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八月二十七。</p>
太極殿內。</p>
吐蕃使臣朝見大唐天子。</p>
雖兩國暗中不和,但大唐乃禮儀之邦,太極殿上早已經是百官等候,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p>
“宣,吐蕃使臣,祿東讚!”</p>
太監的聲音回蕩。</p>
眾人隻見到一名頭戴皮帽,一身皮衣的老頭,眼神滿是精明。</p>
“外臣祿東讚參見大唐皇帝。”</p>
祿東讚進入殿內,停在殿中,用漢人的禮節,向李世民彎腰拱手一禮。</p>
“起來吧。”</p>
祿東讚聞言,立刻站直身子,從懷裡拿出:“此次,祿東讚來長安,乃是恭賀大唐攻占了吐穀渾,吐蕃王更有寶物要贈予唐皇。”</p>
李世民點了點頭,神情還是比較冷淡。</p>
祿東讚開始拿出懷裡的國書宣讀,巴啦啦一大堆,什麼讚頌了李世民的功績,什麼兩國永世友好之類的。</p>
鬼才信這些!</p>
隨後,兩名吐蕃近衛進入殿中,他們手裡抬著一座用純金打造的天鵝像。</p>
這天鵝在吐蕃是祥瑞之物。</p>
李世民打算回頭就把這金天鵝給融了,換成金錠。</p>
“這次吐蕃王說為了兩國友好,想要讓隨行的吐蕃士兵與大唐將士切磋一番,增進感情,唐皇覺得如何?”</p>
祿東讚剛剛讚頌李世民,讚頌兩國永世友好,也覺得惡心,演不下去了,於是很快進入主題。</p>
“當然可以。”</p>
李世民麵帶微笑,接受吐蕃的挑戰。</p>
滿朝文武也冷冷看著這祿東讚。</p>
“不知道如何比較?馬戰,步卒,還是弓射?”秦瓊雖已老邁,但站出來發問。</p>
“往年都比這幾項,吐蕃輸多贏少,今年下臣想到一個新主意。”</p>
祿東讚行了一個禮節。</p>
“說!”</p>
李世民道。</p>
“大唐位於中原之中,而吐蕃位於高原之上。”</p>
“既然如此,不如來一場攻城拔寨,吐蕃為守方,大唐為攻方。”</p>
“一日之內若是大唐攻下了吐蕃所在的營寨,那麼大唐勝,若是攻不下,則吐蕃勝。”</p>
“唐皇覺得這法子如何?”</p>
太極殿內一片寂靜。</p>
這祿東讚可是赤果果的挑釁。</p>
大唐若是不答應,豈不是讓人以為大唐怕了吐蕃?</p>
這祿東讚就是在用這場演武,來模擬大唐攻打高原上吐蕃的情況啊。</p>
“一日太短,三日如何?”</p>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拒絕,他相信唐軍英勇。</p>
“可以,隻是吐蕃士兵所在的營寨必須城高池深,否則如何讓吐蕃心服口服?”</p>
祿東讚又是一番討價還價。</p>
李世民淡淡說,道:“朕允許你去尋一座城營,當做此次演武的地點。”</p>
他也想看看,唐軍麵對城高池深的吐蕃軍,會是如何。</p>
“多謝唐皇。”</p>
祿東讚神情激動,仿佛勝券在握。</p>
文武百官都微微遲疑,陛下這是將主動權讓給了他人。</p>
倘若祿東讚選一座七米高的城營,那唐軍該如何攻打?</p>
......</p>
祿東讚又讚頌了一番李世民胸襟四海,離開太極殿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