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長和楊主任看到劉欣雨把織機的集成電路板也帶來了,都有些疑惑地看向劉欣雨。
劉欣雨不會不知道京大也有機械類的科係和專業,研究集成電路相關的科研團隊絕非一個兩個,劉欣雨為何舍近求遠呢?
麵對兩位長者疑惑的目光,劉欣雨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眉心。
雖然她是京大的一員,但是在京大待的時間確實短了些,除了與本科係的老師比較熟悉一些,其他科係的老師真的幾乎沒打過交道。
好像也不儘然!
顧錦誠的父母好像就是機械係的知名教授,她居然把這兩位給忘記了,一心隻想著請楊主任幫忙。
略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劉欣雨坦然道:“彆看我出自京大,現在也算是京大的教師,但是認識的人並不多,就算認識一時也沒想起來。這不,剛好要把這五塊集成電路板給楊主任送過來,就想著順便請楊主任幫忙看看,能不能把織襪機的集成電路也給破解出來。”
楊主任笑眯眯地看著劉欣雨,將那兩塊額外的集成電路拿在手上看了看,又目光聚集在那五塊主角身上,沉吟良久道:“電路倒是不難破解,難就難在這幾個地方!”
說著點了點集成電路上的某幾個位置。
劉欣雨點了點頭,從背包裡拿出一個帶著小鎖的筆記本遞給王司長道:“韓偉誠教授也是這樣的說的,他讓我把這個交給你。”
這個筆記本看著是小女生用來寫日記,為了防止彆人偷看特地選了這種帶小鎖的筆記本,裡麵是韓偉誠教授研究這類集成電路板的心得體會,是夾在劉欣雨的書籍中運回來的。
為了把這份心得體會送回國,不但韓偉誠教授擔了不小的風險,劉欣雨同樣擔了巨大的風險。
“多謝你!”王司長接過筆記本和劉欣雨手上的小鑰匙,看著劉欣雨代表組織向劉欣雨表達了感謝之情。
雖然隻是三個字,卻讓劉欣雨覺得自己所冒的風險也算是值了。
楊主任沒想到劉欣雨居然還給他帶來這樣大的驚喜,有了韓偉誠的這個筆記本,可以為破解這些集成電路板指引方向,可以讓研究團隊少走許多彎路。
雖然係裡的研究團隊手上都有各自的研究項目,楊主任還是收下了劉欣雨帶來的織襪機的兩收款人集成電路。
雖然暫時抽不出人手專門對這兩塊集成電路板進行研究,但是最多再等幾個月就有人手了。
今年楊主任不但招了兩個碩士生,還有一個博士生的名額已經有了眉目,正好讓他們把這兩塊集成電路作為研究方向。
“你手上還有這樣的電路板嗎?我這邊暫時抽不出人手,需得九月新生報到以後才行。”雖然楊主任有心裡已經有了打算,不過還是要征求劉欣雨的意見。
他從剛才劉欣雨所說的話裡聽出劉欣雨應該有可幫她破解集成電路板的人選,就是不知道這個人選到底是誰。
劉欣雨嫣然一笑道:“有勞楊主任了,這兩塊就留在這裡吧。”
雖然劉欣雨沒有明說,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劉欣雨手上還有同樣的集成電路板,可見她是打算廣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