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050(1 / 2)

眾人吃吃喝喝, 家長裡短正開心著, 突然被“淹水了”嚇得一怔。

熱鬨的院子突然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李曼青也跟著心頭一跳, 對“淹水”兩個字,起初還有點陌生,現在一看眾人表情, 突然如醍醐灌頂。

溺水。

這在二十年後是多麼熟悉的兩個字。山村留守兒童私自下壩塘遊泳溺水而亡, 成年人想不開跳河跳江,年輕人見義勇為溺水而亡……幾乎每年都要有幾個這樣的悲劇上頭條。

溺水……仿佛永遠與“死亡”兩個字聯係在一處。

連安鄉臨近金沙江,水資源豐富, 鄉內河流湖泊星羅密布, 李曼青小時候幾乎是聽著關於溺水而亡的恐怖故事長大的。

翻過他們家房後那座山, 就有一座壩塘, 以前同村有幾個女孩子, 比她大七八歲,暑假洗衣服時下河洗澡, 淹死了一個, 記得那個小姐姐還曾給她吃過李子……在她很小的時候。

劉蓮枝常用這個事例嚇唬她,以至於兩輩子活了四十多年, 她家門口就有河,卻從來沒下去洗過, 更不會遊泳。

“什麼?!狗娃你說啥?!”坐門口那桌, 有個女人失聲驚呼。

今天來吃飯的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 一聽這話, 頓時都急了。

“是哪個落水了?在哪裡?”大家七嘴八舌,可以歸結為這麼一句。

那個叫狗娃的小孩子,也才六七歲,剛上一年級的樣子,說話都不太說得清,他哪裡會歸結幾千隻鴨子的叫聲為一句話,反倒被眾人一吼,小臉通紅,結結巴巴道:“我……我也……沒……”

“快說啊!到底是哪個,在哪裡!”因劉家村周圍也有兩三座壩塘,他不說清楚,大家去哪裡找都沒個頭緒。

還好,有個中年婦女一把抱住他,對著眾人道:“你們吼我兒子乾什麼,讓他好好說。”

有了母親的保護,小狗娃終於能說出來了:“在進村口那座壩,壩尾子那裡,正撲騰著……”話沒說完,所有人男男女女都跑出去了。

這時候,他也說不清到底是誰掉水裡了,等問出來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這麼多父母,二三十個孩子都來了,也難保是誰家的。

這種心急如焚,生怕這個炸.彈掉到自家頭上的心情……李曼青就是不當媽也能理解。因為有幾個漢子吼得比較大聲,小雙又嚇得開始哼唧了,她忙讓豐梅把大雙給她,用兩個背帶前後背了一個。

她最近發現,自從那天晚上這麼背過她們後,兩姐妹都特彆喜歡這種樹袋熊的姿勢,母女仨合為一體,都能更有安全感。

反正她們還小,加一起也就二十斤出頭,她還能背得動。

本來,她是壓根就不想去湊熱鬨的,怕嚇到孩子。但大姑姐也心急如焚,今天來吃酒的可還有彆村的呢,全是劉家的親朋好友,萬一是客人的孩子出了點什麼事,她們也脫不了乾係。

於是,硬是被唐豐蓮給拉了出門。

唐豐年早跟一群漢子跑出去了,大姐夫還拿了長竹竿和網兜,以及一個空輪胎。

等他們趕到村口的壩邊,已經圍了不少人。

擔心是劉家的客人出事,李曼青護著孩子腦袋,擠開人群,往邊上去看。

隻見壩塘中央飄著塊紅藍色的布料,看第一眼時她以為是哪個孩子的衣服丟水裡了。等見眾人都指著那件衣服歎息時,李曼青再仔細一看,險些沒被嚇死!

隻見衣服另一頭,有一刻黑壓壓的腦袋——那分明是一個人!飄在水上!

是什麼人會一動不動的飄在水麵上?!李曼青不敢多想,心頭狂跳,趕緊掏出綁在背帶上的絲巾,蓋在兩個孩子的腦袋上,遮擋住她們的眼睛。

十分後悔跟著來了。

小孩子三魂六魄不齊全,可千萬彆讓什麼不乾淨的邪祟撞見才好啊。

“誒,看那衣服怎麼有點像楊老六家的?是不是叫鈴鐺的?”

“對呀,我昨天也看見小鈴鐺穿這個衣服……”

“趕緊的,誰去喊一下楊老六兩口子!”

有孩子撒丫子就跑出去了。

李曼青不知詳情,但一聽“楊老六”就大體明白了。

要說大姐夫劉建國家,在整個劉家村也算條件上乘的人家了。當年為著租地種菜的事,附近幾家都說好了,隻有楊家,怎麼也不肯租。

不租也就罷了,他們家的八分田正好橫亙在劉家租來的七八畝田中央,像後世拆遷釘子戶似的,劉家種啥,他跟著種啥,大姑姐沒少為這事鬨心。

跟著人家有樣學樣也就罷了,他還不好好照管菜蔬。眾所周知,農村種菜,還在小菜苗時是要打農藥的,打了藥後得兩個月才能吃。他們家倒好,要麼就一滴農藥不打,讓那蟲害成災,周邊的劉家菜地都被他禍害了一圈。

這還算好的,頂多產量差些,出不了問題。

他卻還嫌不夠過分,有時候人家劉家菜準備采摘上市了,他頭一天去可著勁的給那八分地噴農藥,周邊被他殃及的一圈“池魚”,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要吧,生怕賣出去吃出毛病來,到時候劉家就吃不了兜著走了。不要了吧,那又是筆不小的損失!

唐豐蓮跟楊老六婆娘為這事吵過不知多少架了。

高價租他們家的八分,給他們家送煙請吃飯,給村長送禮……能想的法子都想過了,他們家就跟塊茅坑邊的石頭似的,又臭又硬,無從下手。

眼見著劉家日子一年比一年興旺,楊家嫉妒得眼睛都紅了。反正我們家做不成的事,你們也彆想做!

上個月大姑姐回去還跟她們罵了半天這楊老六呢。

這也就能想得通了,為什麼從劉家跑出來的客人不見他們家人,劉家的殺豬飯他們是不會去吃的。

劉家村是個大村。這座壩塘光看水麵得有五六個唐家院子大,孩子漂浮的位置又在正中央,靠近壩梗涵洞的地方,遊過去也得二三十米,再馱著個喝飽水的身子遊回來……李曼青不敢多想。

她也來不及多想。

因為唐豐年已經脫了上衣,“噗通”一聲跳下水了。

另外三個漢子也脫了衣服,跟在他後麵五六米遠的地方,以防萬一待會兒他體力不支。

李曼青的心,隨著他長長的手臂劃動,一下一下的悶跳不停。他還有兩個孩子,還有爹媽,還有她……可不能出事啊!

實在是上輩子救人不成反被溺死的新聞太多了。

唐豐蓮也小聲嘀咕道:“豐年怎麼……楊老六家的事哪個敢惹……”

原來,這劉家村雖姓劉,但裡頭有一半都是外姓人,而這一半裡頭,又有三分之二都姓楊,連村支書和書記都是姓楊的。整個楊氏一門的團結是眾所周知的,當地外姓人一般不敢惹,當然,他們也不會主動惹事,大家住一個村,大多數時候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相安無事。

可萬一,現在唐豐年下去救人了,到底還是不是個“人”,還有沒有氣兒,大家都心知肚明,怕早就凶多吉少了。

這時候自然是能躲多遠躲多遠,他倒好……

唐豐蓮氣得跺了跺腳。

李曼青一聽,心也揪起來。對這些幾大族的陳年舊賬,她也略有耳聞。

唐豐年剛遊到那人附近,就有個女人哭著擠到人群前頭,左一聲“鈴鐺”,右一聲“鈴鐺”的哭喊,估計就是孩子母親了。李曼青這個做母親的,聽得眼淚都快下來了,不敢想象,如果是大雙小雙誰出了這種事,她可還能活得下去。

隻要是母親,都是一樣的心情。

才幾息的功夫,一群男男女女,約摸十六七人也擠到前頭來了。有個皮膚白淨的老太太站在曼青身後,哭道:“姑娘能不能讓我上前看看?那是我孫子。”

李曼青趕緊轉身,扶了她一把,又給她空了個位置出來。

“鈴鐺啊,我的鈴鐺,不是說今天要讓奶奶給你做紅燒肉麽,怎麼現在……我的兒啊!”老人頭發灰白,濁淚縱橫。

楊老六媳婦看著唐豐年的背影哭道:“快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家鈴鐺!”

壩塘靠近前頭壩梗那一塊,底下有涵洞,是水最深也最涼的一處。唐豐年忍著刺骨的涼意遊過去,也不敢看孩子臉色,不敢看不敢說話,把孩子馱在肩上往回遊。但冬天孩子衣服穿得厚,被水泡透後又濕又重,唐豐年漸漸的也有點力竭。

圍觀眾人沒看出來,李曼青卻見他已經被嗆了兩口水,劃水的速度也在減慢……肯定是體力不支了。

她趕緊隔著人群大喊:“大姐夫,快把竹竿和輪胎丟下去!”

劉建國也反應過來,掄圓了胳膊,“噗通”一聲把輪胎扔下去,穩穩的浮在水麵上,就成了個救生圈。

唐豐年擦了一把被輪胎濺起的水花,把肩上的孩子放到輪胎上,他再一手抓緊了輪胎,慢慢向岸邊靠,沒幾步就抓住了大姐夫伸過去的竹竿。兩邊同時使力,終於把他和孩子拖上岸去。

楊家人已經一擁而上,來不及說什麼話,唐豐年就被推到一邊去。

李曼青趕緊上前,拿自己圍巾給他擦身上水氣,又拉他去餘暉下,希望借助微弱的餘暉給他烤乾濕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