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2 / 2)

重生之出魔入佛2 柳明暗 12984 字 10個月前

安元和心裡的算盤此刻也是打得啪啪作響。

這裡可是有著數百顆菩提子等待封存入匣呢,工作量也挺大的。起碼能拖一段時間,而元覺那邊,既然他現在已經猜到了,必定也是要儘快處理完展雙界那邊的事情,返回這裡來的。這樣的話,時間或許能趕得及......

淨涪都不需要看,就知道安元和想的是什麼,他隻回答道,“就算元覺儘量加快了速度,你覺得這一段時間,沉桑界的情況會怎麼個變化?”

安元和、淨涪能等,楊元覺也不在乎。可是沉桑界裡的局勢,沉桑界裡的那些凡俗,真的能等到那個時候?

安元和一時又閉緊了嘴巴。

好半響之後,他默默看了淨涪一眼,然後調轉目光去盯著被淨涪勾點了數百個星點的沙盤。

“你其實也沒能一下子將這個布局直接完成吧?”安元和盯著那沙盤,沒有去看淨涪,卻抬起手來,在那沙盤上先取了一個位置。

“中元。”

他說完,才又將手指提起,點落在另一個位置上,“天。”

又是一個位置被點落,“地。”

接著,再有一個位置被點中,“人。”

安元和沒有再繼續,但他的意思也已經很明白了。

數百顆的菩提子,完全栽種在淨涪選定的位置上,確實是一個大工程,還是一定會吸引到沉桑界中各方人士目光的大工程。但也正因為這是一個大工程,所以才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完成的事。

它需要時間。

而因為它需要時間,所以它也需要相當的隱蔽。

不然它還沒有成形,就該先被人拆了,甚至還會被人沿著線索找上門來。

故而以安元和對淨涪的了解,在開始的關頭,淨涪動作會很小心。

他必不會輕易將自己的意圖暴露出去。

所以淨涪最可能的做法,是先完成局部。

點與點相連成部分,再漸漸勾連其他,一點點積攢力量,彙聚成大勢......

到那個時候,再想要攔住他,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但這也有一個問題。

安元和轉眼望定淨涪,“你不怕人家直接掀桌?就像那誰誰誰......”

那誰誰誰能有誰,不就是無執童子麼?

淨涪看也不看安元和。

“情況不同,無執童子那會兒......我已經儘了我的所能,但實力還是差距過大,我也沒有太多辦法。”

算計這回事,從來都不隻是一個人的福利。而且在這諸天寰宇裡,誰又知道在棋盤之外,是不是有一雙雙眼睛正打量著棋盤中的走向,誰又知道他們中是不是會有人興起,隨手又給摻了一腳?

淨涪就是因為太明白這一點,所以才從來沒有倚仗於算計,也沒有完全醉心於算計。

他真正追逐的,是自我。

他真正想要緊握在手上的,其實是力量。

護道,用的雖然是謀算,但也是力,是法,是術。

隻是這幾十年以來,他麵對的那些存在,都不在他自己實力應對範圍而已。

他這般說完,頓了一頓後,才道,“被凝練成棋局的,是沉桑界天地;落子的雙方,也不是我。既然如此,誰掀了棋盤,對我來說,有影響嗎?”

“我不過是一個看棋盤不順眼,隨手想要落一子的路過之人而已。”

安元和聽著,又著實沉默了一陣,才帶著點無奈歎道,“你說的都對。”

太對了。

安元和無言以對,一時懷念起了已經離開了的楊元覺。

淨涪抬眼看了看安元和,想了一陣,安慰道,“彆太擔心,我現在都還是清醒著的。”

安元和道,“我知道。”

他說完,也收拾了情緒,看向淨涪手中那板平石頭一樣的木匣子,問道,“這樣就可以了?”

淨涪搖頭,“還不夠。”

聽見淨涪這話,安元和不免也有點好奇,他盯緊了淨涪的動作。

卻見淨涪細看了那個木匣子一陣,想到了什麼,轉手又是一招,托出一株九節四十九葉的異竹。

淨涪將這異竹向上微微一托,那茂竹就直接飄升起來,懸浮在案桌上方。

淨涪手中法決變幻,引了一點茂竹的力量壓落在木匣子上。

木匣子表麵頓時就閃過了一片淡青色的靈光。

安元和是知曉淨涪手中這株茂竹的威能的,如今見淨涪引動茂竹的力量加持在木匣子上,也就很快領悟到了淨涪的意圖。

現如今沉桑界世界的修士都格外的仰仗天機氣數,故而遮蔽了天機氣數就能掩去沉桑界修士大半的耳目。

為防沉桑界修士追逐這些菩提子,這遮掩天機蒙蔽氣數的手段,自然是必須的。

但淨涪做完這番動作,卻還沒有就此結束。

他竟還並指成劍,在他自己眉心印堂處停留片刻後,撚出一絲白色的朦朧靈光。

這一絲幾乎散在虛空中的靈光不過甫一出現,就吸引了安元和的目光。

這氣息.......

磅礴又偉岸,似乎帶著天地的意誌。

安元和沉默地看著淨涪將那絲氣息壓入木匣子表麵,又看著他將幾句話封存下去,才駕著靈舟靠近沉桑界的天地胎膜,將那木匣子送入天地胎膜中去。

看著那根本已經認不出本相的木匣子穿過沉桑界天地胎膜,如塵如光一般,悄無聲息地向著沉桑界人間界投去,饒是安元和,那一瞬精神也緊繃了起來。

雖然不過是一個木匣子,可淨涪已經在它身上使儘了渾身解數,倘若這木匣子不能達成淨涪的預期目的,淨涪他......

淨涪倒是麵色平靜,除了一點目光始終追著那個木匣子之外,再無其他變化。

便連識海世界裡的心魔身與佛身,也隻是沉默地看著。

那木匣子和著那沉桑界天地間的陽光一道,墜落在一個四五歲的孩童腳邊。

那本是蜷縮成一團,埋著頭捂著耳不聽不看的小童整個身體都抖了抖,卻隻是將自己遮掩得更加嚴實,不敢有其他多餘的動作。

遠處的掙紮漸漸停下了,連嗚咽的聲音也的散了,小童也沒敢發出一點聲響。

直到金烏西沉,月兔東升,幽寂又清冷的月光無聲灑落,才真正地解開了封印。

小童默默地舒展開自己的身體,卻仍然丁點聲響也無。

他一直小心地在院子裡活動,好容易將他的肚皮填飽,才終於想起了什麼,起身小心地觀望過周邊的環境,才循著白天時候他聽見的那一點動靜,仔細翻找起來。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但應該是天上掉下來的鳥兒。有了這個,他該能嘗嘗肉味。

小童揉了揉自己的肚皮,安撫了一下,又抬頭張望一陣,才繼續去翻找。

等到他終於將院子裡突然出現的東西翻檢出來的時候,小童自己也愣怔了一下。

這個是......石頭?

能扔到天上的,一般都是石子吧?這麼大的石頭,是誰扔的?而且這石頭掉下來的時候,也不該隻有那麼一點聲響啊?

小童這般幼小的年紀,許多事情都沒有人教,有許多東西也不能讓他理解。可小童蹲在那裡許久,直到他腿腳都麻了,他還是沒有離開。

淨涪透過留在木匣子的印記,自然是發現了這個小童。

他隻是隨意瞥了一眼,便沒有多理會。

他投放菩提子,除了位置之外,並沒有太多的講究。所以這菩提子到底會落到他擇定的那個位置的誰手上,看的是菩提子與那附近凡俗的緣法。

也就是說,從因緣論,這小童確實是與那菩提子有緣的。

可因緣歸因緣,如果這份因緣落到頭上,也沒有人去抓住的話,那這份緣法也隻是空泛而已,落不到實處。

更何況此刻站在靈舟裡執掌著淨涪肉身的,不是帶著些許善意的佛身,也不是每常總有些惡趣味的心魔身,而是分去了善念與惡意的淨涪本尊。

於淨涪本尊看來,這小童和沉桑界的其他凡俗,本沒有太多的不同。所以這菩提子到底是落到了小童手裡,還是被其他人撿到,那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真正的重點是,這顆菩提子會不會被人種下,又能不能在遮瞞天地的情況下生根發芽,長成植株。

不知這小童怎麼想的,在他借著月光回到房門前的時候,他竟又轉回身來,小跑跑到那‘石頭’前,彎下腰去,伸出兩隻瘦小的手臂,咬牙抱起了那塊‘石頭’。

等他真正抱起那塊‘石頭’的時候,他自己也愣了一愣。

透過木匣子看見小童愣怔的臉龐,識海世界裡的佛身微微笑了一下,合掌低唱一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識海對麵的心魔身聽見,瞥了他一眼,微微眯了眼睛,問道,‘佛身,你不會又想收徒了吧?’

‘並無。我座下三個弟子,已然足夠繼承我的法統了。’佛身說完,又頓了一頓,‘隻是心中甚是歡喜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