的好的也能有四五個工分一天,是大人的一半,工分多,年底也能多分一些糧食,所以陸柔嘉帶著兩個弟弟一起乾活。
三個孩子認真乾了一天活的工分也能頂一個普通婦女的工分,還是很不錯的,能為爸媽減輕一些重擔。
這個暑假,陸柔嘉和兩個弟弟都是踏踏實實的賺工分過去的。
開學的時間到了,陸爸請了半天假,給兩個兒子報了名後就帶著女兒走到紅旗中學報名。
交了學費領一張條子就行了,書本上學第一天發,和小學是一樣的。
陸柔嘉就此開啟了初中生活。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飯,一家人的都一起煮了,然後洗漱,洗漱完炒菜,然後裝進飯盒,吃完早飯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