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愛唱反調的六皇子(1 / 2)

程靈在賞石宴上吟誦的《石灰吟》被傳出去了,一時間,京師傳唱,聽者莫不震撼。

詩歌是一種美妙的語言藝術,古人對於詩詞歌賦的推崇更是浸潤在骨血裡。許多的東西難以流傳,而一旦被編成詩歌,當那語言精妙到一定程度,傳唱千古便成了一種事實。

君不見那盛唐之時,李白仗詩行走天下,所過之處“迷弟”無數!他宴飲,有岑夫子,丹丘生,他落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杜甫說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李白說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蘇軾說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瞧瞧,瞧瞧,這多能吹,這多會吹!

詩經一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開啟了千古以後人們對君子形韻的暢想,思量那翩翩風度,跨越古今,使人神往。

曹子建一句“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使洛神之美從石凋筆刻的故舊中脫離,從時光長河的洪濤之中遊走而出,帶著無限神光,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每一個觀者眼前。

頂級的詩人,是真的可以跨越時空,迷倒萬千!

說起來,蘇門才子中,蘇轍的弟弟可半點也不比蘇軾差。甚至在當時,蘇轍一度官拜宰相,其傑出的政治成就,可是遠超蘇軾。

蘇轍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尤其是政論,史論,可稱汪洋澹泊,有縱橫恣肆的滔滔氣魄。

可是在後世,更多的人知道蘇軾,仰慕蘇軾,對於蘇轍,往往卻冠以“蘇軾的弟弟”之稱,這是為什麼呢?

還不是因為蘇軾的詩詞橫貫古今,不論豪放婉約,無不使人讚歎沉醉麼?

蘇轍的文章也寫得極好,卻不及詩詞便於傳唱。精妙的文章,看得懂的人也少,不及詩詞之美,不論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皆可雅俗共賞。

章殿臣後來又評價程靈道:“一掃今時靡豔之風,開務實為道之先河,其雖年少也,卻有愛民之心,瓊林之誌!”

不得不說,章殿臣其實也是很會吹的。

瞧瞧這“瓊林之誌”,可不比什麼農神在世好聽多了麼?

玉樹瓊林,不是說程靈一門心思想要考狀元,然後去參加天子的瓊林宴——這個時候的魏皇,開辦科舉的時間還不夠長,瓊林宴這個東西,還不存在呢。

章殿臣的意思,是說程靈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潔心誌,一如那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總之,此詩傳出,數日之間便在京師席卷。

以至於一段時間之後,甚至就是那街頭老翁,市井小兒,有事沒事都能誦上那麼一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詩歌的傳唱,要比文章容易太多了。

再到後來,人們提起《農桑實紀》,便會說一句:這是那寫出《石灰吟》的程愚之所作?

又或者提起《石灰吟》,也免不得要來一句:寫《石灰吟》的程愚之,也寫了《農桑實紀》對不對?

而後,《石灰吟》衝出京師,傳遍到整個大魏——這個在不久後,也是真真切切地實現了。

因為有蕭蠻在命人暗中推廣。

他是太子,就算此前一直被壓製,基本盤還是在的。隻要他想,隨時都可以拉起一個大攤子,吸納到無數渴望建功立業的人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