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1 / 2)

宮後苑裡頭一片寂靜, 隻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兒。

傍晚的陽光透過花兒樹枝絲絲縷縷地照在人的身上,化出道道金線,皇帝陛下和小阿哥們的身上披上一層暖色, 氣息與花草樹木, 陽光池塘自然地融為一體。

皇帝陛下等了一會兒發現寶寶們猶自呆愣, 調整自己的情緒, 伸手挨個戳戳胖臉蛋兒。

“想明白嗎?”

聲音裡帶著笑兒,好像從西邊的晚霞裡傳來。寶寶們動作一致地眨巴一下眼睛, 回過神,齊聲回答。

“明白。”

小嗓門嫩嫩的,眼神兒確實清明。皇帝陛下很欣慰。

三阿哥舉起胖胳膊, 眼裡有著保證,“巴圖魯啊--阿瑪。”

世界要大變, 三阿哥急於長大領兵打仗。親阿瑪把胖兒子抱住墊墊分量,“巴圖魯今天又瘦了一兩。”

大阿哥和二阿哥一起在長椅子上翻滾著樂嗬, 這是還沒用晚食的“一兩”。三阿哥被兩個哥哥笑話, 鬨騰親阿瑪。

阿瑪和弟弟鬨起來,大阿哥和二阿哥互看一眼。

阿瑪剛剛和他們分析了世界形勢和未來戰爭方向,全球風起雲湧, 大清國必須要有保證強盛的軍事力量, 雄厚的綜合國力,大清國的人每個人都非常重要,由大清國人組成的文化,技藝, 尤其重要。

文化方麵自是不用說,華夏曾經和大食一樣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大食帝國煙消雲散……有著幾千年曆史文化的華夏大地,對待每一個前來華夏的周邊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是同化為一家。

技藝方麵,親阿瑪再次和他們強調,技藝的重要性。

華夏作為一個大國,一次兩次失敗沒有問題,十年百年失敗也沒有問題,隻要華夏人的凝聚力還在,隻要文化底子在,總是會複興。

可是親阿瑪在擔心。

“阿瑪--二弟。”大阿哥伸手拍拍二弟的小胖手,倆上帶著一絲沉重,目光詢問。

二阿哥感覺他非常了解大哥的心情,用眼神回答。

他們都差不多知道親阿瑪的擔憂。隨著大海不再成為阻礙,不光是隔著海洋的國家會直接打起來的事兒,而是世界格局會產生的變化,以及這個變化對未來形勢的影響。

比如非洲,本就落後一步的非洲被這般劫掠,將來幾百年內是趕不上歐洲了,而歐洲在那幾百年內利用這些財富會更進步。

二阿哥翻身趴下。

他想起自己晚年親自下的禁海命令,心裡頭無比難過。

大國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失敗後的後果。華夏大地如果被打敗,被殖民,再經曆一次大唐後期那般五代十國的二百年大亂世……被搶走所有的財富,被五馬分屍,被分而治之……、

各方割據、武力打壓、言論引誘……在其他國家的引導下自相殘殺……其他國家怎麼會給華夏再次統一的機會?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二阿哥的小身子抖動。大阿哥又拍拍二弟的胳膊。

他自己在位的時候每天煩惱著如何安全親政,如何安定各種叛亂,根本無暇顧及西方國家。僅有的一點印象就是來自湯若望老師。

皇帝陛下伸胳膊把團寶、圓寶、胖寶都抱在懷裡,輕輕拍著圓寶的後背。

胖寶被二哥的情緒感染,心情也是低落。

分裂的華夏將會成為各方列強案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聚集在華夏周圍的少數民族們,包括他們滿人……如果能回到地府告訴那個“大清國”的自己,該有多好?

“你們額涅還沒有回來,阿瑪給寶寶們講故事。”親阿瑪不知道寶寶們為何情緒如此低沉,不過長大一歲的寶寶們沒有和以前一樣哇哇大哭,更讓他心疼。

好像是真的在講睡前小故事。

“一千二百年前,那個時候的北邊草原水草豐美,氣候溫和,草原上的人能征善戰,草原上缺少文化基礎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貧困。

恰好馬蹄鐵大量出現,他們騎著馬向自己心中的夢想之地出發,一部分人去了羅馬帝國,一部分南下來到華夏……。”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大帝將國家一分為二傳給兩個兒子,拉開西歐被遊牧民族入侵的序幕和歐洲分裂的開端;漢武大帝推行推恩令開始中央集權,東晉權臣劉裕率領北府兵攻滅南燕,華夏又朝統一的方向邁進一步……。”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向往關內的農耕文明,南下的胡族都被黃河流域的平原地形、豐富物產、深厚文化吸引……。

多山、溝壑萬千的地形,讓歐洲分裂後再也難以統一。西羅馬帝國被哥特人、汪達爾人等遊牧民族占領,歐洲人稱為蠻族入侵。蠻族是一個歧視性的說法,但是在當時確實是低等文明在攻打高等文明。”

親阿瑪的語氣也透著一股子講古的味道。小阿哥們被“故事”吸引,情緒緩解。

“再後來的西方,法蘭克加洛林王朝國王丕平給羅馬教廷貢獻領地,“丕平獻土”使得教廷逐漸成為西歐人的精神支柱,其領袖教皇成為世俗君主和西歐社會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讓西歐在此後的一千年內有著宗教上的統一。”

“同時期的大唐,遭遇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失去在中亞和亞歐大陸之間的影響力,中亞被大食帝國和伊==斯蘭教所取代,華夏的經濟重心第二次南移,南方人口超過北方。”

…………

華夏大地在曆史進程中磕磕絆絆地不斷實現大一統,歐洲卻是再也無法真正的統一。不管是神羅帝國的哈布斯堡奧地利、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蘇丹都無法實現歐洲一統,歐洲的地形地貌注定了他們的分化。

但是他們的共同文化--基督教,共同血脈來源--聯姻,又注定了他們的分而不裂。

三位阿哥聽著親阿瑪講述的亞歐曆史脈絡,大體明白地理環境對國家發展的影響,特彆是北方漸漸寒冷不適合生活後,各民族的重心全部朝南方移動,這是農耕文化的凝聚力。

二阿哥聽著阿瑪的講述好受了很多,揚起小腦袋問出另外一個問題,“大非、大美啊--阿瑪。”

大阿哥和三阿哥也一起看向阿瑪,大眼睛閃著好奇。

既然歐洲、非洲、美洲都是一樣的古老文明社會,為何現在歐洲興起,那兩個地方如此的落後,被動挨打無力還手?

親阿瑪笑笑,抱著寶寶們的他笑容舒坦,“世界是變化的,人類社會是進步的。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特點,有一個成長期、高峰期、衰落期。地理環境不光影響國家,還影響文化的發展。”

“非洲和美洲的地理文化特點,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非洲,尼羅河自動送給他們不需要勞作就能收獲的土地,當地人信奉神靈、想法和行為保守,安於食物的溫飽……。”

“歐洲不一樣。西羅馬帝國‘陷落’而東羅馬帝國沒有崩潰,原因就是當時西部的經濟不及東部的先進發達。意大利的農耕文化發展不起來,中歐和北歐的沃土在五百年前,因著鐵質農具和畜力的使用被有效地開發。”

五百年來,和遊牧民族融合後的歐洲有了發達的農耕文明,開始文藝複興,人口大增……又因為人口大增和瘟疫等等現實問題開始航海商貿。三位小阿哥結合前麵的了解,大體明白歐洲的發展脈絡。

皇帝陛下對於寶寶們的領會很是欣慰,“大航海的開始,引導著人們對技藝的追求。未來的文化凝聚力在於技藝文明。”

“華夏……幾千年來農耕文明帶來的自給自足,華夏人暫時看似不需要像歐洲人那樣因為土地貧瘠而將注意力轉向海外。可是封閉的時間長了人也就變得保守,安於安逸的生活,失去保護自己的利爪,失去上馬的力氣……”

失去上馬的力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