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錄取通知書,顧連容和張秀山就開始琢磨著把手頭的工作賣掉。
不過村裡可炸開了鍋。
顧連容和顧勝利都成大學生了!
兩人今年二十歲,長相板正,身材高大,又成了大學生。
頓時兩家就被蜂擁而來的媒人踏平了門檻。
三嬸子本來還想躲到這邊來清靜的,沒想到這邊也不安生。
“靜芳,你說以前我發愁勝利這低不成高不就的樣子難找到好姑娘。現在好了,他一下子考出去考上了海市的大學,成了人人羨慕的大學生了,我這又該發愁怎麼把那些好姑娘給拒絕了。”三嬸子捂著心口,一臉心痛,“那麼多好姑娘呢,這臭小子一個也不應!”
徐靜芳就乾脆多了,不管來的是誰一律拒絕,“我都懶得管,孩子們一個個都主意大著呢,你要是逼著他們去相看,指不定還弄成了冤家。”
不過徐靜芳也有發愁的事情,“淑蘭,你說要是我家這幾個全都考上了大學,家裡可就剩我一個大人了!”到時候上工的上工,上學的上學,小雙胞胎誰照看啊?
三嬸子緩緩轉頭,“還真是!”她捂嘴笑了笑,“你這麼一說,我頓時就不發愁了。”
徐靜芳:“……”一度想絕交。
三嬸子連忙哄人,“我就說一說。要我看,萬一你大哥也考上了大學,乾脆你就把他家老二叫來你家唄,這倆大隊又不遠,你再買輛自行車,來回都方便。”
徐靜芳歎氣,“再說吧。”
沒兩天,顧連珹和顧連敏的錄取通知書下來了,兩人報的是同一個學校不同的專業。
陸陸續續的,陸方維和薑糖的通知書也下來。
村裡再一次炸開鍋。
顧家這一下子可是出了四個大學生,還個個都是有名的學校。公社和縣裡也被驚動了,繼分數之後省市的排名也出來,顧連敏赫然就在省前三名內。
這下子市裡、縣裡和公社輪番派人來顧家發獎勵,縣城一中的校長還親自過來一趟,走的時候抱了顧連敏兩年的筆記和練習冊。
徐靜勇的通知書是最後一波到的,他本人都不抱希望的時候,通知書卻到了。
是京市某師範大學,徐靜勇接到通知書,熱淚盈眶。
知青那邊,陸方維回去看過,說是有幾個考上了,還有幾個差不少分打算來年再考。
那邊還想借他的筆記,陸方維都要回京市了自然不再需要這些,大方的給全給了他們。
現在風聲比以前鬆快不少,但知青回城的希望依舊渺茫。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城裡好些人也考上了大學,和顧連容他們一樣賣工作,幾個知青請了探親假回城,再後來就直接留在城裡了。
徐靜勇五十多歲考上大學的事情可是轟動了曲江縣,相比起來,就算省排名前三的顧連敏也沒有他出名。
還有省市的報紙慕名而來想要采訪徐靜勇,徐靜勇本不想出這個風頭的,但被大隊長拉著非去見了記者。
大隊長還說:“大勇啊,你就去見見,露露麵,好讓人知道咱們八隊的人也是有能耐的。咱隊不包括知青一共就仨考上了,仨裡頭還就你一個大學生,另外倆都是大專。”
“前幾天我去公社開回,瞅著六隊大隊長那得意樣,我心裡彆提有憋屈了。”
“大勇,你大學畢業以後是留在京市還是回咱大隊你提前跟我打個招呼,咱隊小的校長肯定是留給你的。”
那可是大學生啊,大學生在隊小做校長,還不得把十裡八鄉的娃娃都得吸引過來。
通知書下來後,顧連容三兄弟開介紹信去了海市一趟,聽說張秀山想把他爹也帶上,幾個人提前去海市租房,到時候開學一起上路。
張秀山父親體弱多病,留他一個人在家張秀山不放心。
轉過年將將出了十五,大學生們就該離家去學校報道了。
徐靜勇離開前給兩個兒子分了家,房子給了老大一家,但相應的屬於老二那份折現給了他。徐老二的宅基地隊裡已經給批了,他帶著妻兒就先住在顧家,也好照看這一家老小。
顧連容比薑糖他們早離開幾天,說是得過去收拾收拾屋子安頓下來。
京市那邊,沈書淮打電話來,說家裡的財產已經還回來了大半,剩下大半是被沈建軍一家當時查抄的革委會主任給貪墨了。
沈書淮一回京就開始著手處理沈建軍一家。
沈建軍是沈老爺子頭一個妻子在鄉下生的孩子,成年之前一直養在鄉下,沈老爺子在京市安定後才把人接過來。
沈書淮的母親是沈老爺子第三任妻子,據說沈老爺子的第二任妻子在懷孕的時候摔倒一屍兩命。
後來沈建軍就又被送回了鄉下。
傻子也能猜出來這裡頭發生過什麼。
沈書淮的母親留過洋,是二婚,沈書淮前頭的姐姐就是母親和第一任丈夫的孩子。
沈書淮出生後深受父母寵愛,以致於沈建軍再次被接回京市後,便對沈書淮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產生了深深的嫉妒和仇恨。
沈紅英和沈紅軍就是沈建軍在鄉下時候結婚生的孩子,受父親的影響,也對沈書淮這個小叔叔產生了濃濃的仇恨。
沈書淮是大學教授,手上還有母親留下來的大量房產財寶,想要什麼就買什麼。而他們的父親卻隻是個普通工人,想要什麼還得去討好老爺子。
沈紅英的這種嫉妒在沈書淮的小女兒沈棠出生後達到了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