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扒房(1 / 2)

七零年代惡婆婆 葉逐月 6151 字 10個月前

說起易老頭的五個兒女,就不得不特彆說說易三姐。

易三姐從小就主意正,當然一開始村裡人都認為她反骨。

為何呢?

易老頭當年讓易大哥跟鎮上的遊大夫學醫 。這個時候學醫不似後世那種正規的醫學院學,都是老師傅帶著學徒手把手教學。

易三姐比易大哥小三歲,當時隻有六歲,看著易大哥學醫,她也要去。

易老頭起初是不同意的,怎麼說呢?易老頭和村裡其他人家都有些重男輕女,覺得女兒家在家做做活,將來尋一戶好人家,然後嫁戶好人家靠女婿過活就行了。

易三姐不願,彆看她當時才六歲,就跟易老頭犟,甚至還絕食抗議。

起初易老頭沒當一回事情,看到易三姐兩天不吃東西,直接暈倒。易老頭嚇得不輕,後來想了想,也就多升米的問題。

易家呢,易老頭是個手藝人,家裡成分一直都還不錯,也沒有受到什麼衝擊,日子一直過得去。

最終易老頭一咬牙,也就把兄妹倆都送到遊大夫處學醫。

到了遊大夫處,又遇到問題了,那就是遊大夫不收女徒弟,覺得不方便。

這下子皆大歡喜了,原本易老頭就不想讓易三姐來學。女孩子怎麼說出來學習特彆不方便,易大哥出來,男孩子皮實,自己來回就行了,三姐不行,他還要接送,想想都麻煩。

那麼易三姐就這樣放棄了嗎?沒有!她從小就主意正,認準的事情那是一定要乾成。

遊大夫不是不收女徒弟嗎?她就跪!大冬天的,雖然說深圳的冬天比不得北方冷,然而也比現在冬天冷,她就跪在遊大夫門前,任憑誰拉都拉不走。

足足在那跪了三天,跪到她倒下,最終遊師母看不下去了,做主讓易三姐觀摩學習,她負責照顧。就這樣易三姐得以成功學醫。

隻是遊大夫對三姐始終有所保留,最終易大哥成為醫生,三姐做了護士。

後來抗美援朝了,易大哥就報名誌願軍,支援前線,這是易家人都知道的。雖說易老頭心裡舍不得,但是好男兒誌在四方,保家衛國義不容辭,也就含淚送兒子上戰場。

隻是等到出發

那一天,易家人發現誌願軍隊伍裡麵竟然還有易三姐。

易老頭一看差點暈死過去,彆看易老頭有些重男輕女,他從小對兒子女兒的教育完全不一樣的。

兒子從來都是拳打腳踢棍棒教育,不聽話就是揍。女兒就不一樣了,易老頭的三個女兒他是一根頭發都沒人碰過,嬌養著呢。就算後來易小米未婚先孕,他也不曾打過一次。

看到易三姐上戰場,易老頭那個心真的就在滴血。

“爸媽,我走了。我要是死在戰場上了,你們也彆傷心,我死的光榮,也算是為國捐軀,就是不能在你們麵前儘孝了。我要是活下來了,爸媽我帶你們過好日子,走了。”

易家兄妹就這樣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去了。

值得高興的事,易家兄妹雖說有都有負傷,依然走出戰場,回到中國。

回來之後,兄妹兩個人自然也得到了祖國的褒獎,兩人也繼續奮戰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

後來易三姐嫁到省城去了,在廣州安家了。前幾年回來說是要把易老頭和易媽接到省城享福。

易老頭思想傳統,說什麼有兒子呢,跟著女兒吃女婿的影響不好,易大哥和二哥自然也不願。

在農村有兒子的家庭,家裡上人跟著女兒過,那要被村裡人笑話戳脊梁骨的。於是易老頭他們也就偶爾去小住幾日,不曾長住,也就是早年易三姐生孩子,易媽去給帶了五個月,這算是長的了。

易家有什麼大事情,都要拍電報通知易三姐,彆看她隻是老三,家裡大事情都以她的意見為準。

這不易三姐風風火火的就趕回來了。

這也是易小米初次見到傳說中的三姐。

三姐打扮還挺時髦的,腳蹬小涼鞋,上身白襯衣,腿套黑西褲,一派職場麗人的打扮。

易小米注意到易三姐隻有九個半手指,後來才知道另外半指是在朝鮮戰場上被凍掉的。

“離婚?就她!省省吧,小妹我看你也彆折騰了,趕緊收拾收拾跟韓德厚回家吧,就你還離婚,彆回來害人了。”

沒想到易三姐一開口就是這個,易小米知道原身以前性格不討喜,沒想到這麼不討喜。

“三姐,我要離婚的。我這日子沒法過了。

“沒法過了?你還知道日子沒法過了!那就忍著唄,反正人是你自己挑的,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你現在離婚?住啥?吃啥?是不是還要帶上婷婷來彰顯你偉大母愛!誰給你擦屁股,誰給你兜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