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弘曆死了,琅嬅成了太後,白藏卻說自己不想嫁人了。就這樣,她們一起去裕陵附近守孝了三年,又一起回到宮裡。
琅嬅沒有想到,她回來後,和她接觸最多的人會是青櫻。永琪大婚搬出宮外之後,琅嬅曾問過她願不願意出宮去永琪府上養老。但她卻說想留在這個熟悉的地方。
琅嬅知道青櫻時常來找她,是把自己也看作和她同病相憐的癡情人。琅嬅雖因為知道自己不是她所想的那樣而有幾分不自在,但卻因為欣賞青櫻的為人,也並不排斥她來找自己。
宣昭四年,永璜奉皇命協同富察明亮率二十艘大清禦製戰船,配火炮火槍隊自福建漳州出發,遠渡重洋,按著永璉所定下的路線,前往歐美各國探查交流。
宣昭五年,富察明瑞出任伊犁將軍,並平定回亂,鎮壓當地叛逆,並設立多處城防。
宣昭六年,新型內閣的作用初見成效。永璉帶著一隊親衛一路南下微服私訪,期間循郡王永璋和太後琅嬅共同監國。琅嬅和永璋坐在內閣辦事處大廳,如同兩個吉祥物一般,聽著眾臣討論統一出一個意見,然後蓋章執行。永璉離宮半年,回來後整個人黑瘦了一大圈。
一到慈寧宮便紅著眼眶對琅嬅說:“皇額娘,我從來不知道,這‘盛世’之下,竟還有如此多的百姓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此後兩年,永璉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並令工部培植高產糧種。以‘前五年開荒免稅所耕即所得,後五年減稅’的政策鼓勵各地流民難民前往西北空曠荒蕪之地開荒定居。彼時大清人口據不完全統計已超兩億。此令一出,各地登記移民百姓超過統計超過百萬。
朝廷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才將願意遷移的民眾陸續遷往。西北大部分地區高寒高原,多沙塵,居住環境惡劣。但對於朝不保夕的難民來說,免稅減稅且能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的政策,讓他們願意為此孤注一擲。
加上朝廷提供的部分免費種子和頭兩年不時的救濟。等到第三年,部分環境稍佳的地區已經開始初見成效。原本荒蕪貧瘠的土地上開始長出成片的小麥蓧麥和棉花。
永璉又鼓勵商隊往來西北,采購當地棉花。促進西北經濟發展和人流往來。
宣昭八年,遠渡重洋的永璜和富察明亮回到大清,給永璉帶回了外麵世界的各種關於海外政治經濟教育的新見聞和一台叫做蒸汽機的東西。
宣昭九年,緬甸大舉入侵,逼近思迪內地,永璉派將軍阿桂,阿裡袞協助傅恒,前往征戰。臨行前,琅嬅命人送去大批由太醫院研製的避障藥物,並派且精通此道的太醫及民間大夫數十人,隨同大軍一齊出發。
傅恒等人此行準備充分,除去原有大軍,還另配備火炮百架,長槍隊五千餘人。曆時七個月,直接覆滅緬甸國。為宣昭朝首次開疆拓土。
大清長槍隊一夕之間威震四鄰。永璉傳諭天下:
凡有犯境者,雖遠必誅!
宣昭十年,皇貴太妃烏拉那拉氏青櫻病重,在她臨終前,琅嬅答應她,將她葬入裕陵,葬在弘曆身旁。青櫻捧著一個小小的錦盒含笑而終。錦盒裡裝著一本改編版的《牆頭馬上》曲譜,一塊繡著青櫻紅荔的繡帕。她終究是早早的去尋了她的少年郎。
同年,土爾扈特蒙古脫離俄國羈絆,回歸大清。
宣昭十一年,永璉下令建烏魯木齊城,並在當地駐兵屯田。
宣昭十五年,傅恒、海蘭察聯合四川總督阿爾泰,平定大小金川之亂,並分彆設下阿爾古、美諾兩直隸廳。同年免去四川額稅。
此後數年依次平定西藏、台灣等地叛亂。
宣昭二十五年,皇貴太妃高晞月在親子哲郡王永琮和養子定親王永璜及其孫輩的環繞下,壽終正寢。
同年,貴妃鈕鈷祿氏所出四阿哥,傅恒之子福康安,瑩妃侯佳氏之女七公主率百艘戰艦及福建廣東浙江等地數百商船再次遠渡重洋。期間將南海一代數百小島正式劃入大清版圖。並從海外機械得到啟發,回國之後開始了機械化生產的改革。
宣昭二十六年,舒貴太妃和嘉貴太妃先後離世。同年,琅嬅七十大壽,永璉為她大擺筵席,普天同慶。永璉問琅嬅可有什麼心願,琅嬅笑說:“從前看書,總說北海(貝加爾湖)天高水藍,如同世外,哀家年事已高,想看也不能夠了,隻盼後世子孫能時常看見這樣的美景。”
琅嬅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聖祖年間,準噶爾叛亂,俄國犯境,為儘快脫離腹背受敵的境地,即便當時大清擊退了俄國,但卻與對方簽下《尼布楚條約》,為此大清放棄了從額爾古納河到北海的領土。而後雍正年間的《恰克圖條約》和《布連斯奇界約》也讓俄國借機將許多原屬於大清的土地劃入沙俄。
如今太後所言,分明是要取回失去的領土。
年輕一代群情激憤,誓要奪回領土,而年紀大一些的,有些甚至參與過後麵兩次條約的製定。自然多有踟躕,言不可輕意毀約。
甚至還有人指出琅嬅的伯父曾參與洽談《恰克圖條約》。而當時已回到慈寧宮修剪花草的琅嬅讓青陽去內閣辦事處大廳傳了一句話。
“那是伯父一生的汙點,也是大清子民的恥辱。”
然而主動用兵總是有諸多阻礙和麻煩。
直到宣昭三十年,愉太妃,明太貴妃,純太貴妃,玫太妃等先帝妃嬪接連過世。琅嬅自感時日不多,整日惆悵著準備後事。
前朝終於有了動靜。
永璉派遣海蘭察,富察明亮,履親王永珹,和親王永玨,榮親王永琪率三十萬大軍並二萬長槍隊,八百門火炮,聯合蒙古科爾沁部,突襲沙俄。
彼時沙俄正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實行農奴製度,階級矛盾劇烈的時候。麵對內憂外患。這場戰爭並沒有持續多久,便結束了。
次年,中俄雙方簽訂條約,並重新劃定界限,將原先屬於大清的領土全數歸還。
宣昭三十五年,倭國屢次派兵騷擾玉氏,琅嬅得知後,告訴永璉可借機挑起兩國矛盾,漁翁得利。同年六月,倭國在間諜挑唆下正式入侵玉氏,直抵玉氏都城屠戮宗族。玉氏王爺發國書向大清尋求幫助。但點兵拔軍均需要時日,等到清軍抵達玉氏,玉氏宗親已被覆滅。永璉以倭國進犯大清屬國為由,調轉大軍,覆滅倭國。將其劃入大清版圖,並派官員前往設立直隸廳,改倭國為和省。
而玉氏因無宗親可繼承王爵,永璉派遣具有玉氏血統的永珹之子綿惠繼任玉氏王位。次年,在綿惠的帶領下,玉氏遞交國書請求並入大清。改稱朝省。
隨後數十年,永璉鼓勵朝省、和省兩地原住民大量進入中原本土,並遷民前往兩省交流。往來移民百萬之眾,逐漸融合。直至最後兩省隻餘少數本土居民,形成當地少數民族,存留後世。
宣昭四十年,琅嬅坐上了由工部根據永璋帶回的蒸汽機研發創造出的蒸汽列車,從豐台大營出發前往木蘭圍場巡視。自宣昭八年永璋帶回蒸汽機時,工部便開始在琅嬅的啟發下研究蒸汽列車,經數十年研究及後期鐵軌鋪設。至今鐵路已貫通南北各大州府。因其速度快和載貨量大,初時多用作軍方運送輜重糧草,後逐漸取代漕運,成為最主要的運輸途徑之一。
宣昭四十四年春,琅嬅躺在慈寧宮的臥室裡。這次她很幸運,走得比兒女都要早一些。關心的人都在身邊。
閉上眼睛得時候,琅嬅心想,一切都該不一樣了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