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海南部,阿哈利姆南方大陸,坎伯爾商業共和國。
華夏駐坎伯爾大使張斂將一份外交照會放入公文包中,望了望大使館窗戶外的坎伯爾街景,看著那些運送著貨物的碼頭車夫們,喃喃道:“真是一個有活力的地方呢。”
說著便打開了門,離開了辦公室,叫上了司機:“去一趟坎伯爾總督府。”
“好的,張大使。”
張斂和大多數派遣到異世界的外交人員一樣,表麵上掛著的頭銜是駐某某某大使,實則另一層身份則是時空管理局情報部人員。
自3年前華夏穿越到地平世界,遭到聯合艦隊的進攻後,南方演習的聯合艦隊第一時間投入到了對中心海諸國的反擊戰中。
隨著坎伯爾商業共和國在西部的一些艦隊覆滅後,坎伯爾商業共和國在第五艦隊的兵臨港灣之下,與華夏簽署了和平協議。
和平協議的簽署,也規定坎伯爾將向華夏開放斯尼威、亞那熱、蘭米三座城市為通商口岸。
隨著華夏的商品湧入到坎伯爾商業共和國後,坎伯爾本土的資本家們紛紛受到了打擊,商品的市場份額被華夏商品所擠占,一個個手工業工場在工業化工廠麵前毫無優勢。
在華夏到來後的半年,坎伯爾陸續出現了手工工場的破產潮。
這樣的潮流持續了兩年多,直到現在,那些坎伯爾的手工業工場僅剩不到3年前的五分之三。
那些存活下來的手工業工場老板們,他們還在以微薄的利潤,苦苦的支撐著。
小工場們大多破產,他們沒有技術,沒有效率,生產出來的商品在華夏工業化商品麵前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他們不像本土的中大型工場那樣,有一定的資金和技術以及人脈還有客戶作為後端。
他們不像華夏的機械化工廠那樣,能夠將產品的質量提到最高,數量提到最多,價格降到最低。
走投無路的他們隻能宣布破產,然後加入到其他中大型手工業工場中,當一名技術工人。
當然也有腦袋靈光的家夥,他們選擇的是做“中間商”,也就是買辦。
他們將自己開工場之前賺來的錢全部拿來賭一把,租了船,帶上當地的特產,去了中心海西北方,那個新出現的海洋鄰國。
在那裡賣了寫對於華夏人來說很有興趣的坎伯爾特產,賺了第一桶金。
然後又拿著那個叫做軟幣的東西,在華夏購買了當地的產品。
在這些買辦們看來,同類的產品中,華夏產的產品不管是質量,還是價格,都遠勝坎伯爾本地商品。
因此他們又從華夏購買了大量的商品,運回坎伯爾去販賣。
這些小工場的老板們這樣搏一搏,單車真的就變成摩托了。
他們拿著華夏的商品,作為中間商賺取差價,很快就將原本被華夏商品衝擊得破產的小工場的錢給找了回來,甚至更多。
這些買辦們也嘗到了甜頭,沒有工業化概念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這樣帶著大量的華夏商品湧入到坎伯爾是在慢慢的摧毀坎伯爾的手工業工場,摧毀坎伯爾的“工業化”進程。
但是這樣的行為賺取的利潤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買辦們根本就舍不得放手。
若是一名初入此行的買辦手中有價值10000軟幣的資產,他或許會拿出500軟幣雇上一隊工人,組建一個貿易商隊。
再拿出8000軟,根據時價可能在坎伯爾買到1000袋大平原西部諸國特產的水果。
然後再拿剩餘的1000軟去租一艘前往華夏的貨船,其中剩餘的500軟作為備用金。
抵達華夏後,他們便可以將這1000袋水果賣出去,賺到15000多軟,甚至更多的軟幣。
其利潤,就高達了50%。
拿著15000的軟幣,從華夏購買14000多軟的商品。
再從中心海西北,返回坎伯爾國內。
將這些14000多軟的商品反手一賣,便能獲得至少50000軟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