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最美的琉璃要從哪裡來呢?
自然,毫無疑問這最終還是要著落到魏國使團這邊。
於是張敬賢在私下裡便與程靈越走越近。
彆看程靈曾經對張敬賢威逼利誘過,張敬賢卻並不恨程靈。相反,整個魏國使團,能被張敬賢看在眼裡的,也就隻有程靈一個。
何宴清算是半個,其餘人,張敬賢都懶得與其交往。
尤其是最近,程靈曾經在魏國寫過的書,不知怎麼都開始往陳國這邊傳了,張敬賢看過《農桑實紀》,對程靈就更是欽佩了。
某一次,他還拿著一本魏國刊印的《農桑實紀》到程靈麵前來,問她上頭有關於織機的事情。
程靈也是有問必答,既向他講解這織機之妙,又告訴他:“陳國的氣候或許並不適宜種植棉花,但棉布的提花織機隻需更改幾處尺寸,也可以應用到絲綢的織造上。”
張敬賢詳聽一番,與此同時還不停提問,越問越深,如此一問一答到後來,程靈還沒什麼,張敬賢自己卻是聽懵了。
他從前評價程靈狡詐如狐,凶狠如狼,可如今的程靈在他麵前,怎麼……看起來倒像是一個聖人?
張敬賢無法理解,但這並不妨礙他暗中對程靈生出敬意。
而經過這麼一個過程以後,再與程靈說話,張敬賢也自在了許多。
他開始旁敲側擊地向程靈打探琉璃的製造技術。
沒錯,這才是張敬賢最開始想辦法與程靈建立私交的最大目的所在。
琉璃不是天然的寶物,而是人工燒製而成。隻是因為燒製的技術難度太高,出產量極少,優質的上等品更少,這才顯得格外稀有珍貴。
張敬賢有一股野心,他思量:倘若自己能拿到魏國的琉璃技術,那該能獲得何等巨利?
巨大的利益驅使張敬賢幾次三番向程靈套話,直到程靈朦朦朧朧地說:“其實,琉璃最大的難處在於透淨,而這透淨,是有配方的……”
配方是什麼?
張敬賢因此而心跳加速,立刻往下追問。
這一次,程靈卻不似先前提到織機時那般爽快了。
她先表示這是魏國國寶,自己不可能私賣,又隱隱約約地流露出“倘若真要賣,或許也不是沒可能”這麼個意思。
那到底是能賣還是不能賣呢?
行了,甭管程靈的說法是不是自相矛盾,隻要她這邊流露出一絲可能,張敬賢就必然會瘋狂地撲上去。
他若不撲,自然也有的是人會撲。
總之從這裡起,張敬賢就算是真的上鉤了。
程靈開始通過張敬賢,購買到了第一批大數量的糧食,從陳國邊境,通過大風河,運往南征軍中。
而買賣物資這種事情,基本上是有一就必定會有二,有了二又難免會有三。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張敬賢上了船,就下不去了!
張敬賢不知道的是,在陳都,像他這樣的,被琉璃配方所迷惑的權貴家中層子弟,並不僅僅隻他一個。
而是三四個、五六個、七八個……
混亂的局勢中,始終有一條南征的線,在向前牽動著,從不後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