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靜的房子離南街胡同最近,但是劉欣雨還是帶著方明和劉青鬆先去楊柳胡同所在的派出所。
劉家要進京的戶口最多,而且是祖孫三代。
不過劉家買的房子足夠大,而且劉欣雨讓準備的證明、資料以及各種手續都極為完善。
加之劉家的戶口準入證開出的時間也不算長,派出所辦理戶口進京的警員甚至還記得是劉欣雨來開的遷入證。
劉青鬆戰戰兢兢地把從烏縣帶來的所有證明資料手續一股腦兒交給警員。
警員看著鼓鼓囊囊的牛皮紙袋,微有些驚訝隯抬頭看了劉青鬆一眼,更讓劉青鬆緊張了幾分,生怕自己準備得不夠細致,影響戶口入戶。
家裡準備的證明、資料以及各種手續,劉欣雨事先都一一做過檢查,她要求的家裡辦的證明、資料以及各種手續都有,甚至還有一些他沒要求家裡辦的證明也都辦了。
有這些證明和資料,入戶絕對不可能有問題。
果然警員將那些戶口入戶必須的證明和資料挑出來,問了些劉家的情況,劉青鬆雖然回答得有些結結巴巴,卻也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警員在確定劉家戶口入戶沒有問題之後,就拿出一本全新的戶口本開始按要求填寫劉家每個人的戶籍情況書。
雖然派出所裡裝了暖氣,但是房間裡的溫度大概也就十度左右,劉青鬆卻緊張得額頭直冒汗。
也不知道劉青鬆在緊張些什麼,劉欣雨實在有些看不下去,從口袋裡拿出紙巾遞給劉青鬆,又示意正四處打量的劉新建好好陪陪劉青鬆。
劉家人比較多,警員寫了將近半個小時才將戶口本做好。
拿著嶄新的戶口本,劉青鬆倒是不緊張了,卻是激動得全身發抖。
劉欣雨真的十分擔心再在這裡待下去,劉青鬆會不會因為太過激動而暈過去,對著辦理戶口遷入手續的警員道了聲謝,連忙帶著大家離開派出所。
“我們這就成了京城人了?”直到被劉新建扶著在車裡坐穩,劉青鬆仍然像在夢中,顫抖的手拿著戶口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劉新建微微有些嫌棄地撇了撇嘴,對上劉欣雨嚴厲的目光,頓時不敢再造次,伸手從劉青鬆手上拿過那個快被劉青鬆捏爛的牛皮紙袋,拍了拍劉青鬆道:“是的是的,咱們全家都是京城人了!”
劉青鬆一遍又一遍撫摸著嶄新的戶口本,漸漸地冷靜下來,看著劉欣雨十分感慨地說道:“變一切全都托欣雨的福!要不是欣雨,咱們家也許還在為吃飽吃暖發愁呢!”
這次不但劉新建連連點頭,方明也連連點頭。
劉青鬆這句話再正確不過了,無論劉家還是方家,都是因為劉欣雨才慢慢地將日子過起來,也是因為劉欣雨才會在京城買房,同樣也是因為劉欣雨的提醒才知道買了房子可以將戶口遷來京城。
當然受惠於劉欣雨不僅僅隻有劉家和方家,還有張劉村和方莊的許多鄉親。
方明那座院子的派出所與劉欣雨那座四合院和暢春巷的房子都同屬一家派出所,劉欣雨從英國回來之後,已經來過這裡好幾次了,不但認識辦理戶籍的警員,還認識所長。
劉欣雨帶著大家剛剛走進派出所大堂,一眼就看到在大堂處理警務的所長,當然要過去打個招呼。
“劉博士,今天怎麼有空來派出所?”所長看到劉欣雨,連忙將警務交給身邊的警員,含笑看著劉欣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