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跟隨宣召的官員離開後,重華門內,還在苦等召見的官員們頓時都動了起來。
不多時,許義身邊就一片熱鬨。
能不熱鬨麼?大家都等了那麼久,也等不來一個見天顏,偏偏程靈一個新來的,才等那麼一會兒就收到了傳召,這誰見了能不動一動?
眼下程靈被傳召走了,留下許義在這裡,自然就免不了就要受到各種熱情問候。
重華門內,待傳的值房之中,隻見一群淺緋深緋的官員們,圍著一個身穿綠袍的許義,此等異狀,就連旁邊侍立著的小吏們,也都忍不住側目。
三司之地值守數年,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沒見過?可似程靈這般,一個外鄉來的著書人,既無功名也無家世,輕易就得到了皇帝召見,還是少有。
程靈跟著內侍一路行走,穿宮牆,過禦橋,從前朝外宮一直走到了真正的皇宮所在。
又過了一道朝鳳門,順長階進入文華殿。
這一路走來,程靈沒有四下打量,但也沒有目不斜視。她安靜地跟著內侍走,順路也就將皇宮的內外風景收在眼底。
與前世參觀過的故宮相比,魏國皇宮的整體色調要顯得古樸許多。
沒有非朱即赤的金碧輝煌,更有一種莊重嚴肅的古拙大氣。
當然,華美處不必細表。更重要的是,禁宮之中守衛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禁衛軍士無不氣血充盈,精神鼓蕩,寒光鐵衣,兵戈帶煞。
這一切,沒有一處不昭示著皇權的威嚴,但凡官員從此處走過,又有幾個能不心生敬畏呢?
倒也難怪,古往今來,無數人為那至高無上的位置去奮鬥爭奪,廝殺不休。
就是程靈……曾經其實也不是沒有動過妄念:既然穿越一遭,又恰逢亂世,為何我就不能趁亂世而起,去奪一奪那世間最為至高無上的位置?
然而來到魏國,見識到魏國的國力以後,不多久,程靈就將這妄念全數驅散了。
不是因為畏懼了魏國強盛,而是因為實實在在見到了,魏國百姓雖然也苦,但至少有著一片相對穩定的居所,能耕種,能生存,有上進的希望,有活下去的土壤。
戰亂太苦了,穿越者並不高人一等,程靈又憑什麼因為自己那一點可笑的妄念,而將這些無辜的百姓卷入戰火之中?
魏國南征,那是建立在齊國本已內亂的基礎上。此時出兵,那是解救戰亂,有大義也有大勢。
而程靈如果尋一亂地,占山為王,再圖建國,再圖統一,那意義可就完全不同了。
曾經她有多麼痛恨臨海王,難道有朝一日,她也要向著臨海王的方向發展?
程靈始終記得,自己修行的是武道,也是國術。德在藝先,不論如何,也要謹守底線,方不負這一世修行!方不負生而為人!
長階走過,程靈的心緒也就漸漸恢複了平靜。
踏入文華殿後,先見到的是一道身著帝王常服的背影。
這背影高大,壯闊,若非冠冕下的頭發有了花白,光看背影,都很難想象到這位皇帝已經年過半百,原來是知天命之年的老人了。
古人的壽數不似後世,通常來說,年過半百就已經算得上是正經的老人。做皇帝的,更加很難長壽,魏皇到了這個年紀,還能維持這個狀態,屬實算是難得。
程靈猜測,他的武道修為一定不弱。
但魏皇雖然威嚴,他給程靈的感覺與涪陽王相比,又有很大不同。
涪陽王那是真正的絕頂高手,程靈甚至猜測涪陽王是不是已經無限接近了傳說中的先天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