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新本子,是學校期末考試的獎勵,他很喜歡上麵的花紋。
本子前麵已經記了兩頁,除了他本人和守護神,沒人知道裡麵的內容。
*
院長發現,自從蘇教授之後,明杳在學習上更用功了。
從前他僅僅是上課認真聽課,下課認真做作業,再做好老師說的預習和複習。
這些雖然已經夠了,但都在老師要求的內容之內。
可現在,明杳除了做這些,他還會主動看書,不僅僅是課本,還有福利院的圖書室裡的很多書。
他到底年紀小,隻認識一些字,但他已經學著看那些課外書學習更多的字,不知不覺間,在其他孩子都在為當前課業而用功時,明杳卻發現,自己好像無師自通了課本上的很多字和內容。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明杳讀過的課外書,都記在他的大腦裡,哪怕他自己不記得,大腦也會幫他記得,然後,在未來逐漸積少成多,雨滴一點點蓄積,也能漸漸成為溪流、江河、甚至大海。
而且相比於其他人,明杳還多了一個優勢,那便是蘇教授的教導,在他不知道學習方向時,對方會為他指點迷津,在他遇到難題時,對方也不吝賜教。
這是明杳最感謝他的地方,在他的小本子裡記下了重重的一筆。
他再也沒擔心過課堂上的內容,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他在自學初中內容的時候,天賜等同齡人都還在絞儘腦汁學小學課本。
院長為他驕傲又欣慰,認為他未來一定會前途光明。
蘇教授一家也十分高興,卻又並不意外,甚至覺得這理所應當。
作為眼睜睜看著明杳如何努力付出的人,能理直氣壯地承認這本就是他應得的回報。
他們也不覺得自己對明杳的幫助有多大作用,幾頓飯、偶爾的教導,在明杳的自主奮進麵前實在不值一提。
他們充其量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考上本市最好的初中時,明杳被當地記者采訪了。
孤兒院孩子身殘誌堅,天賦異稟,努力求學,並獲得了優異的成果,登上新聞報紙,也是個勵誌故事。
明杳還是第一次受到這種關注,作為一個從小看電視就是難得的娛樂活動孩子,上電視或者新聞對他而言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
他也不是求名,也不為利,更對自己的故事教育其他孩子沒什麼興趣。
他隻是想感受一下上新聞的感覺。
就像有的人隨便寫了些東西,就遇到出書的機會一樣。
試試嘛,順便的事而已。
在他和院長同意後,有記者約了時間來小福星福利院采訪。
他們保證會打馬賽克,也會模糊信息。
明杳興致勃勃地接受他們采訪,然而隨著采訪的進行,他心中的興致勃勃漸漸變成了興致缺缺,連臉上的笑模樣也淡了。
“請問你是怎麼到的福利院?來這裡多長時間了?”
“想念親生父母嗎?希望被領養,有一個幸福的家嗎?”
“在這裡生活怎麼樣?”
“身體的殘缺對你的生活有影響嗎?周圍的環境有什麼特殊嗎?”
“你身體不便,在學習上一定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吧?能跟我們具體講講嗎?有沒有很感動很難忘的事件?”
“取得成績後高興嗎?對未來有什麼展望?”
明杳挑挑撿撿回答了,在送走他們後,自己卻回到宿舍,情緒低落。
在一個人的時候,他悄悄紅了眼眶。
“守護神,為什麼他們要問那些問題?”
他來福利院之前的來曆,他的斷臂,他的家庭,跟他取得好成績有多大的關係?
即便有,那也是前麵是因,後麵是果。
為什麼他們不注重結成的果實,反而關心那早就凋謝的花?
微風拂過他的頭,像是一隻大手在輕撫安慰。
“因為你現在的果實對他們而言微不足道,因為你經曆的價值重於你的成果。”
明杳擦了擦眼淚,“那我要怎麼做?”
要怎麼做,才能讓人看到他的成就,而忽略他的曾經?
“……再強大一點吧。”
“每一步,都更強大一點。”
“等到足夠強大的時候,當你的成果被所有人看見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會忽略你的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