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更無功名在身,她憑什麼呢?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此前滿京城揚名這個事兒,可真是做得太對了。
程靈青雲直上,固然有人免不了暗地裡滴咕,可程靈“農神在世”、“瓊林之誌”的名聲又硬生生壓住了這些。
要問人家何德何能,《農桑實紀》難道還算不得功績麼?《石灰吟》難道體現不了才華麼?在問人家何德何能的時候,試問這提問者又有什麼德行能力?
總不能就靠著那癡長的年歲說事吧?
得了,沒什麼好說的,總之人家就是少年成名,少年得誌了,旁人除了酸幾句,又還能怎麼樣?
當然,大多數人眼中看到的都隻是風光,酸言酸語的人永遠也不會考慮到那風光背後的凶險,這個倒也不必多提。
六月中旬,車馬粼粼。
越是靠近南方,天氣就愈發炎熱,在這個火熱的夏季,沉浸在酒池肉林中的陳國國主陡然從繁華迷夢中驚醒。
三十多歲的陳國國主又被稱作陳帝,雖說國土麵積相對狹小,但不管怎樣人家都是立了國,祭告過天地的,便是稱帝又怎地?
再說了,麵積小那隻是相對魏國而言,倘若隻是跟齊國比,陳國也隻小了略微兩州之地而已。
齊國的小皇帝都被叫做幼帝,他陳國國主怎麼就不能稱之為陳帝了?
陳帝好美色,喜美酒,酷愛享樂縱情,為此不惜荒廢朝政,實則是個昏君草包……這是整個陳國人儘皆知之事。
因此,當這一日收到魏國使臣書,聽聞魏國的使者要到陳國來的時候,陳帝猛一下就從龍床上滾了下來——這麼個荒唐的小道消息,居然硬是傳得陳國都城滿京皆知,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陳帝從龍床上滾下後,內侍要來扶他,他說的第一句話卻是:“那使者如今在何處?可有好生接待?如今可是安頓好了?”
內侍期期艾艾地回答:“陛下,魏國使團尚且在五嶺關外呢。他們帶了一千黑甲軍,沒有陛下答應,五嶺關的陳將軍也不敢放使團入關。”
“一千黑甲軍啊……”陳帝打了個磕巴,隨即一巴掌拍到身旁內侍臉上,怒道,“便是一千黑甲軍又如何?有黑甲軍護衛使者來我朝,不正好護持大使安全麼?這還用猶豫?快,開關,傳令開關,迎使者入國都!”
——以上宛如場景重現般的描述,實則出自楊林之口,此刻正聽在程靈耳中。
還有好幾個同在使節團的官員,此刻也正聚在程靈身邊,聽著楊林轉述從外頭聽到的流言。
程靈是主官,餘下官員年齡卻都比她大。但此刻在這個使團中,卻沒有人敢輕視程靈。不說程靈的名聲,就是同行這一段時間以來,程靈表現出來的行止有度,也很難讓人輕視。
現如今,魏國的使團一行其實已經到了陳都,如今正在陳都郊外十裡驛站處暫歇。
說是暫歇,其實也是在等候陳國安排。
畢竟魏國使團裡頭可是還帶著一千黑甲軍呢,這一千黑甲軍已經被準許進入陳國國土了,如今,還能被準許進入陳國國都嗎?
眾官員聚在程靈身邊,眼下也正在商議黑甲軍的事。
大家的主要議題就是:如果陳帝不許黑甲軍入城,那麼他們要乖乖地將黑甲軍留在城外嗎?
這大約也能算得上是眾人來到陳國後,所要麵臨的第一輪重要交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