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恒真僧人所想的那樣,這一回, 真的是淨涪的大福緣。
可這大福緣又不是恒真僧人所想的那樣, 淨涪從景浩界那裡得到的各種有形、無形的修行資糧, 而是這一種明悟。
那既簡單也艱難的明悟。
淨涪在紅塵中打滾久了,尤其是奠定他這一切思維方式、行事準則基礎的上一世。
生於皇室、長於魔域, 確實讓他掌握了生活、修行中獲利的許多手段, 但同時......也讓他習慣了算計。
算計天地,算計局勢, 算計人心,算計得失, 也......算計自己。
這樣的算計, 已經成為了習慣。
所以他忘了不去算計不去籌謀是什麼樣的感覺,所以他不知道不計較自己得失,隻為求得一物或者一人妥善周到又是個什麼感受......
修行至今日,淨涪多少知道自己的這個不足之處。可他不知道怎麼去嘗試改變, 不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放下所有習慣性的籌謀與算計, 隻以一片赤誠之心去感受, 他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修行之道本就是修心、修力之道, 但如果心性不夠,縱有無匹力量,也隻是三歲小兒把玩重斧,有形而無實,到頭也不過是個花架子。
這些淨涪都是很清楚的。
可知道是知道,真正要去做與真正去做到, 那是完全不同的三回事。
淨涪更知道,如果這樣的問題不解決,就算當前他的修行進展異常迅速,再往後頭走幾步,他的速度也一定會慢下來。
更甚至,他還可能會偏移了自己的道路,走岔了道而不自知,乃至到了最後,也就是個將自己的道越走越窄的普通修行者。
在修行的間隙,淨涪擬想過自己要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或許他會遭遇一段再普通不過的情劫。
這情劫若過得去,他自然能夠打磨自己的道心,繼續往前走。這情劫若過不去,那他也隻是將自己最後的結局提前打開,半道隕落而已。
淨涪確實有想過這樣的可能,也偶爾考慮過是不是在情劫找到自己之前先一步掌控種種變數。
譬如確定情劫的另一個對象的心性、資質,把握對方在情劫中的選擇......
淨涪有把握自己能夠掌控得一定的主動權。
但淨涪也隻是偶爾想一想,便放棄了。
也無他,隻因為這所謂愛情,在他看來真的是太無聊了。
且更重要的是,淨涪很確定哪怕自己入了情劫,大概也是幫助不了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無聊的愛情並不能讓淨涪真正的打開自己,讓自己的心為某一個人悸動、雀躍,甚至是全身心的奉獻。
排除過情劫這一個可能幫助到他的關竅之後,淨涪也想過到底誰會讓他放下所有的利益算計,不計較諸般利益得失,隻懷著對對方的一點善念或惡意行事。
他想過沈安茹。
那是他兩世以來遇到的第一位真心實意待他的親人。沈安茹真心待他,他以為自己應該也可以回饋她同等程度,不,一分同樣的真心。
但沈安茹是個凡人,還是個確實待他如珍如寶的母親。她所渴求的,所遭遇的,從來都克製在淨涪的實力範圍內。
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成的事,甚至都沒在淨涪計較籌謀的範圍內。
而他也做不到為了測試自己,平白將沈安茹推入連他自己都無法解決的困難局勢之中。
他想過他的兩個至交,楊元覺和安元和。
他這兩個至交都很有天賦和實力,如果真將他們推入淨涪自己無法解決的難局中,說不得他們自己也可以破局而出。到時候,淨涪隻需要去拚儘一切去做,隻去考量自己是不是能夠精純一心就好。
隻要事後與楊元覺及安元和說清楚,淨涪甚至都不必擔心他們會責怪他。
到底他們相交這麼多年,患難與歡喜中齊齊走過,都知道對方是個什麼人,隻要說開就不會有事。
可淨涪想過一回,又放棄了。
與楊元覺與安元和的身份、實力、人品無關,淨涪隻是想到了。
如果他就為了考量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到精純一心而推楊元覺、安元和入局,那麼就算最後他成功了,大概也還是失敗。
因為這件事從最初就是一場算計,源頭都壞了,又如何能指望結果?
就因為淨涪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往後的淨音、清篤、清鎮、清顯包括藏經閣與妙音寺乃至是景浩界,淨涪統統都廢棄了。
如此繞過一圈,淨涪發現自己隻能順其自然。
或許在某一日,某一個關竅甚至是某一個簡單至極的選擇,就能讓他靈光乍開呢。
他這般想著,所以後來也就真的沒再在這件事上瞎琢磨,乾脆地撩到了一邊。
然而他也沒想到,當日那麼一個虛無縹緲的猜測甚至更準確地說是完全沒有辦法的辦法,真就在這一日,猝不及防地來到了他麵前。
他更是完全沒想到,讓他破竅的,居然還是景浩界。
他與景浩界之間的因緣,糾糾纏纏到最後,也不知道是誰耽誤了誰,誰拯救了誰。
淨涪睜開雙眼。
也就在這一頃刻間,所有還在源源不斷地往淨涪肉身傾灌的那些天地靈氣直接被一掃而空,全部壓入淨涪肉身裡,在淨涪的每一寸筋脈中遊走,成為淨涪最溫馴的力量。
淨涪周身方圓百裡,竟在這一時現出了一片靈氣的真空地帶。
一直到得淨涪站起身來,這片地帶才被其他的天地靈氣填充,恢複成往常時候的模樣。
淨涪不曾理會其他,直接從蒲團上站起,合掌向著天地四方拜了拜。
一片微風憑空而生,拂過淨涪的衣袖、麵龐,微涼卻異常舒服。
淨涪默然站立,久久無聲。
倘若最開始的時候,淨涪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無端遭劫。但到那道主回歸景浩界,直接拿走無執童子,又將一本書冊送到自己麵前來的時候,淨涪就猜透了個中因果。
無執童子所以一開始擇定他,其實真不是他的緣故,細算起來,還是那位道主、左天行乃至景浩界的因果。
他對那個時候的無執童子來說,不過是一個看起來最合適最好用的棋子而已。
他其實算無辜牽連。
但他遭劫之後,明明景浩界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卻還是出手保住了他。就算景浩界是為了將他留作後手對付無執童子,淨涪也是有些感激它的。
可既然無執童子已經有了結局,景浩界與淨涪之間那未曾言明的交易便已經結束了。對淨涪而言,他與景浩界之間就隻剩下了世界與它所孕育的生靈之間的因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