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天宮嗎?不就是梳理景浩界當前混亂的天地法則嗎?且由得他們去,隻要他們不阻了淨涪的道,淨涪也懶得去阻人家的道。
淨涪現在可不是魔門的天聖魔君了,管他那麼多事乾什麼?
而且道門與佛門的關係可沒有昔日道門與魔門那般緊張,大家各人走各人的道,能走出多遠,得到多少,都全憑各自能耐。無故阻攔,說不得就平生因果,還會阻撓自家的修行呢。
這樣浪費精力又得不償失的事情,淨涪可不願意去做。有那時間,他還不如想想怎麼說服了本尊出來執掌肉身,他好回到識海世界裡去潛修呢。
不過想是這樣想,既然清見大和尚特意出言提點他,他麵上的態度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清見大和尚細看過淨涪臉色,暗自點頭,再開口卻是又轉回了度化暗土世界那裡的沉積問題上。
淨涪見‘小地府’的事情已經順利拿到了手裡,也有意儘快解決掉景浩界暗土世界裡的那些沉積,當即便順著清見主持的話往下說。
“關於這件事,我有一言,還請各位大和尚聽我一聽。”
清遙方丈就笑道,“有法子了?快,淨涪快說來聽聽,莫要賣關子了。”
清見主持與恒真僧人俱各點頭。
淨涪就道,“暗土世界那般大,裡麵的沉積那麼多,我們也彆分什麼你啊我啊的了。索性,我們大家一起出手吧。”
清見主持當即就問道,“淨涪你的意思是,我們整個佛門聯手?”
聯手?似乎確實可行。但妙音寺、妙潭寺這些分寺能夠樂意?
對於天靜寺來說,聯手還是裂土而治都沒什麼關係。反正他們天靜寺的實力就擺在那裡,誰能平白占去他們的便宜?問題是那些分寺。
那些分寺好不容易才從天靜寺脫離出去,他們真的願意又依附到天靜寺旗下?
妙潭寺、妙定寺、妙空寺、妙理寺、妙安寺五寺方丈也都沉默了下來。
確實是......不怎麼願意。
好不容易獨立出去,好不容易能夠呼吸到自由的氣息,他們還要聚攏到天靜寺旗下嗎?
這般有事便聚攏在天靜寺旗下,無事便與天靜寺各自為政,乃至聽調不聽宣,真的能算是獨立?
清源方丈倒是沒有太多的顧慮。
當然,那是因為妙音寺比起其他的五分寺來說都多了好幾分底氣。
淨音端坐在蒲團上,目光放遠,將對麵那一排人的表情儘數收入眼底。如今見得妙潭寺、妙定寺、妙理寺、妙空寺、妙安寺四寺方丈臉上顯而易見的猶豫,淨音微微調轉了視線,去看淨涪。
同時偏了目光過來的,還有坐在清見主持這些大和尚後頭的各家佛子。
他們隱隱覺得淨涪的話還沒有說完。
而淨涪聽得清見主持的問題,卻是先點了點頭,然後又搖搖頭。
“是,又不是。”
妙理寺的方丈便問道,“請淨涪和尚細說。”
淨涪道,“我說是,指的確實是我佛門各寺聯手。我說不是,指的是我佛門各寺聯手的方式與往常時候不太一樣。”
各位大和尚細看淨涪麵色,心中隱隱有所猜想。
還沒等他們想明白,淨涪又接著道,“我覺得,我們各寺可以同時度化暗土世界裡的沉積,但凡有人願意去做,有能力去做,我們就都不要去阻攔,還要去支持他。”
“不必拘泥形式,不必拘泥時間,也不必拘泥地點......”
“但凡能夠度化暗土世界沉積的,我們就都放行。”
清見主持、清源方丈、清遙方丈等等一眾大和尚聽得有些發懵,同時,竟又覺出一種久違了的震撼。
“你......”
再想要問些什麼,說些什麼,看著淨涪的眼睛,各位大和尚竟是問不出口,也說不出口。
淨涪垂落眉眼,也不去看這些大和尚們。
“景浩界在不斷地接近歸墟,度化暗土世界的沉積確實多有獲益,但我等真正的目的,卻是要讓景浩界一步步離開歸墟。”
淨涪說完,卻是合上雙掌,低聲念誦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這一段經文誦完,滿堂寂靜。
淨音愣愣地看著淨涪片刻,也垂落眼瞼,靜靜地笑了。
他這師弟啊......
大功德與大氣數自然是我等想要的,也想拿到手的,可是相比於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上生活的眾生來說,這大功德與大氣數又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重要了。
淨音無聲稽首,雙掌合十,默唱了一聲佛號。
南無釋迦牟尼佛。
靜默許久,到底是清源方丈最快回過神來,他合掌長唱一聲佛號,沉聲道,“善!”
清源方丈之後,清見主持也已經收斂了種種神思,合掌點頭,也道,“善。”
隨著清見主持的應和,其他各寺的方丈也陸陸續續反應過來,一個個儘皆合掌,應和道,“善!”
堂中這許多人,唯有一人還自沉默,隻拿著一雙眼睛定定看著淨涪。
淨涪並不是故意要晾晾恒真僧人,也不是在享受著這些大和尚們的禮讚,而是在他念誦完經文的那一刻,一股不自從何處而來,也不知從何處落下的大歡喜滿滿占去了他的心神,讓他也止不住的心生歡喜。
淨涪不自覺地閉上了眼睛,手中結定法印,麵上有笑容自然而然拉開,無儘的歡喜之意散出,仿佛要連同堂中的所有人等都一並渲染了去。
淨音、清源方丈兩人與淨涪挨得最近,幾乎是在淨涪笑開的那一刻,淨音與清源方丈也不自覺地笑了。
笑得甚是滿足。
然後就是他們對麵坐著的那些佛子與清見、清遙這些大和尚們,接著就是堂外守著的各位沙彌、比丘、和尚,乃至一整個妙音寺的所有僧眾,都漸漸地笑了開來。
他們的笑容各不相同,但卻是一般無二的滿足與快慰。
恒真僧人是識貨之人,而且他走得比現下這景浩界中的所有修士都要遠,自然知道這一刻在淨涪身上發生了什麼。
是世界。
彆的佛弟子修行菩薩道,來到歡喜行這一步,收獲的多是善信、其他佛弟子的歡喜與感激。他們積攢這些歡喜與感激作為自己修行的資糧,幫助自己向下一個階梯攀登。而淨涪......
他居然在這個修學階段中得到了世界的歡喜與感激。
這是何等的福緣與機緣!
恒真僧人死死地看著對麵坐著的淨涪,看著自這個世界各處洶湧而來的歡喜情緒纏繞在他周身,在他周身來回盤旋環繞。
情緒這種東西雖然無形無質,但卻也是真實無虛的存在,它甚至還是一種力量。
就如眾生負麵情緒能夠纏繞成淨涪給他們看的景浩界暗土世界裡的那些沉積將景浩界一步步拽向歸墟一樣,景浩界眾生的大歡喜也能彙聚成一股磅礴力量,推托著淨涪向更高更遠的境界邁進。
真是......
好福緣啊。
恒真僧人狠狠地閉上了眼睛,再不去看淨涪。
不似恒真僧人所想,現在的淨涪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可這樣關鍵時候卻摸不著頭腦抓不住線索,混混沌沌又虛無未定的狀況卻不像往常時候那樣讓淨涪焦躁難安。
恰恰相反,他此刻很是安心。
就像嬰兒在母體裡安眠一樣,不需去細想外間是何等風雨,不需要去思考自己到底身在何處,又該往哪個方向探去,他的心裡儘是滿足,腦海裡全是輕鬆。
於是他也就笑了起來。
這一時間,仿佛這個世界也笑了起來。
已經落到了天邊的斜陽陽光暖暖,東邊現出的彎月並不完整,卻也是柔和靜謐。
日月並現於空。
日月之中,雲霞遍布,那瑰麗華美的雲霞舒展著,隻如最美的天衣,清揚飄逸,自然靈動。
天地間又有風。
風吹過林葉,吹過泉澗,吹過山石,有著最灑脫最愉悅的笑意。
縱是備受病災侵蝕的百姓,也在這一刻笑了開來。
這天地啊,一片晴明。
作者有話要說: 好了,各位親們晚安。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