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茹沉默了一陣,說道,“淨涪和尚他......回妙音寺去了。”
管家心裡一震,整個人都僵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程沛瞥了管家一眼,收回目光低聲問沈安茹道,“娘,你累了麼?先回房休息一陣吧?”
沈安茹點頭,程沛就又攙扶著沈安茹將她送回了她的院子。
待到管家回神的時候,這正堂裡已經沒有沈安茹和程沛的身影了。他在原地站了片刻,卻是立時加快了腳步,既重新安排起人手,也備好這些年來的賬冊,等待沈安茹的查看。
這些都還罷了。哪怕這數年裡沈安茹和程沛兩位主人都沒留在程家,也有淨涪這位程家大爺照看,沒人敢錯了程家的規矩。真正麻煩的是那些聽聞沈安茹和程沛歸來,有心要交好他們兩人以達到交好淨涪和尚目的的各家家主。
他忙得腳不沾地,直待到夜深,才算是堪堪了解。
然而,好容易將那滿箱的拜帖、請帖送到程沛書房處後,管家回到自己的小院,卻又迎上一雙雙暗沉的眼睛。
管家已然倦極,卻還得打起精神來應對這些老人。
這些老人雖不說話,隻拿一雙眼睛盯著他,他也知曉他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
管家低歎一聲,說道,“淨涪和尚沒進門,回妙音寺去了。”
沒進門,回妙音寺去了......
哪怕這一眾老人早早就已經得了消息,這會兒真正聽管家說道起來的時候,臉色還是又更沉了下去。
好半響後,才有一位老人盯緊了管家,問道,“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管家心裡確實是有些猜測的,但他作為程家的老仆,卻不好多說程家幾個主人的是非,尤其是這一回,他牽涉到的可能是程家幾位主人心中的傷疤。
管家沉默了下去,可饒是如此,他這樣的沉默也叫這院子裡的老人們看出了幾分端倪。
這些老人們的臉色已經不能看了。
管家站在院門邊上,心裡也是沉得壓抑。
這院子裡是有風的,但這風再是清涼,也不能順了院中這許多人心裡頭的那口氣。
除了這院子中,屋裡也是靜得可怕,隻得一片昏黃燭光泄出,再無半點動靜。
直到得夜更深了,才有一個老人拄著拐杖站起。
他用那雙渾濁卻仍然映著光的眼睛團團看過院中這一眾人等,“好了,都回去吧。”
他不說話尚且罷了,這會兒一發聲,立刻就將這院子裡所有人的目光都拖了過來。那些沉凝目光裡壓落下來的分量,換了個人,怕是連站都站不起來。
然而,這位老人也非是尋常人等。
他直直地迎上這許多目光,沉聲道,“都回去,好好做事,彆惹出岔子來。”
這目光的戰爭持續了一陣,才有人偏移開視線,問道,“我們真的就什麼都不做嗎?”
淨涪這個大爺本來好好的,為什麼到了程家來,也不進門,反而直接就走了的?
若說有要事,二爺和夫人也不會是今日裡這般蕭索模樣,怕不是他們與淨涪和尚鬨出些彆扭來了。
雖然說比起淨涪和尚,程沛這個二爺才是他們這一群老仆看著長大的,他們本該跟程沛這個二爺更親近,更何況沈安茹也是個執掌程家後院多年的主母,他們若暗地裡有所偏向,也該是向沈安茹和程沛這邊倒。
可這幾年來,他們得了淨涪和尚照看庇護,又耳聞目睹過這片天地的變故與救贖,自覺深受淨涪和尚大恩,更勝他們與程沛和沈安茹這兩位程家當家人的主仆情分,自然就更偏向淨涪和尚的。
再說了,淨涪和尚行事向來周全妥帖,真要是雙方之間鬨出了些什麼不對,那必然是自家這兩位主人錯得更多。
雖然有多年的主仆情分在,但他們就能眼看著沈安茹和程沛錯待淨涪和尚,而什麼都不做嗎?!
這個老人的話,直接引動了其他老仆的共鳴。
這院子裡更多的老人一同望向那位最先發言的老仆,逼問著他。
那老仆沉了眉眼,低喝道,“你們還記得主人家的身份麼?!”
這話一落入院中眾人的耳中,直接就問住了他們。
此刻站在院子裡的這些人其實都明白,老人說的身份,並不是指沈安茹和程沛是程家主人的身份,而是指......沈安茹與程沛和淨涪和尚之間的關係。
再如何,沈安茹也是淨涪和尚的生身母親,程沛也是淨涪和尚的同胞兄弟。
那老人輕舒一口氣,又團團看過院中眾人一眼,包括管家,問道,“你們還記得淨涪和尚最後一次回來這程家時候交代過我們的事情吧?”
怎麼可能不記得?
在這深沉的夜色中,站了滿滿一院子的老仆儘皆被這個問題帶回了那一日正午。
正午堂皇熾熱的陽光下,淨涪和尚立在院子裡,目光望定他們,誠懇又鄭重地托付他們。
“煩請諸位費心,替我母親與兄弟守好這程家。”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