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對顧清茗的身子和肚子裡的胎兒很是關心。
說周一產檢,就是周一去。
這次產檢沒有預約,所以,需要各種跑腿,這跑腿的活兒,就交給了大嫂周小玉。
外婆和顧奶奶一起陪著,加上一個司機石耀清,一輛車剛好坐滿。
顧爺爺跟著外公去了地裡,起先是站在田埂上,看著大家乾活兒,可看到外公一個七十多歲的人,還老當益壯在田裡插秧,心裡頓時蠢蠢欲動,二話不說,脫下自己的高檔鞋子,就要下去。
他現在想要體驗一把乾農活的感覺。
他就小時候被父親帶去地裡體驗了一下農民辛苦生活,後來,就再也沒有下過地。
“哎,親家,你脫鞋乾嗎?”外公一看顧爺爺脫鞋子,頓時嚇了一跳,“難道你要下來嗎?”
顧爺爺笑著道,“嗯,我也想體驗一把插秧的感覺啊。”
他望了一下一片已經整理好的空田,問道,“都是人工插秧,沒有插秧機嗎?”
外公笑著道,“沒有呢,家裡正在考慮這事。”
顧爺爺說道,“那人工插秧,耗時耗力啊!”
“確實如此。”外公說道,“家裡種了這麼多地,每一次請人來插秧的工錢,都要上千塊了。這還是我們家裡人多的情況下。”
他們家裡人多,現在農忙時節,都是互相幫忙。
隻是中季水稻,需要趕雨期。
一下雨,就需把秧苗插下去,這樣人乾活不會太曬,插下去的秧苗,也會長得更好。
石背村處於南方地區,這邊的氣候條件,一年可以種植兩季水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田地已經不是那種靠地為生如命般的執著。
尤其是隨著現在年輕人,都忙著出去打工掙錢,留下一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及少數留家的家庭。
這些人種田的目的,有人隻是為了吃上自己家種植的糧食,省一點去買罷了,但也有少數人靠種地維持家裡收入。
這種少數是一些壯年人在家,他們一種地就是十幾畝以上。
就如顧清茗外家,除了上大學的兩個表弟,大家則都選擇留在家裡。
一家子人在一起,那才是真的幸福與快樂。
那些出去打工的人,很多是沒辦法的。
如果他們在家種地,家裡收入不高,根本無法養活家裡的一家老小,還要買房買車等用錢地方。
可顧清茗幾個舅舅不一樣啊。
他們就靠種地,一年的收入,一家子都能達到十來萬以上。
在農村有這樣的收入,完全可以,那為何要選擇去外麵掙錢呢?
去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那是權衡之下的無奈選擇啊。
如果可以,誰不想在家孝順老人,又有誰願意跟孩子分開,一年到頭,也就年節的時候,可以聚一聚。
家裡的年輕人都出去了,留下的老人和孩子,也種不了多少地,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況且,現在基本家家戶戶不缺吃穿,對於種地,其目的,隻是種出來,讓一家人一年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