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看出方家姐弟確實打算在京城買房,而且那個弟弟似乎對他家的這兩座四合院十分滿意,那個姐姐卻麵無表情,讓人看不出來滿意不滿意。
走過來小聲詢問劉欣雨,劉欣雨既然猜到方靜的意思,自然不會多話,隻讓房主耐心等方家姐弟的意見,當然隨嘴提醒了房主一句,看看能不能幫著方靜壓一壓房價。
對價格不滿意?
房主確實很想賣房子,也很想能降點價,但是人家姐弟隻顧著小聲商量,並沒有過來與他談價格,不過就算過來氷價格,在沒有家裡婆娘點頭的情形之一下,他也不敢擅自降價,還得回去商量之後才能定。
比方客氣試探了一番,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張洪亮倒是看中了其中的一座院子,隻是手上沒錢啊,就算再中意也是無奈,想了想與張寶根悄悄地咬起了耳根。
張寶根一家現在租的房子是租的,一家四口住的房子並不比劉欣雨暢春巷的房子寬敞多少。
如果能把錢拿出來買一座院子,堂弟堂妹的戶口就能從江南省遷進京城,讀書什麼的可就方便多了。
事實上張寶根心裡多少也有些動心,從部隊轉業的時候有一筆安家費,雖然並不算太多,但是加上省吃儉用摳下來的錢,買一座院子的錢還是有的。
就是不知道孩子媽願意不願意在京城買房。
畢竟轉業到地方的時候,地方上按他的級彆給解決了住房。
雖然隻是一套二居室的筒子樓,卻勝過絕大多數人家。
可惜一家人並沒能在省城住多久,就因為工作關係帶著一家人來了京城。
工作在京城,關係在省城。
於是一家人隻能在京城租房子住。孩子讀書也隻得借讀,還不是什麼好學校。
要是能買下眼前的任何一座院子,一家人住著寬敞不說,如果真的如洪亮所說,有房子就可以解決戶口問題,孩子的讀書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
張寶根在辦事處已經工作了四年多,對這一帶再熟悉不過。
這一片的學區相當不錯,小學、中學都是在京城響當當的名校,自家兩孩子成績本就不錯,如果能夠進好學校,以後必然也能像他們的大堂哥一樣前程似錦。
張寶根越想心裡越熱乎,恨不得立馬上前與房主討價還價,隻是考慮到今天是陪方家姐弟帶看房,又沒有與家裡商量,考慮再三還是暫且按下忙著的衝動,等等再說吧。
“你這樣一說,倒是讓我很心動,隻是買房子遷戶口這種事總要回去與你嬸商量一二,再說也不知方家姐弟到底是什麼個想法,看看再說吧。”張寶根倒是沒瞞著張洪亮,把自己的想法小聲告訴張洪亮。
張洪亮微微點頭,反正該建議的他已經建議了,買不買是二叔二嬸自己的事。
買不買都得回家商量之後才能定,於是一行人告彆房主打道回府。
回到劉家,興奮了一天的小土豆睡得像隻小豬,早已人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