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內容她其實已經反複看了幾十遍了,但還是忍不住一再。
不久,她的目光落在不少報道中重複出現的“φ”這個姓氏標誌上。
這次的慈善捐助人沒有公開信息,儘管看各個報道都像是一次個人捐助,可是所有的新聞都沒有提到具體的捐助人,僅僅是以φ家族的名義報道。
看著“φ”這個字母,小愛不覺感到有一點眼熟。
她是知道二十四個家族姓氏的。
她被貝夫人親自教育到七歲,她永遠不會忘記,貝夫人的姓氏是“γ”。
由於貝夫人的去世,二十四個家族,實際上已經隻剩下二十三個。
這個“φ”……
小愛想起了幼年的時候,在幼兒庇護所對麵的那個小男孩。
貝夫人曾經有一次,在紙上寫下了那個小男孩的姓氏符號,但是僅僅有那麼一次,自從小男孩一家搬走以後,貝夫人也有意無意地不再在小愛麵前提起他們。
隨著年紀的增長,小愛也逐漸明白了貝夫人的苦心。
貝夫人是怕她對未來懷有過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愛情本來就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婚姻更是融合了種種現實元素,因此愈發難以經營。
身份背景太過懸殊的愛情,很少能夠像童話故事裡那樣有好結果。
以貝夫人的年紀和家族背景,她看得很清楚,有很多事情,都不是輕輕鬆鬆就可以彌補。
小愛離開幼兒庇護所、離開她以後,就會離二十四個家族這樣的生活越來越遠,她會過上一個普通試管獸人的人生,並且與所謂的上流社會再無交集。
在這種情況下,不切實際的幻想會是一種無望的痛苦。
貝夫人怕她被華美富有的外在迷去眼睛。
貝夫人怕她誤以為幼年時有過那樣短暫的接觸,她就能成為對方心裡什麼特殊的人。
貝夫人怕她去相信愛情童話,寄希望於有可能靠男人脫離苦海。
在現實生活中,灰姑娘的故事是很少發生的。
如果真的寄希望於發生這種奇跡,受傷的一定會是原本擁有的東西就比較少的那一邊。
更何況,貝夫人似乎對那個小男孩本身就有點意見,並不希望他們在長大以後依然有所接觸。
說實話,小愛小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那麼多,直到長大後才漸漸想通貝夫人的種種顧慮。
說來奇怪,小愛關於小時候的事情記得的早已不多了,可是貝夫人教她的知識、讓她記住的話,她一句都沒有忘記。
貝夫人認為財富相貌等等可以衡量的標準都不足以定義幸福。
她希望小愛將來能夠過自由的生活、做她想做的事,如果想要擁有愛情的話,就挑選一個能和她聊得來的靈魂伴侶,不必多麼富有或者英俊,最好是一個平凡、踏實、性格溫柔、能和小愛在各方麵相契合的男孩子,能夠平安度過沒有波瀾的一生,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小愛接受了貝夫人的觀點。
她對不太可能發生的事都沒有太大的奢望,暫時也沒有談戀愛的想法,但是這個時候,她還是想起了小時候幼兒庇護所對麵那個男孩子。
僅僅是想起來而已,不夾雜任何的特殊想法。
他們此生應該不會有機會再見麵了。
不過對麵那個男孩,現在應該也長成大人了吧,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貝夫人當時在紙上寫下的那個姓氏,現在好像有一點熟悉感,會不會那麼湊巧,就是φ呢?
話又說回來,這個φ家族成員的捐贈者,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當初那個小男孩的確是這個家族的人的話,他們會不會認識?
當然這些事情,她大概也不會有機會弄清楚了。
小愛拿起一本手邊的書,抱在懷裡摸了摸。
貝夫人除了知識以外,給她留下的就是這些書了,抱著書,有時候會讓小愛回想起貝夫人。
就在這個時候,房間外有人敲了敲門。
小愛探出腦袋望過去,道:“請進。”
隻見英克從外麵走進來,手裡拿著一個杯子,笑眯眯地問她:“你待在裡麵好久沒出來,想喝水嗎?”,,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m..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