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落定的時候,已經是五分鐘之後了。
其實很多人真的想象不到,一群人站在那兒,鼓掌鼓五分鐘是一個什麼概念,某某電影首映,觀眾鼓掌三分鐘不停,某某大會召開,觀眾激動不已,鼓掌不停——它其實並不是以一個特定頻率不停地拍手,它有一點接龍的意思,這一夥鼓掌,然後他們節奏放慢了,另一夥他又起來了,再又第三夥,接著又輪回來,歇好了的第一夥人,覺著彆人還在鼓掌呢,自己也得繼續,於是又接過來啪啪啪。
這麼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一的,就把整個鼓掌的時間給拉長到好幾分鐘之多。
等到大部分人都疲了,停下來,那掌聲才會零落地結束。
“謝謝,謝謝。”季銘淺淺鞠了一躬:“謝謝大家來這裡看《末代皇帝》的首演。這是我第二次首演這個劇目了,其實感覺還不太一樣,表演的體會也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舞台表演就是這樣,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表演。非常開心、榮幸,能夠和這麼多的優秀同事一起創作,一起演出,也非常榮幸能夠為大家奉獻一台有誠意的演出,希望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
寥寥幾句。
已經有大將之風了。
……
小粉絲李冉回到出租屋之後,一直興奮地到處打轉,她室友是個對娛樂圈比較無感的姐姐,實在是被她繞的頭昏。
“有這麼誇張麼?”
“當然有了,”李冉一腔熱情終於找到了釋放的方向,她趕緊跑到小姐姐麵前:“你不知道啊,如果你在現場,你肯定會跟我一樣的,被他震撼到的,太震撼了。”
“哪有那麼誇張,真有那麼厲害,話劇還能混成現在這樣?聽都聽不到了。”小姐姐在自己數碼版上畫畫畫,各種線條、符號,全是認不出來的,不知道這幫人是怎麼搞得清的。
李冉眼神都迷離了:“所以說啊,我以前也看過話劇、舞台劇什麼的,就沒有特彆的感覺,可是這一回。看了季銘的演出,我就覺得,啊,怎麼會這麼有意思,我好想就真的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內心,甚至有時候都忘了呼吸。”
“……你是被季銘收了魂吧?”
“是啊,”李冉往沙發上斜靠著,拿了個抱枕抱在懷裡:“我的魂就在季銘那裡了,天天陪著他,看著他,聞著他的氣味,嗯~~”
噫。
追星會讓人這麼瘋狂的麼?
“可惜後麵的票都賣完了,他又不讓我們找黃牛。”
“這麼聽話?”
“對呀,我要做季銘的好粉絲,這樣他才會開心,才會高興。今天人藝的院長都誇我們了,說我們特彆尊重表演,尊重舞台,你說我們怎麼會不尊重呢,那是季銘的舞台啊。”
“……”
瘋了,失心瘋。
雖然有這樣瘋狂的粉絲,但是大部分粉絲還是正常的,回去之後,就在群裡發泄發泄而已。
“我的媽呀呀呀,看,看,看這個,OMG,太好看了吧。”
“神經了啊。”
“真的要去看,如果你們有機會的話。之前因為季銘我也看過幾場話劇,覺得沉下心來,確實比看電影看電視劇更能讓人投入進去。但是都沒有這一回這麼明顯,你知道麼,尤其是那個離婚之後,季銘在台上往下看,我的天啊,我真的恨不能上去一把抱住他,乖乖,彆氣彆氣,那就是個臭女人。”
“……我真的懷疑你看的是不是《末代皇帝》,你對溥儀都能有這麼強的母性?”
“那是季銘啊,誰還記得溥儀啊。”
“完蛋,腦殘粉,你可千萬彆上微博發這些,讓人覺得咱就是去追星的,一點兒話劇都沒看明白。”
“你才是腦殘粉呢,我傻啊?我發微博肯定記不會這麼說的呀……簡直讓我忘記了那是季銘……直到最後謝幕,我才想起來,哦,原來我是來看季銘的,但是他卻給了我一台如此精彩的,讓人忘記一切的傑出作品。”
“小蹄子還有兩樣麵孔,我覺得這樣可以。”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你們是不是忘了鄭子恒怎麼死的?在群裡什麼都說,還搞起兩麵派了。你不能實話實說麼,你就說季銘在表演的時候,格外有魅力不就得了麼,非得演戲,都是戲精啊?他又不要我們撐票房,又不要我們瞎吹,乾嘛給自己加戲。”
“「吐舌頭」群主出來了,群主覺得怎麼樣?”
“意料之外,情理之內。季銘這麼用功、優秀、專業的演員,能夠演到多好,都是合乎情理的。雖然好的超乎我的意料,那也隻是因為我的想象力太匱乏。”
“彩虹屁還是要看群主的。”
“要不人家怎麼是群主呢。”
“佩服佩服。”
“……顯得你們有嘴。對了,有豆瓣號的,最好是老號,另外某乎,最好也是答題比較多的,都去圍觀去。那一幫小眾分子,還自鳴得意,感覺良好,這次臉給他們都打腫。”
“遵命。”
無論看好還是不看好,話劇粉絲圈今天是繞不過季銘,繞不過《末代皇帝》的,作為年度最受關注的話劇作品,可能都沒有之一。每天在話劇小組裡頭都有新的帖子。
今天首演結束之後,京城話劇小組突然多了一批帖子。
“有沒有明天,或者其他日子也行,季銘《末代皇帝》的演出票的,高價收。”
“收票,季銘《末代皇帝》,首度劇院、國家大劇院都行。”
“求一張票啊,《末代皇帝》的,有哪位哥哥姐姐沒法去的,拜托幫幫小妹。”
“幫閨女求一張票,她喜歡季銘,想帶她去看季銘的新話劇。”
“有沒有朋友約著一起去看季銘《末代皇帝》的,19號場的。”
這麼集中出現,太醒目了。
“這是什麼意思啊?黃牛、粉絲、愛好者,集體爆發?今兒看過演出的出來說說啊,到底什麼情況,搞得這麼誇張?”
——“寫了一點,等我明天寫完再發。”
——“倆字:真好!”
——“驚人。”
——“什麼時候季銘粉絲都入侵小組了?樓上那三個,敢說自己不是粉絲?”
——“今天以前不是,今天以後就是了。”
——“四樓,你都不知道你的狹隘讓你錯過了什麼,可悲,我都為你感到悲傷。”
——“為四樓悲傷。”
——“為四樓深切悲傷。”
太誇張了吧。
好奇的,懷疑的,質疑的,嘴硬的,然後還有盛讚的,將整個豆瓣“京城話劇小組”給徹底洗成了季銘之夜——首頁上十之七八都是相關的話題,好些跳腳的帖子:
“不管到底有多好,你看看給組裡弄得烏煙瘴氣,就這一點,我就看不上他,也不希望他來毀話劇圈。”
“真的煩,能不能不要讓我看到季銘兩個字了。”
“本來還想去看的,現在一點兒想法都沒有了。這可能就是他的粉絲想要看到的吧,嗬嗬。”
這些跳腳帖子,隻有最後一個獲得了僅有的一個回複——“想去看?有票麼?沒票你說個鳥。有票……你出麼?高價。”
然後就被洪流一般的帖子給衝到看不見的地方,接著沉底了。
季銘,一個血洗了“京城話劇小組”的男人——這是他今天在這裡獲得的成就勳章,由若乾位組員共同提出,得到普遍認同。
相對於處於中心圈的京城,記“魔都話劇小組”就友善多了,求票的更多了,期待的也更多了。
“老實講,沒法想象,究竟得有多好啊,目前為止,我看到的各種評論,基本上全是好評啊,各種觀點的,包括一些不太支持明星回流話劇的觀眾,這次在京城看過之後,都改變看法了——說如果有季銘這個水平,絕對歡迎,雖然票難搶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