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襪廠轉讓給蔣家,劉青鬆沒意見,甚至提前說服了王三妹,卻在陳招娣那裡卡了殼。
倒不是陳招娣不樂意扶持蔣家,她再嫌棄劉麗芳,劉麗芳也是她的尊重女兒,隻是她覺得現在轉讓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劉麗芳剛剛鬨過蛾子,他們就提出半價轉讓襪廠給蔣家,會給劉麗芳造成一種隻要她鬨一鬨,父母兄弟就會給她好處,那麼以後隻要她看中了什麼,很可能會故技重施。
總不能因為要扶持蔣家,就給自家留下隱患。
所以陳招娣提議暫緩轉讓,至少等過年回家再說。
其次就是蔣建安手上應該沒有那麼多錢。
因為不中意蔣建安的對象,蔣建安結婚,劉麗芳一分錢都沒肯拿出來。
蔣家一直都是劉麗芳管錢,劉麗芳不肯出錢,當然隻能蔣建安自己出了。
給女方的彩禮錢、新房的的修繕、房裡的一應家具用品以及喜宴全都是蔣建安自己掏的錢。
蔣建安的婚結的比較匆忙,彆說劉家沒有人回去參加他的婚禮,就是蔣玉珠夫妻也沒能回去。
因為這事陳招娣不高興,蔣玉珠同樣不開心,都以為蔣建安有了老婆,連親姐外公外婆舅舅這些親戚都不要了。
待她們從蔣玉梅那裡得知蔣建安婚事辦得如此匆忙的原因之後,隻剩下對劉麗芳的無語和對蔣建安的憐惜。
有劉麗芳這樣強勢又不講理的媽,也是苦了蔣建安這個長子。
為了結婚,他不但花光了全部積蓄,甚至還借了些外債。
蔣玉梅隻知道這些,至於蔣建安到底借了多少外債、現在還沒還清外債並不清楚。
不過就算他已經還清了外債,這種情況下這個隻收半價的轉讓費,蔣建安隻怕也是莫可奈何。
“既然如此,那就緩一緩再說。”劉欣雨歎了口氣道。
因為對劉麗芳沒好感,所以她對蔣家的了解不多。
之所以有這樣的提議,也是不想讓陳招娣和劉厚興煩惱,之前是她考慮得不夠周到。
劉青鬆也歎了口氣,看了眼王三妹,到底沒有說出把襪廠直接送給蔣家的話,隻是順著劉欣雨的話道:“那就再緩緩,襪廠還那樣維持著,等建安攢夠了錢或者過年回家再說。”
雖然戶口都已經落在京城,但是無論是陳招娣和劉厚興這對老夫妻還是劉青鬆和王三妹這對中年夫妻,心中的家依然在烏縣。
自從來了京城,忙忙碌碌地行走的賺錢這條路上,連續兩年沒在烏縣過年,今年無論如何也要回去過年了。
當然今年之所以要回去過年,還有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回老家為張洪亮與劉欣雨舉辦婚宴。
那怕劉欣雨嫁的不是張洪亮,在陳招娣和劉厚興的心裡,也得回老家辦了婚宴祭了祖宗才算是結了婚。
雖然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陳招娣已經在與劉厚興商量回家的日期。
據說劉厚興甚至已經與張大牛商量過好幾回了,到時張大牛也會與他們一起回烏縣。
畢竟劉家隻是嫁,張家才是娶,在老一輩眼裡,娶的一方更應鄭重其事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