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嗩呐一響,山路漸深(2 / 2)

彆逗了,怎麼可能!

真正的原因,肯定是因為孬娃兒他有著超出於常人的資質吧。

曉樹村的孫裡正顫抖著腿腳走過來,強忍激動對孬娃兒說:“好孩子,這個書,你給、給大爺爺看看好不好?”

孬娃兒有些不舍,但還是聽話地準備要遞過書本。

結果孫裡正那伸出的手才剛摸到書本的邊角,卻又自個兒縮了回去。

“不不不,我糟老頭子還是不看了,不摸了,彆再摸壞這金貴的東西……”孫裡正眼眶微紅,一轉頭,卻看向正站在後頭滿臉無措的徐娘子。

看了徐娘子一眼,孫裡正緊接著又將視線轉到另一邊。

那邊站著孬娃兒的兩個伯伯,徐大和徐二。

徐大老實巴交滿麵風霜,徐二卻忽地福至心靈,上前一步。

他挺起胸膛,朗聲說:“裡正叔,你放心,孬娃兒是我三弟的孩子,他爹不在了,我們兩個伯伯一定幫襯。我、我明兒就帶他去鎮上,找個老師,送他讀書!”

孫裡正激動不已,嘴唇微顫,連聲說“好”。

程靈等人離了曉樹村,卻又繼續向西而去了,那邊還有一些更深更遠的山村。

若是往年,像這種深遠的村子其實基本上是沒有官員會涉足的,勸課農桑也勸不到這塊兒來。

山路太難走了,費時費力不說,遇到的山民說不定還不服王化。一個不好,要是起了衝突,說句會有生命危險,那還真不是誇張。

不是所有村民都像曉樹村的村民一樣講道理的。

就比如說,在離開曉樹村的兩日後,程靈等人走到了明山縣最西南位置的銅頂山。

銅頂山位於庸州和山陽郡相交接之處,總體呈現彎月形,山體的生長為東北到西南走向。

它斜切在庸州的西南邊,阻斷了庸州與山陽郡的交通,是真正的窮山惡水。

山陽郡的商人們若想到庸州去做買賣,通常都不會選擇翻越銅頂山,而往往是沿山腳往南繞行,最後通過大庸河去向庸州。

這一日,程靈等人牽著毛驢上了山路。

需要提一嘴的是,大家的行李還是由寧循挑著。從徐二那裡收來的山藥蛋則由其中一頭毛驢馱著,是大家這一段時間的主糧。

另一頭毛驢由程靈做主,讓房郎中騎了。

房郎中頭發花白,胡子一把,總不能還跟年輕人一樣腿著走山路,那毛驢空著也是空著,給老人家騎倒是正好。

卻是把姚慶給羨慕得眼睛都悄悄綠了好幾回,他雖然不是老人家,但他也體力弱,他也走不動山路啊!

姚慶甚至還趁著程靈沒注意的時候悄悄瞪房郎中,跟在房郎中身邊給他牽驢的長鳴則回送給姚慶憤怒的白眼。

兩個人來來回回,打了好多回眉眼官司,都以為程靈不知道。

其實程靈的內功日益深厚,再加上每日站樁勤練不輟,她現在的五感已經敏銳到了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境地,所以隊伍中的這些小事,程靈就沒有不知道的。

她隻是明白一個道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因此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程靈是從不深究的。畢竟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沒有脾氣,是個聖人。再說了,就是聖人也有自己的小脾氣呢。

山路之上,隻聽鳥鳴啾啾,蟲鳴聲聲,忽然,那看不清道路的樹林深處,卻似乎是有陣陣嗩呐之聲響起,偶爾夾雜女子哭聲,以及婦人的罵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