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上學都收片內的,我剛才打電話問了,沒有學校收。”張宏達歎氣道。
“小孩兒上學確實麻煩,萌萌那個學校能不能上?”秦寧繼續問。
“那是私立小學。”張宏達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他不會給張雙雙投資私立小學。
張宏達宋明雖在龍南打工,但張宏達做的快遞站長,宋明是化妝品代理。兩人一月兩萬以上,日子過的不算辛苦。他們捉襟見肘主要是想買房。
“雙雙上學怎麼辦?”秦寧挑明了問。
“大汪村學校挺好的,就回村子念了,雙雙想玩了玩兩天,我過幾天送她回去。”
秦寧見兩人是明眼上的嫌棄,低頭看向張雙雙:“你想不想玩?”
張雙雙一直聽著雙方對話,她聽完捏了捏秦寧衣角:“不想。”
“我今天回村,你要是沒時間了,我把雙雙捎回去。”秦寧看向張宏達二人。
“捎回去吧。”宋明連忙同意。
張雙雙穿著昨天的布鞋外套,宋明從她手裡拿過鹽,接著把孩子塞進車裡。兩人塞的仿佛不是孩子,而是一個小包袱。
秦寧見兩人這麼嫌棄,也沒寒暄,直接一腳油門開走了。
開車路上,秦寧朝後視鏡看了下。
此時張雙雙看著窗外發呆,不哭不鬨,看起來沒有任何情緒。
“餓不餓?”秦寧問。
“不餓。”張雙雙搖頭。
張雙雙雖說著不餓,但路過一家蛋糕店時,還是扭頭看了過去。
秦寧把車子停路邊,帶著孩子進店。
“想不想吃這個?”秦寧指著一塊巧克力蛋糕問。
“不想。”
秦寧直接買了兩塊,兩人坐在店裡吃蛋糕。
“這裡吃不完了不讓帶走。”秦寧唬著道。
張雙雙眼饞的盯著蛋糕,隨後用勺子小心翼翼的挖了一口。
“好不好吃?”秦寧見她吃進肚子後問。
“好吃。”張雙雙本來沒有情緒,蛋糕下肚後,眼淚吧唧吧唧的往下掉。
她剛才沒哭,現在吃蛋糕想哭了。
“好吃就多吃點。”秦寧心裡挺不是滋味。
“這是我第一次吃蛋糕。”張雙雙一口一口的吃著,在吃到最後一口時道:“十六。”
“什麼十六?”
“我剛才看標簽,這個蛋糕十六塊。”
“彆管多少錢了。”
……
秦寧揉了揉張雙雙腦袋,離開時又買了一個草莓味的,讓張雙雙帶回家吃。
張雙雙一路上捧著蛋糕。
秦寧接張雙雙時耽誤了一些時間,兩人回到村子,已經到了晚上八點。
秦寧回來時聯係過張順根,車子剛一進村,就見張順根拿著手電在村口等著。
“爺爺!”張雙雙十分開心的跑了過去。
秦寧搖窗跟張順根說了兩句,開車回家。雲山村的山路比較崎嶇,她把車開到離家二十米的空地上,就拿著鑰匙回家。
她今天先是交稅,接著去車管所審車,然後接張雙雙……這一天忙的沒精神了。
秦寧簡單洗漱後,準備睡覺,迷迷糊糊感覺院子外麵有手電筒晃動。
秦寧披了件外套出門。
“這裡我從河裡釣的,還有些野菜。”張順根拎著兩條魚和一筐野菜等在外麵,野菜還放著三十二塊。
“我不用的。”秦寧連忙拒絕。
“這兩天麻煩你了。”張順根說什麼也要秦寧收下。
從雲山到龍南的路費不止兩條魚,這是他對秦寧最淳樸的感謝。秦寧見張順根態度堅決,隻能把東西收下。
張順根打著手電筒離開。秦寧看著張順根的背影有些歎氣,剛才張順根雖然克製,但眼眶紅紅的,很明顯哭過一場。
秦寧把魚掛在外麵後休息。
十分鐘後,張順根回到家裡,家裡開著電燈,老伴兒和張雙雙守在蛋糕前。
“還沒吃?”張順根放下手電筒問。
“孩子要等你。”老伴無奈道。
“你吃吧,爺爺不喜歡吃甜的。”張順根笑了笑道。
“爺爺不吃我也不吃。”張雙雙態度堅決。
張順根見張雙雙懂事,隻能嘗試性的吃了一口,蛋糕軟軟甜甜,放嘴裡仿佛要化了一樣。一家三口守著蛋糕吃了起來,張順根邊吃,邊發愁張雙雙上學。
他剛才回來時給張宏達打了電話,那邊說什麼也不養孩子。他打的一萬八沒影兒了,現在雙雙又到了上學年紀,這些事兒全部加起來……愁了。
雲山村有三十七戶村民,一半人口出去打工。剩下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兒童,十四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二十二人,其中輟學的7人,未到入學年齡的6人,大汪村上學的9人。
昨天路過大汪村時,秦寧特意在大汪村小學門口轉了圈。大汪村是十裡八鄉唯一的學校,上學的都是附近村民,老師是來鄉裡支教的老師。
學校教育環境差,學生們也懵懵懂懂的聽著講課。一年級和五年級一起學習……
秦寧知道大汪村教學環境差,但沒想這麼差。
帶雲山村脫貧不僅是經濟上的脫貧,也是交通教育的全麵脫貧。現在村子要路沒路,要學校沒學校。
秦寧第二天睡醒,就一直發愁村子全麵發展的事情。
她發了會呆,發現手機一直‘叮叮叮’的響。
這些都是夏音APP的推送提醒。
秦寧疑惑的打開夏音APP,此時未讀私信:358+。商品訂單:82筆。
秦寧夏音賬號是‘雲山小米椒’,現在更新的商品有【雲山鮮辣椒(8元/斤)】【雲山乾辣椒(170元/斤)】。
賬號開通後一直沒訂單,她這段時間忙著辣椒運輸,也沒更新賬號。現在……這些訂單都是買辣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