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踩到塵埃裡永不翻身(1 / 2)

聽張支書說完今天的來意,書記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眼睛裡卻閃過一絲驚喜。

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幾下,掃了眼張支書,轉而看向劉欣雨很是直截了當地問道:“你確定是要私人辦廠,而不是大隊集體辦廠?”

在張支書說明惡意的時候,劉欣雨不動聲色地觀注著書記臉上的神色,書記眼裡閃過的那絲驚喜雖然一閃而沒,依然沒有逃過劉欣雨的眼睛。

雖然不是很清楚這絲喜悅到底代表著什麼,總歸不會是壞事。

既然書記直截了當,劉欣雨也不介意開門見山。

澹澹地笑了笑,認真地看著書記道:“我是這樣想的,既然中央出台了允許個人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的政策,而我奶和二嬸正好會做些這兩年剛剛流行的雙肩書包,就想趁著政策的東風,將私下偷偷做書包賣的小生意明朗化,在村裡辦一個生產書包的小廠,這樣不但可以光明正大地做書包賣書包,也能為村裡甚至縣裡的經濟做些微薄的貢獻。”

張支書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書記的臉上沒什麼多餘的表情,但是從他看著劉欣雨的眼睛裡,劉欣雨感覺到書記他對自家辦廠執有濃厚的興趣,接下來就要看書記問些什麼問題。

等劉欣雨說完,書記臉上露出一絲戲謔的笑容,看著劉欣雨打趣道:“你這小姑娘知道的不少嘛,連中央剛剛出台的政策都知道。”

看來書記確實對她要辦的這個廠有興趣,否則不會開口打趣。

劉欣雨心裡閃過一絲喜悅,麵上卻露出一個略顯羞澀的笑容:“不過是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簡短樸實的一句話,讓書記的臉上出現一絲苦澀。

作為一縣書記,他何嘗不想讓縣裡的鄉親們人人上好日子呢?

可是目前的烏縣既沒有拿得出手的工業,農業收入也不高,有些村鎮甚至還在溫飽線上掙紮,前幾天兩個村的村民因為一隻雞打群架,結果死一人傷數人,他自然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評。

經濟不搞上去,彆說是一隻雞,就是一把稻穀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的事件。

這些天無論是他這個書記還是縣長都在為如何發展烏縣的經濟而費儘的腦子,也許眼前這個小姑娘將會是破局的關鍵!

當然還得再看看,總不能小姑娘說辦廠,就給她辦執照,總要先看看小姑娘到底有什麼底氣。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當得知劉欣雨這次回家過暑假居然從京城拖回來幾十台縫紉機和鎖邊機的零部件,雖然劉欣雨一再申明都是京城某服裝廠淘汰下來的機器,依然令書記又驚又喜。

為了了解並掌握更多的情況,書記決定前往民勤大隊眼見為實。

縣長聽到消息,當即表示一起去民勤大隊考察。

書記縣長一起下鄉,當然不可能像劉欣雨和張支書那樣坐縣鎮之間的交通車。

烏縣雖然不富裕,縣政府還是有公車的。

書記縣長下鄉考察,當然不可能隻他們自己下鄉,秘書肯定是要帶的,書記甚至還讓宣傳部派了兩個宣傳員一起跟著下鄉。

一時間整個縣政府都動了起來,有匆忙準備下鄉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看熱鬨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