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綜穿之孟婆來碗湯最新章節!
如果你經曆過戰火紛飛,屈辱而又熱血的戰爭年代,那麼當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切都還沒發生的時候,你會為改變曆史而去努力做些什麼?
富察琅嬅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年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康熙五十一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有一百二十八年。
當知道自己自己是李榮保之女的時候,琅嬅第一時間想到了史書上記載的自己的那些兄弟們。但是世家大族規矩森嚴,她和那些如今還沒長成甚至還沒出生的兄弟們並沒有多少接觸的機會。
她興起一個個念頭,又一一被自己推翻。
很快,她發現她如今什麼也做不了。但她有一個好的身份,李榮保之女,曆史上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妻。隻要她好好的長大,按著曆史的慣性成為皇後,到時候她就能去做她想要做的事情。
琅嬅的額娘是一個十分有手段的女人,富察家的小妾們在她的彈壓下連大聲喘氣都不敢。她說女人總要有些手段,才能穩住自己的地位。
前世九十年,琅嬅的心早已經衰老了。雖然一直在考慮如何改變曆史,但她的思維變得很慢,雖披著一個兩歲女童的皮囊,但一舉一動裡卻是掩不住的暮氣。
三歲時她開始習字,每日抄寫經書,祭奠這個被自己占了身子的富察皇後,也祭奠從前的自己。
李榮保見琅嬅小小年紀如此能耐得住性子大為納罕,於是便為她請了個族中的閒散進士作為西席,如兒子們做一般教養。平日功課考教也從不放鬆,甚至在自己的書房中擺了一張桌子,專門作為琅嬅的學習練字之所。
這天李榮保照例在休沐的時候陪著琅嬅在書房練字。富察夫人端了一盅冰糖蓮子羹進來,看著並立在案前的父女二人,道:“先歇一歇吧,一大早上到現在,聽說連杯熱茶都沒停下來喝過?”富察夫人說完,招著手叫琅嬅過去。
拉著她的手,一邊揉著有些發紅的手指一邊說:“成日裡寫那麼多字做什麼,又不是要去考狀元,這女兒家的,若手指粗了生了繭子可怎麼辦?”又扭頭去交代琅嬅身邊的小丫頭:“素練,你去讓廚房準備一些牛乳,溫熱了一會兒給格格泡泡手。”侍女應聲,正準備退下,琅嬅看向她,素練便站在原地等著指示。
琅嬅對富察福晉道:“額娘,不必如此靡費,我心中有數的,不會磨出繭子來的,回頭弄些熱水泡一泡,疏散一下,就好了。”
富察福晉還正要說什麼,李榮保的長隨進屋彙報,說:“老爺,雍親王來訪,現正往書房來了。”
李榮保詫異了一些,隨後對富察福晉和琅嬅道:“現在避諱也來不及了,你們隨我一起出去拜見。”
富察夫人‘啊?’了一聲,有些沒反應過來,琅嬅整理著自己的衣袖。富察夫人很快也反應過來,看了看自己的著裝,又幫著琅嬅整了一下並不亂的鬢發,跟了出去。
幾人剛到門口,一個高瘦的中年男人已經闊步走了進來,看著行禮的眾人,道了一聲“免禮“便和李榮保進了書房。
隻見他環視了一圈,隨後走到琅嬅的那張桌前拿起一張琅嬅剛才練的字,道:“此筆鋒大有歐陽洵之骨,柳公權之風。是出自誰筆?”
李榮保指著琅嬅道:“是拙女習字。”
琅嬅上前見禮,雍親王點頭。又問李榮保:“你這格格今年幾歲?師從何人?”
李榮保一一回答。雍親王邊聽邊點頭,最後笑容滿麵的問琅嬅:“現在讀什麼書呢?”
琅嬅心想此時若過分謙遜,難免虛偽。眼前這位明年便要登基了,若讓他厭惡了,可不是什麼好事。便老實回答了最近所學。
雍親王又連連點頭,隨後叫琅嬅親筆手書一篇。琅嬅平日多寫經文,此時若寫經文卻有些不合時宜,便提筆寫了康熙爺的《古北口》。
斷山逾古北,
石壁開峻遠。
形勝固難憑,
在德不在險。
琅嬅邊寫,雍親王邊連聲稱好:“筆法嫻熟,字字流暢,結構嚴整。格格可解其意?”
琅嬅落筆,恭聲道:“前些日子師傅講到《史記孫子吳起傳》,臣女才知‘在德不在險’一句是出自這裡。長城險固,但若無德政、明政,即便再好的天險爺擋不住滿族巴圖魯。隻有事事洞明,修仁、修明、修明才能治理好天下。”
李榮保在一旁戰戰兢兢道:“拙女童言無忌,還望親王爺海涵。”
雍親王卻朗聲笑道:“格格聰慧,言之有物。你乃富察家賢人,怎麼也俗套起來了?”
雍親王和李榮保還有事情要議,富察夫人便帶著琅嬅告退了。事後李榮保告訴琅嬅,雍親王走時拿走了她寫了《古北口》的那張文紙。
琅嬅對這個倒是沒有怎麼放在心上。畢竟在上位者麵前表現出非常人的一麵,得到的很可能不是另眼相待,而是死無全屍。所以從頭到尾,琅嬅都沒有想過通過雍正去改變什麼,而她剛才所說所做的都是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的,並無異樣。她的目標,在未來。
倒是最近李榮保的身子骨讓她很是擔心。秋後一場大雨,李榮保感染了風寒,便斷斷續續的病著。李榮保這些年對琅嬅這個女兒也算上心,琅嬅雖不能將這個比前世的自己小幾十歲的人真正當作自己的父親那樣去孺慕,但也很是尊重關心的。
倒是富察福晉對李榮保的身子並不怎麼上心,還在私底下說出李榮保‘雄風依舊,色心不死’的話。
是的,就在李榮保生病的這段時間,他又弄出了一個兒子。而且是後世史冊上記載的富察家的大名人之一,富察傅恒。
富察福晉這段時間的脾氣不怎麼好,李榮保已有九子一女,可是卻隻有琅嬅是她所生。恨得她對那些‘狐狸精’咬牙切齒,對李榮保也是表麵笑嘻嘻,背後p。
富察福晉雖然一個手段強悍的計生小能手,但架不住李榮保在‘這方麵’的高頻率高效率。
然而‘高頻率’是要付出代價的,雍正元年,李榮保死於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