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4章 戛納(1 / 2)

+=++=++=+

兩個人也沒回宿舍,找了個練習教室——其實都沒有空著的,不過季銘找的時候,有一個表導專業的小組,把地方讓給他們倆了。他們做了一天了,原本想要鼓起餘勇搞到十二點,可是當季銘找來的時候,就覺得太累了,撐不住了,索性就把地方讓給了他們。

“下回有空一起打球啊。”

“哈哈,好哦,我有好長時間沒有打過球,現在菜的一比。”

“沒事兒,我們先走了。”

季銘揮手給人送走,轉頭看著王瑋臉上一言難儘:“乾嘛?”

“我們組找教室的時候,怎麼遇不到這種好事,唉,真是人跟人不同啊。”

“可不是麼?”應付了一句,沒啥誠意,季銘從王瑋包裡把劇本拿過來,非常薄:“就這個啊?”

“要不然咧?你以為他們會把整個劇本給我啊?”王瑋翻了個白眼:“就是一個梗概,然後有我要配音人物的兩個情節片段——都不一定會出現在電影裡,大概率是不會,就是符合他的一個設定的情節,到時候遴選,就按照這個感覺來走。”

季銘點點頭,試戲劇本的意思。

“哪吒的故事?”

“對。”

季銘很快就看過來了,信息不多,估計也就比公開平台上的多了一點點,但季銘還是能夠從這些隻鱗片爪中,發現一點主創團隊的意圖,這也就是王瑋請他幫忙的原因了。

“想著它應該是個不太一樣的哪吒,魔珠附身,然後被普遍敵視,嗯,估計導演是希望弄一個哪怕天下人誤我,也不妨礙我做自己的英雄這麼個故事吧,考慮到審核的尺度和要求,應該是差不多,不可能真的就黑化。所以這總體上估計是個熱血動漫,放了一點黑白相生的料,然後也不是特彆沉重那種。這個跟《藥神》還是有點像的,主題還是正經的,但台詞啊這些,可能比較詼諧。”

這麼一梳理,王瑋就有點明白了:“所以還是要有點中二氣,但是該正經的時候,又要讓人能感動那種?”

“差不多。哎,不過你是配長大之後的啊?那應該要有一點成熟度,不能幼稚,就算痞了痞氣,也得往帥氣走啊。然後正經的時候,得有少年氣之外,也要有那種青春的感染力,不能變成小孩撒火。”

王瑋點點頭:“那我試試看?”

“好。”

兩段詞,王瑋念了一個多小時,變化是肉眼可見的,台詞技術的變化,沒有錦鯉這種掛逼,肯定不會有突變。但是如果對人物的理解有很大的深入,那以原來的技術來配,其實也會有非常顯著的進步。

他自己也覺得進步很多。

“呼,行,謝啦。”

“客氣啥,下回給我洗襪子吧。”

“……那就不客氣了。”

季銘上翻白眼,看了一下手機:“行,那回去吧?我等會還有個約。”

“啊?來得及麼?”

“當然了,不然我早就走了,你不會覺得我會為了你放人家鴿子吧?天哪,你有這種猜測,難道——”

王瑋恨恨地收拾自己的東西,真是白好心了。

……

季銘今天跟文晏約了,晚上聊一會《遇仙降》的事情。

具體的宣發製作,這部分是喜田的事兒,季銘個人沒有投資,就不摻和。主要他們倆要聊一下成片的取態,另外就是主題曲,剩下是參展報獎的部分。

約了一個茶室。

文晏的助理跟唐凡,都在外頭坐著,裡頭季銘跟文晏,喝著茶,點著香,耳邊還有人工水盆景滴滴答答,倒是個聊天的好地方。

“您喜歡這個風格?”

“小楊訂的地方,”文晏倒是不太在意:“預告片的回響比我想的好不少。”

記 “emm,回響我沒注意,到時候您這個片子出的,比我之前想的,還要更集中了?”

文晏笑了,一眼就被季銘看出來,點點頭:“剪的時候,我考慮了很久,一個人坐在那裡想,也不想被外麵乾擾,就想問問自己,這個故事我希望它是怎麼樣的。然後素材一遍一遍地放過去,我就覺得,哦,應該是這樣。”

“會不會太單調?”

“有所取舍吧。”文晏沉默了一會兒,看著那嫋嫋升起的檀香:“但是我覺得值得。最後還是以李元這個人物的內心變化來作為唯一一條主線。小花的內心部分,弱化掉了,最終還是服務於李元的深刻變化,作為比較關鍵,比較有衝擊力的一個節點。比如李元跟小花在遇仙降,第二次那段戲,我後來看素材的時候,發現遠山如墨,霧靄激蕩,整個構圖,就像含義深刻的一幅山水。

於是我回頭去看,我覺得整個戲裡,完成度最好的,就是你對李元的塑造,整個的從頭到尾的,跟齊西,跟校長,跟小姑娘,跟侗寨的村民,特彆是跟自己,你知道麼,我看完素材,整個腦子是流淌著李元的形象,像是那種連著自拍一年,然後在幾分鐘裡放給你看那種,從一個那樣的人,變成一個這樣的人,然後在那麼極致的山水風光裡,雲動,林響,山鳴,水聲,我覺得夠了。

更多的東西再放進去,我沒有那個水準,是得不償失,反而破壞掉它的整體美感和敘事。”

“自然主義?”

文晏笑了一會兒:“還沒有資格談主義,我也不想去談主義,就是這個戲出來,感覺它應該是被自然,被孩子,被離群索居的民風,引發的一場自我洗禮,於是就讓它展示出這個樣子來。”

季銘點點頭:“很期待看到成片。”

“哈哈,肯定讓你第一個看到。”

文晏挺高興,季銘的意思,當然是他支持導演這麼做——這部片的投資方,企鵝和喜田,如果執意要表達意見,文晏固然可以抵抗,但是難免會有摩擦。但要是舉足輕重的季銘,選擇站在導演這邊,支持導演的最終剪輯權,那大概率就不會有硬碰硬的事情發生了。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當然是值得慶幸的事情——過去幾年,不乏有導演和製片方鬨上微博的新聞,其實是很不幸的。

“主題曲用中文流行?不打算用民族風情一點,侗族大歌什麼的。”

文晏搖搖頭:“不希望它有特彆濃鬱的民族風俗在裡麵,我覺得可能會模糊掉主題,模糊掉李元。所以會用一點當插曲,背景曲這樣,但是片頭片尾,還是希望用普通話的,或者是交響樂?”

季銘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純音樂也可以。”

“是吧?乾淨一點。”

“那您找我是?”

“宣傳主題曲啊,”文晏自嘲的很:“雖然咱們對票房也沒啥指望,但該有的也得有啊,尤其是你這個大明星在。打算拿《山居秋暝》,找人寫一個曲子,然後你唱,嗯大概是李元跟古詩詞的一個宣傳片,往裡麵再走一步,細膩地展示一下李元對詩詞意象的,怎麼說,迷?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我可以去試試啊,但是能不能讓您滿意,就不知道了。風格上還不太適應,到時候不合適的話,您就直說,咱們再找。您也知道,我現在有很多唱地方民歌的師兄師姐,說不定有合適的——請吳壁霞、龔霖娜她們幾位來幫個忙,也不是不可能啊。”

“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