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這樣說,可大家卻明顯聽說,他這是炫耀和得意之色。
有村民嘴角抽了抽,說道,“三叔,你也彆謙虛了。現在我們村裡的東西,就你家的芋頭賣得最好。聽小顧說,以後網站流量會越來越大,那我們的東西也會越賣越好,以後你家的芋頭,肯定也會越賣越好的。所以,你也不需要會種什麼東西,隻要好好種芋頭就行。說不定,你們家就靠種芋頭,就能大掙一筆呢,這也是一條生財之道呢。”
如果他家的某種東西好賣,他們肯定就專門種這些東西了。
就像石立春三兄弟,他們三兄弟很會種西瓜和種橙子,所以,年年必種西瓜,對臍橙的管理,也是儘心儘力。
因此,他們三兄弟,年年就靠種西瓜和臍橙,就收入二三十萬以上。
可其他人就不行啊。
“嗬嗬,三叔,你家五畝多地,一畝地用於種糧食,那還不剩下四畝多地嗎?一畝地產芋頭三千多斤,四畝多地,那產芋頭一萬多斤了啊。一萬多斤,三塊一斤,那可是四五萬塊錢了。芋頭可以種兩季,那一年下來的收成,那將近十多萬塊了。三叔,看來,你還真得好好考慮全部種芋頭了。”
石三大爺睨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這小子,怎麼專門盯著我家的地了,我家的芋頭了?再說,現在看著芋頭好賣了,種多了,誰知道好賣不好賣啊,這正是我憂愁的地方!”
他也不好打算。
如果芋頭一直好賣下去,他都可以再租種幾畝地種下去。
可問題是,他家的芋頭要一直這麼好賣啊。
萬一種多了,又不好賣了呢?
“三叔,我覺得你就是瞎擔心!你家的芋頭又不是隻是在鎮上賣,而是在網上賣向全國的。你家的芋頭種得多,不代表彆人種芋頭也多啊。你家的芋頭種得好,也好吃,回頭客也多。”村民很是認真的分析道。
石三大爺略有些憂愁的道,“說是這樣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種多了,不好賣,那我不都是虧進去了嗎?”
一般農民,確實沒有這樣的魄力。
他們向來隻是兢兢業業安分守己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他們誇出區域,看向更遠的地方時,內心卻是膽怯的。
石三大爺也是屬於這一類人。
先前種五分地芋頭,就是想著每天挑點芋頭去圩鎮上賣賣,每天有點收入。
可讓他一下子種個四五畝地,卻又沒有這樣的魄力了。
於是有人建議道,“三大爺,或許您可以去立春家裡,問問小顧啊。我想關於,您家芋頭在網上好不好賣的情況,相比她會比較清楚!”
石三大爺臉色一虎,他搖頭道,“這可不行。我們已經很麻煩小顧這孩子了,可不能一有點事就找上小顧,那小顧也挺累的啊。小顧當初建立這個網上賣東西的店鋪,就是方便我們村民賣東西。她有這個心,我們已經很感謝了,可我們也不能得寸進尺啊,一有事,就找這孩子。”
有村民提議的道,“三大爺,既然你不好詢問小顧,要不你去問問周芳芳吧。周芳芳跟著顧清茗,或許她也清楚的。”
“可這孩子也忙啊!”石三大爺也有些不好意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