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的定期存款。
三百兩銀子,按她自己加一兩個服侍作伴的人一年至少花費三十兩算,可以花十年。
至於房子——
賈敏給魏丹煙的宅子在姑蘇,封氏丈夫的祖籍也在姑蘇,等林如海死了……她們姑嫂倆大概率會去姑蘇定居。
她雖然喜歡自己住,但在這個時代,有點姿色的年輕女人獨居的確危險。
她和魏丹煙的關係應該還算可以,多一個人住就是多一份安全,家裡也熱鬨,她們姑嫂應該不會拒絕她的租房請求?
許靜雨她不清楚,但張夏萍應該是不想再嫁人了。或許她們願意和她一起住?
……那她光顧著減去買房的錢,忘了算租房費用。
三百兩銀子,再怎麼添添減減,也不夠她衣食無憂活一輩子。
就算她的衣裳首飾加起來能值千兩以上,不算賈敏給的那個羊脂玉如意,全加起來有兩千?三……四千?實在活不下去,當東西也是一條路,但總不能一開始就打算坐吃山空。
她沒有土地、鋪麵,沒有靠得住的男性仆人,可選擇的賺錢手段就很少了。
寫詩,她不會。能詩會文的才女雖多,真靠這個養活自己的……沒聽說過。
字畫比寫詩強一點,但安生賺錢的前提是,她不能暴露自己是個年輕女人。
隻是,萬一出了名,若有上門求字的人,很難不暴露。
上好的繡活很值錢,原身母親就是靠針線活計供養了江承十多年奢侈生活。她穿過來三年整,把原身的繡技練回來了九成九,在不太傷身體的前提下,一年至少也能賺到四五十兩,這就足夠覆蓋日常使費了。
江南一帶仿“慧紋”者眾,她書法、繡工都還可以,再勤加練習,或許也能仿一仿,一幅就是幾百上千銀子。[注]
林府就有兩幅“慧紋”,她可以找機會看看真品琢磨怎麼模仿。
當然這錢賺起來不是很平安。
平安活到四五十歲,姿容不再,她就能拋頭露麵做點小生意。其實她上輩子廚藝挺不錯的,這輩子好好鍛煉保養,以後還能當掌勺,也能去高門富戶做不賣身雇傭的廚娘。
再有,她看過那麼多經典小說電視劇,難道還寫不出個話本子嗎?
這麼算下來,隻要不遇到天災人禍戰亂,她賺的錢多養個黛玉也沒問題。
就是黛玉可能用不起人參這麼貴的藥了。
當然,隻要她生出個兒子,說不定林如海一高興,給她扶正,她就不用再為錢發愁。
但,是天災人禍的概率大,還是在這時代生孩子出事的概率大?
江洛覺得是後者概率更大。
所以她還是得繼續誠心祈禱自己無子。
生計問題不用太愁了,江洛收好錢箱首飾,叫甘梨拿了針線筐,還來西廂房守著黛玉。
離林如海的生日還有不到一個月。外袍太費工夫,裡衣汗巾腰帶太曖昧,特彆是現在他還沒出妻孝。前年送的原身做的扇套,去年送的鞋,雖然沒見他穿過……今年也還是送鞋吧。
完成任務就行了。
她過生日,官中和領導會給發金玉首飾,領導過生日,她送手工製品。
是她賺了!
下午三點,黛玉又醒了。
摸著她燒退了,江洛便叫再請大夫來看。
大管家夫婦陪著,她還是避回自己屋裡。
大夫走了,她再過去,聽大管家娘子陳嬤嬤說大夫的話:“還是得讓姑娘多吃些飯食。若著實吃不下,也就罷了。”
黛玉前幾個月也小病過兩次,隻沒這麼重。
江洛都照顧習慣了,便命:“讓廚上蒸一碗雞蛋,少放醬油,挑刺少的鮮魚蒸一盤,把白菜和瘦肉剁得碎碎的煮到粥裡,粥不要太稀,少放點鹽,不能鹹了,也彆沒滋味。”
再問黛玉:“還有沒有什麼想吃的?‘生病怕三碗’,可不能餓著。”
什麼“淨餓”療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放屁!
黛玉拉江洛的手:“姨娘點的都很好。”
江洛在她床邊坐下,兩隻手把她的小手包住,笑道:“已經退了燒,再養兩日就好了。”
黛玉想坐起來。江洛忙說:“你要什麼?我給你拿。”
黛玉笑:“我想和姨娘說說話。”
江洛:“那就躺著說!”
黛玉看向王嬤嬤和月白:“嬤嬤——”
王嬤嬤和月白互相看了一眼,領眾人出去。
江洛低頭,一歎,問:“老爺和我上午說的話,姑娘知道了?”
黛玉點頭,小小的臉上笑容有些蒼白:“爹爹想讓我去,何必為難姨娘。”
姨娘在家二門都不能出,外人也不能見,哪裡敢決定她的事?
江洛心裡一酸:“是我對不住姑娘。”
六歲的黛玉都能體諒她,三十七的林如海不能。
但也的確是她對黛玉不夠真心。若是她的親女兒、親妹妹,就算後患再多,她也會和林如海說,求他彆把人送走。
可黛玉是先夫人的女兒,她是個妾。黛玉的父親要送她去她的親外祖家。一個妾沒有立場說話。
林如海現在問她,又不給她任何權力,將來後悔,覺得她“越權”了,“心大”了,是害了黛玉,怎麼辦呢?
黛玉忙道:“姨娘彆這麼想。”
猶豫片刻,她問:“姨娘……真不能作詩了嗎?”
江洛又一歎:“真不能了。”
黛玉遺憾道:“我還想讓姨娘做首詩送我呢。”
聽這話裡似有不詳之意,江洛忙道:“快‘呸’三聲!這是什麼話。你……你若想我,咱們寫信就是了。”
黛玉忙說:“那咱們一言為定!”
江洛答應:“隻要咱們家的人去,就有我的信給姑娘。”
黛玉也說:“隻要姨娘有信來,我一定回信。”
兩人輕輕擊掌,算作起誓。
廚上還沒送飯來,江洛便倒一碗溫水,先慢慢給黛玉潤唇。
她問黛玉:“姑娘真的一點都不想去榮國府嗎?”
黛玉張了張嘴:“其實,也不是……”
江洛笑問:“為什麼想去,又為什麼不想去?”
黛玉咽下一口水,陷入思索。
江洛不急,把水碗放在一邊,耐心等黛玉細想。
如果已是定局,想開些也對身體好啊。
臥房外,林如海也在門邊等女兒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