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1 / 2)

重生之出魔入佛2 柳明暗 9514 字 10個月前

到得清見主持最後停下來的時候,他掌上站著的那一百二十八個小人渾身已經找不到一點深沉的顏色, 縱然說不上玲瓏剔透, 卻也能稱得上一個乾淨。

清見主持低頭看了看這一百二十八個小人, 卻是微微搖頭,對堂上眾人道, “貧僧慚愧, 隻能做到這一些了。”

可即便如此,對於景浩界世界而言, 這也已經足夠了。

就在清見主持停下手上動作的那一刻,他臉色忽然一動, 卻是下意識地抬起另一隻手來。

一片淡薄的功德光便落在了他的手掌上。

這片功德光比之先前落在淨涪手上的那片功德光明顯薄弱了許多, 但一時也晃住了堂中各位大和尚的眼。

尤其是恒真僧人。

可他到底按捺住了,等清見主持將這片功德光收起之後,他方才問道,“清見, 你掌上的這些小人, 能讓我細看一遍麼?”

“請。”

清見主持也無二話, 直接便將他掌上的那一百二十八個小人遞了過去。

恒真僧人的手掌如同掬水一樣在清見主持攤開的手掌旁邊劃過, 便成功的將這一百二十八個小人全數接了過來。

恒真僧人將這些小人拿到眼前來細看。

清遙方丈也往恒真僧人那邊細看了兩眼,卻是問清見主持道,“清見師兄,可否細說一下你的法門?”

清見主持望向了淨涪。

淨涪笑著點點頭,並不介意。

清見主持倒不覺得意外,他目光微微往側旁一瞥, 看向坐在淨涪側旁的清源方丈。

清源方丈察覺到清見主持的目光看來,也隻是笑得一笑,卻無二話。

清見主持便簡單的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說道了一遍。

“諸位師兄弟也是知曉,我修持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由此本經故,我引導這道暗土世界沉積中糾纏的諸般情緒分化,得這一百二十八個感情凝結體。”

清見主持梳理分化出來的那一百二十八個感情凝結體就在恒真僧人手上,如今聽他這般說,恒真僧人再去細看,就更看出了幾分玄妙。

這一百二十八個小人是以種種情緒凝結契合而成,每一個人形都代表著一種特彆突出也尤其尖銳的負麵情緒。

一整道黝黑霧氣相對來說比較棘手,也比較頑固,輕易難以化解其中糾纏凝固的負麵情緒。但清見主持將它們分離了,恨與恨凝聚,怨與怨集結,悔與悔彙合,而非是悔恨、怨恨、怨悔等等諸般情緒絞纏,難分難舍。

而將它們分理之後,清見主持再來處理它們就輕鬆多了。

清見主持簡單解釋了一遍,卻又遲疑地道,“可是這樣一來,這些沉積我是能處理了,結果卻也隻是勉強能夠接受,比不得淨涪和尚......”

清源方丈理解地點點頭,他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那道黝黑霧氣,眼中光芒閃爍,顯然也是有些想法了。

恒真僧人一時沒有插話,但他看得那一百二十八個小人一陣,又將那些小人遞還給清見主持。

清見主持有些驚訝,轉頭看了他一眼。

恒真僧人不說什麼,隻又將他手上的那一百二十八個小人往清見主持麵前送了送。

清見主持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沒說話,隻直接將那一百二十八個小人妥善收好。

恒真僧人見他收了,隻對他略點點頭,便又去看他自己手上的那道黝黑霧氣。

看得兩眼,他忽然一整臉色,沉聲低喝,唱出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這佛號聲如獅吼,又像天音,堂皇光正,神威赫赫,竟有幾分號令諸天的意味。

清見主持、清源方丈、清遙方丈等一眾大和尚俱各望向了恒真僧人手上的那道黝黑霧氣。

那道黝黑霧氣本還隻是無知無覺的樣子,但隨著恒真僧人一聲聲喝令便唱起的佛號聲落下,那道黝黑霧氣竟真似君王座下臣民一般,冥頑堅持得半日,到底臣服,被皇令鎮壓,散成一道青煙飄向冥冥。

又是一片功德光落下。

恒真僧人仔細將這片功德光接在掌上,閉著眼睛體察了一會兒,到底滿意地點頭。

不錯,這些功德光真是與他再對症不過了。

恒真僧人睜開眼睛,便對上了各位方丈的目光。

他不免頓了一頓。

雖然各位主持、方丈都沒說什麼,但恒真僧人自己想想,還是開口解釋了一番。

“我這次倒是沒有清見那般麻煩......在我看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暗土世界的沉積源自眾生,儘管凝結這許多負麵情緒的生靈已經轉世往生,他們生前都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也都是我座下臣民......”

各位主持、方丈默默對視一眼,並未曾說過什麼,隻是各自低頭,作若有所思狀。

恒真僧人不在意這些主持與方丈的看法,但他在意淨涪對他的態度。

縱然這些大和尚都是各寺真正的掌舵人又如何,影響不了他分毫。真正能影響到他的,在這景浩界裡,也就隻得一個人而已。

恒真僧人看向了對麵。

淨涪抬頭,就迎上了恒真僧人的目光,他略略想了想,卻是禮貌讚道:“祖師皇威深重,很有幾分轉輪法王的神威。”

雖說這回確實得了淨涪的認可,但恒真僧人並不覺得高興。

其他各位方丈對視了一眼,又自默默低下頭去。

淨涪和尚還真是不委婉,什麼皇威深重,什麼轉輪法王神威,不如直接說恒真僧人根本是以**力的手段破法。

這般以力破巧的手段,也就隻得有慧真羅漢在背後撐腰的恒真僧人能用了,其他的人......

哪兒有這份積蓄?

恒真僧人之後,清源方丈也試了試,同樣很順利地將自己手上的那道黝黑霧氣給解決了,仍然收獲了一片功德光。

清源方丈之後便是妙潭寺的清遙方丈,而清遙方丈之後則是妙理寺的那位方丈。如此一個個嘗試過之後,各位主持與方丈心裡都有譜了。

度化暗土世界裡的沉積說難不難,可要說簡單,那也不簡單。

不難,是因為他們這些大和尚,甚至是淨音、淨棟這些佛法頗有領悟的佛子,想要度化一點暗土世界的沉積都沒有問題,頂天了就是多花費一點時間,多用去一點心力而已。

可說不簡單,也是因為他們想要處理掉這些暗土世界的沉積確實需要不少的時間和心力。這還是他們度化手上的那一點沉積,景浩界的暗土世界裡,可還堆積著無數相似的沉積呢。

不過對於恒真僧人來說,清見、清源這些大和尚需要考慮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他甚至很樂意接手暗土世界裡的這無數沉積。

如果景浩界暗土世界裡的這些沉積全數交給他來處理的話,他敢肯定昔日阻攔他腳步甚至要將他拖入劫數的那些大因果將會被化去一大部分。

待他功成,他或許不能成功向前跨出一步,但必定能夠掙脫劫數,再享千年、萬年的清淨。

恒真僧人想定,又見清見、清源、清遙等各寺的主持與方丈麵色躊躇,便道,“如果你們不願意,這件事我可以全盤接手。”

他說完,頓了頓,望向淨涪道,“隻要景浩界天道應允,讓我踏入暗土世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