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0章 揚名歐洲(1 / 2)

9位評委一排坐開,凱特·布蘭切特位居正中,帶著篤定的微笑,非常有氣場。

底下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記者。

凱特首先簡單地回顧了一下評審工作,同時對電影節,對其他的評審同事大為誇張了一番,然後說了關於電影和女性電影人的話題,但總體上很簡短,大約就幾分鐘的時間。

剩下的全是留給記者的。

頭一個問題來自法國本土。

“你們授予了戈達爾《影像之書》特彆金棕櫚的榮譽,評委會是怎麼考慮的?特彆金棕櫚和金棕櫚之間區彆在哪裡?為什麼你們認為《小偷家族》應當獲得金棕櫚,而戈達爾獲特彆金棕櫚?”

關心自己家的事情。

“我們慣例上無法說明具體的評審過程,因為都簽署了保密協議,我們必須確保遵守這裡的規則。”凱特也挺官方的:“關於為什麼會有特彆金棕櫚,事實上很多人認為,我們是在法國的電影節致敬一位法國的電影大師,其實並非如此。你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給的獎是授予《影像之書》的,我們認為這是一部對電影的未來極為重要的作品,可能在若乾年後,大家才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那麼作為影響力重大的電影節,我們有義務將這樣一部代表未來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記者追問了一句:“所以這是榮譽金棕櫚和特彆金棕櫚的區彆?榮譽授予個人,特彆授予電影?”

“並非如此,福茂告訴我們,榮譽金棕櫚屬於電影節的至高榮譽,應由電影節來頒發,評委會可以通過其他的獎項來表彰《影像之書》,這就是為什麼會是特彆金棕櫚。這是我的理解,榮譽來自戛納電影節,而特彆來自本屆評委會。”

答案非常明確。

第二個問題來自於棒國記者,主持人似乎也知道一定有這個問題,所以第二個機會就直接給了棒國記者。

這英語口音,略微迷。

“《燃燒》是本屆電影節口碑最高,場刊評分最高的電影,但是最終它一無所獲,評委會是否在刻意和大眾評分保持距離?”

依然由凱特回答,她今天是絕對的主角,大致上每個問題她都要回答,除非記者點名問某個評委——大部分時候不會,所以其他評委基本上是補充者。

“我們不評價誰沒有拿獎以及為什麼,評委們對獎項都存在不同的意見,但是最終我們需要給出一個獎單,這是堅持和妥協的藝術。《燃燒》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但獎項隻有那麼多,我們必須取舍。”

到此為止。

沒了,大熱倒灶,倒灶之後也就沒了。

除了棒國和一些電影粉絲,大約不會有更多的人會關注這件事情了。戛納從來也不是根據場刊給獎的,去年口碑更好的,得獎希望更大的《托尼·厄德曼》同樣顆粒無數,引發的震動,遠比今天更大。

這是一個九個人團隊評獎的機製,每個人都隻需要從自己出發。

第三個問題才是金棕櫚得主《小偷家族》。

凱特非常大方地表明了評委會的態度。他們認為金棕櫚應當被授予一部各方麵都相當高水準的電影,在執導能力,演員表演以及攝影畫麵等等各種層麵都足以擔當起金棕櫚的榮譽。

加拿大評委認為《小偷家族》兼具優雅和深刻,這一點和《遇仙降》有一些類似之處,他很開心看到亞洲電影在這一方向取得成就。

亞洲評委張鎮也回答了關於亞洲電影獲金棕櫚的話題。

拿都拿了,吹唄。

第四個問題,由獨眼浪記者獲得機會——非常懂,這幾個問題,該給的記者都給到位了,大家都關心自己應該關心的。棒國關心《燃燒》,法國關心《影像之書》……接下來輪到中國記者關心《遇仙降》和《江湖兒女》了。記

“我的問題可能比較長。首先賈章柯導演的《江湖兒女》沒有任何獎項,評委是認為它在哪一方麵有不可忽視的缺失麼?然後是《遇見神靈降落之地》,評委會不僅給了電影一個評審團獎,還特設了評委會特彆表演獎給演員季銘,所以我們很希望知道,評委們是怎麼考慮的,以及為什麼要特設這個獎,季銘的表演在哪些方麵如此打動評委?因為評委會沒有選擇將最佳男演員授予他,也沒有開出影帝雙黃蛋,而是選擇特設獎項,很不尋常。

還有,哈哈,如果可以透露的話,能請極力推薦的那兩位評委說一下想法麼?”

想得美。

凱特大笑了幾聲,然後整了整表情,顯然她打算好好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重複一遍,對於沒有獲獎的影片,並非它不夠優秀,或者有什麼特彆大的不足。而是獎項隻有那麼多,有更合適的獲獎者,那麼我們就沒法把獎授予其它優秀的電影和電影人。

然後關於《遇見神靈降落之地》,我可以告訴你,所有評委都喜歡它,包括它畫麵上的純淨,情感上的純淨,以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中國電影哲學。導演和演員們在一部非常漂亮、非常動人的電影裡去探討了關於城市青年人群的焦慮和壓力,而它本身使用了一種不會讓人產生壓力的方式來討論這個話題,這得到了所有評委的讚賞。

這是它獲得評審團獎的原因,結果應該是整個評獎過程中最沒有爭執的一個,隻是可能有一些評委願意給它彆的表彰——當然,很快我們就取得了完全一致。”

凱特笑著看了看同事們,大家都微笑點頭。

“至於評委會特彆表演獎,我想要說,任何一個獎項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不是說某個獎無法給你,然後我們就另外設置了一個獎。我們沒有必要那麼做,所以不管是你提到的最佳男演員,還是特彆表演獎,最重要的都在於他們奉獻的表演。馬塞洛在《犬舍驚魂》中的傑出表現,同樣也沒有引發太多的爭辯。

我們知道,在戛納,曾經有關於技術的特彆獎,有關於同性的特彆獎,有關於電影人職業生涯的特彆獎,包括這一屆有關於電影的特彆獎,在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等各單元,也都普遍存在特彆獎。所以當評委提及我們是否可以為演員表演,這一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特設一個獎項的時候,所有評委幾乎當時就一致同意。

那麼觀乎所有入圍作品的演員們,我們其實相當快就將視線看向了季銘的演出。在《遇見神仙降落之地》之中,他塑造了一個平靜的焦慮者形象,他的整個人物是純真的,但是當他在偏遠的鄉村遇見一心希望前往大城市的孩子之後,他認識到即便在他心目中的烏托邦,似乎也存在一種單一的價值觀,即成功的範式是受限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之後,他在那座神靈降落的山峰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很多評委都認為,這段表演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窗口,一個透過很多刻板元素來觀察一個悠久而豐富的文明的窗口——季銘的表演與中國古代詩歌的共振,讓我們在體會人物的同時,獲得了這一額外的重要收獲。

同時,當我們去觀察整個電影和季銘的整個表演時,我們發現他對情緒的延伸和控製有強大的能力,甚至為整部電影提供了一條情緒主線,從而使電影擁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直擊內心的氣質。這非常驚人,這是一種強大的表演實力,也讓我們非常期待,這是否是一種可以創造出更大能量的表演方式——至少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已經被他打動。

所有這些因素,都最終說服了評委會,是的,我們應該給他一個表演上的特彆表彰,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也是必要的。謝謝。”

這是凱特·布蘭切特在整個記者會上,最長的一個回答。

記當然它會被記者們如實記錄下來。

中國記者從這裡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

不是個豬肉獎,也不是第二影帝——影帝的表彰在於男演員展現了出眾的角色塑造能力,而特彆表演獎則側重於演員本身借由角色展現出來的表現特點和實力。

一個在乎於角色,而另一個在乎於演員。

著名電影刊物《銀幕》在稍後的獎單長篇報道中,也大篇幅地報道了這一命題。

“評委會顯然認為馬塞洛(這裡指的是電影角色,而非同名演員)是本屆入圍電影中最值得表彰的一個由男性演員創作的角色,所以他獲得了最佳男演員。而同時評委也覺得《遇見神靈降落之地》的主演季銘,是所有入圍電影的男演員當中,展現了最彆具一格的表演風格和表演方式的。

我們可以理解,這兩者並非總是統一的。

有些人確實更適合某一角色的塑造,在這個角色上,也許隻有上帝能夠勝過他。但這不等於適合這一角色的表演,在整體的評價上也是最得人心的。反之,一個展現了令人著迷的表演風格的演員,也許並不能夠在他的角色上完全發揮出來,角色和演員直接契合,是個謎題。那麼他顯然無法跟前者競爭最佳男演員——這是對的。”

現對於《銀幕》的持中,很多大眾媒體、網絡,對於本屆戛納的評價並不是完全肯定。

甚至有影評人在獎單出爐後,發現並沒有大受好評的《燃燒》,於是他把自己珍藏的《卡蘿爾》藍光CD給燒了——這是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的傑出作品。

這顯然是一種抗議。

“戛納評委會繼續分豬肉,雙黃蛋、特設獎一個不少。”

“我們是否可以預見,戛納入圍電影人手一個獎的一天?”

“對法國的妥協,戈達爾不能空手而歸。”

“《遇見神靈降落之地》獨獲兩獎,凱特想要去中國發展了麼?”

惡評如潮,尤其是法國本土中北部的媒體,對南部的戛納電影節一貫懷抱惡意。以至於電影節藝術總監福茂不得不在接受采訪時,直白地表明:“無論戛納怎麼做,法國媒體對戛納的惡意都不會減少半分,但那又如何呢?戛納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國際電影節,最多元的,最包容的,最專業的,廣受認可的,我為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評委會評委們的偉大工作,感到驕傲。”

在被問及特設獎時,福茂也很坦率地承認了,是他和皮埃爾否決了戈達爾“榮譽金棕櫚”的想法:“那是電影節授予的重要獎項,需要更多的討論和必要性,因此我否決了這個提議。至於特彆金棕櫚,或者特彆表演,那都是評委會的權力和職責,我不會,也無法乾涉。但我完全認同評委們根據自己的意誌來決定獎單,戛納強烈捍衛他們的這一天職。

這就是戛納,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我們的現在,以及我們的未來。”

相對於德高望重的戈達爾,季銘當然顯得分量不足——不過其實很多涉及到他的惡評,除了個彆針對中國演員的敵對媒體,也真沒有什麼攻擊到他本人的。

大約就是借著他攻擊戛納,攻擊評委會。

反而有相當多的關注力,在於他的表演和他這個人。

“紅毯男神變身特彆表演獎得主,我們將迎來一個如此迷人的偉大表演者?”

“Ming獲評委會強烈肯定,認為其表演實力應獲得十足期待。”

“旋風中國Ming,究竟在《遇見神仙降落之地》獻出了什麼樣的表演,得以完全地征服了戛納評委會?它應該有機會在歐洲上映,相信很多人都忍不住要前往一睹究竟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