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第十世 好事成雙(2 / 2)

青櫻解釋道:“阿箬也是自小跟著我的,前年她阿瑪治水立了功,如今也是官身了。臣妾便想著送她出宮和家人團聚,也給她找個好人家嫁出去。才算不負她這些年伺候我一場。”

琅嬅聽了便讚同,對弘曆說:“皇上,即使如此不如好事成雙吧?臣妾身邊的蓮心年紀也大了,臣妾也替她求個恩典?”

弘曆笑道:“你們兩個,倒將身邊得用的奴才都送走了,也不為自己考慮考慮?”

琅嬅道:“我這邊倒是早有準備的,前兩年便讓蓮心調教著呢,如今也算的用,這才能放了蓮心出去。要不然臣妾還得耽誤她幾年才行。”

弘曆問:“可選好人家了?皇後既然看重她,朕便給她賜個婚。”

琅嬅笑,“這個倒是還沒定,若皇上有合適的人選,就再好不過了。臣妾替蓮心謝恩了。”

弘曆又問青櫻那邊可有人選。青櫻也說沒有。弘曆便樂嗬嗬的說:“看來是要保這兩個大媒了。”

青櫻也是一番謝恩。

要說的事情說完了,琅嬅和青櫻便離開了養心殿。

天氣好的時候,琅嬅大多是不坐攆轎的,她喜歡步行,就當作是一點點運動。琅嬅不坐轎,青櫻自然也不敢,便陪著琅嬅一起走著。

兩個人走著一言不發也怪尷尬的,琅嬅和青櫻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便隻能聊孩子。

“這兩天雖還有些暑熱,但畢竟入秋了,日夜溫差也大了,我知道你對錦兕的事情素來都是最上心。如果缺了什麼儘管和本宮說,千萬彆為了端著規矩而虧著孩子。”

“多謝娘娘關心,娘娘寬仁,對錦兕一向關懷。臣妾和錦兕都記得娘娘的恩德。”

和青櫻的談話都太過官方正式,讓琅嬅瞬間又沒有了聊天的欲望。

“本宮是錦兕的嫡母,這些也是本宮該做的。”

青櫻又是一通感恩的官話。

琅嬅看向她,輕笑著搖頭。青櫻的一雙杏眼,完全睜開是很大,她看著你的時候,你能在她的眼睛裡看見自己。

琅嬅本想說,“你和從前不一樣了。”

但看著青櫻眼中的自己,她也不一樣了。琅嬅輕笑後說:“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現在這樣很好。”

青櫻是個聰明的人,她知道琅嬅這是在向她暗示什麼。但她們誰都不會把話說到明麵上去。這是她們之間的平衡點,隻要沒有人越線,她們就能一直和平共處下去。

回到長春宮,琅嬅叫了蓮心過來,告訴了她皇帝將為她賜婚的事情。蓮心知道這定是琅嬅為她求來的,便連忙謝恩。

青陽和白藏是素練帶出來,這兩年已經在她身邊當差了。而朱明和玄英則是蓮心教導著的。

朱明今年十六了,從她入宮之後,琅嬅便和她說過她的使命,所以這幾年她除了要學習規矩,更多的是被培訓者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宮妃。

她依舊活潑開朗,五官長開之後也越發明豔。若說剛進宮時還有幾分小家子氣,這幾年的熏陶下來,也有幾分大家閨秀的樣子了。她和金玉妍的美是同一種類型,這兩年金玉妍頗為得寵,所以琅嬅不準備貿然的推了朱明出去和她做對比。

而她也聽話,琅嬅說等她十八歲時再說,她便自覺的在弘曆來長春宮時主動避開。

至於玄英,當初琅嬅選中她是因為她有一雙極像於念的眼睛。但相處久了,琅嬅就知道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宮裡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青櫻身邊的阿箬,被弘曆寵幸了,封做了慎答應。

蓮心和琅嬅說起的時候甚是鄙夷。

”明知道嫻妃娘娘已經為她求了賜婚了,還要爬床,這不僅是自甘下賤還是背主!也就嫻妃娘娘好性子,看在從前的情分上替她求了個答應的名分。要不然皇上肯定都不會理她的!“

“你啊,皇上若不願意,阿箬還能強來?哎這種事情。隻怕青櫻不好受。”

青櫻確實不好受,所以雖然替阿箬求了個身份,但卻稟明了琅嬅不願與她同住一宮。於是琅嬅便將她指去了啟祥宮。

琅嬅侍弄著一盆月下美人芍藥花,蓮心在一旁稟報:“主子之前讓奴婢查的人有消息了。小枝離開慈寧宮之後被安排去了四執庫,在那裡遇到一個有些符合娘娘所說的那個人。出身包衣,但不是正黃旗包衣,而是出自下五旗,姓魏。如今人在四執庫當差。奴婢親去看過了,是個聰慧漂亮的。而且模樣有幾分像嫻妃娘娘。”

琅嬅放下花剪,反問:“像嫻妃?“

蓮心肯定道:“是,奴婢看得真真的,尤其是眉眼之間,和嫻妃娘娘剛入府時頗為相像。而且奴婢看她,不像個安分的。”

“哦?”

“奴婢聽四執庫的嬤嬤說,她最近正在籌錢,想要買通嬤嬤到嘉嬪或者嫻妃宮裡去。”

琅嬅輕笑,“挑的可都是受寵的妃嬪啊,是不太安分。”

琅嬅心想,不安分就對了,否則又怎麼能從包衣出身的宮女一步步走上皇貴妃的位置,甚至還讓自己的兒子坐上了皇位。雖然出身和她記憶中的有些出入,但來到這個世界後,她已經習慣各種和曆史有出入的情況了。

一個長得像青櫻的有野心的宮女,還姓魏。琅嬅已經可以肯定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了。

琅嬅覺得如今的後宮挺好的,安定平靜,即便有個彆不安分的也蹦躂不高。令懿皇貴妃,就讓她有個新的人生吧。

“派人盯著她,看看她都有什麼動靜,事無巨細都來稟告。”

幾天後,蓮心告訴琅嬅,魏嬿婉有個青梅竹馬,名叫淩雲徹,在冷宮做侍衛。她們的人看見時,淩雲徹交給了魏嬿婉一枚戒指,並允諾會幫她籌錢打點。

“嗯,有情有義,是個良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