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2章 入圍蒙特利爾賀三星臥槽盟主(2 / 2)

在滬上巡演的最後一場結束之前,劇組即將移師金陵的時候,季銘抽時間跟《申江服務導報》做了個專訪——過去這一個星期,《申江》可以說是出儘百寶為《末代皇帝》做宣傳了,簡直是一副燃燒自己,點亮季銘的樣子。

可啪。

不僅僅把大排長龍的人群照片放在頭版上,還遍邀包括馬老先生在內的若乾滬上話劇名宿,為《末代皇帝》和季銘敲鑼打鼓,各種溢美之詞不要錢似的。甚至還臨時開通了一個劇迷來信環節,說他們對《末代皇帝》的觀後感。

當《申江》說想給季銘做一期專訪的時候,他隻是略微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下來。

結果一見麵,懵了。

“您是說,這個專訪,是貴報最後一期了?”

怎麼做個專訪,還給人做倒閉了呢。

“哈哈是,這事兒其實很早以前就定了,現在紙媒不好搞嘛,然後集團也是要集中資源,一方麵往新媒體,澎湃網他們那邊走,另一方麵就向《解放日報》采編團隊走。”記者是個五十多的大姐,一頭卷曲的紅褐色頭發,跟一般的滬上大姨沒什麼區彆,說起停刊也並沒有太多感慨:“其實早晚的事情,賣不出去了,不得停麼。說起來,倒是這幾天賣的最多了,多虧了你的戲。”

“啊?這樣麼?”

“是啊,老長時間沒有報刊亭給我們打電話說賣光了,還有沒有了,我們主編都說感謝你,讓我們結束的時候麵上有光啦。”

季銘是真不知道說什麼了。

《申江》《精品購物》《假日100》,這些生活期刊,他已經不太有印象了,可能再上一輩的人記得比較清楚。

“所以啊,我們就想最後一期做一個你的專訪,就結束了。聯係的也比較匆忙,謝謝你願意幫忙啊。”

“不敢不敢,感謝你們支持。”

季銘就在這個浮浮沉沉的情緒裡頭,開始接受采訪,從問題裡頭也能看出來,什麼叫落後於時代,好些關於滬上的問題,好些季銘都沒接觸過的問題,比如“你來滬上的機會不太多吧,每次來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媽呀,滬上發展是快,但一年一個大變樣的日子,那也真過去很久了。

采訪倒是非常順利,沒有任何敏感的問題,很善解人意。

等季銘離開滬上,前往金陵開演的時候,這一頭《申江服務導報》出刊,然後同時也有“休刊聲明”,在懷舊情緒加成下,這份曾經風靡一時的期刊,迎來最後的綻放。一言難儘的封麵上,是季銘的坐像,在窄窄的一塊區域裡,顯得有點兒複古。

“《末代皇帝》滬上受熱捧,季銘談幕後的故事”的封麵詞——也永遠定格在曆史裡。

對很多老讀者來說,好似這剛剛離開的話劇,都一下子成了記憶裡的經典了。

金陵、杭城、長安……火頭一旦點起來,燎原之勢就不可阻擋了。

演到哪兒,紅到哪兒。

通過當地的媒體、論壇,口口相傳——甚至季銘還收到林冉的一個錄音。

是林冉的朋友,她在江浙台的同事,季銘演到杭城的時候,同事打出租車,出租車師傅給她推薦呢:“最近有什麼熱鬨事兒,就是去看《末代皇帝》唄,你是電視台的吧,容易搞到票?”

“也不容易。”

“是吧?太火了,就那記麼千八百個座位,不夠搶的啊。哎呀,你說話劇這東西,一般人能看懂麼?不得睡過去,可是人偏偏就大火特火,一定是不一般,要是有機會,真想去看一次。”

“去排隊啊,不是有加場麼?”

“嘿,一兩千塊,我哪兒花得起那個錢,不如買點肉吃吃。說起來,最近這個豬肉,漲價有點厲害啊……”

瞅瞅,一台話劇能夠跟豬肉價格相提並論了,這還不夠深入人心的麼?

第一輪巡演結束,季銘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累的,煎熬,然後吃的也不一定合適,加上沒法健身,大概得是他入行以來,身體條件最差的一次了。

“這個時候怎麼沒人讓我演一個病人什麼的,都不要減肥了。”

“……你趕緊多吃點,彆等一下上鏡讓人說出什麼來。”

季銘暴瘦,疑似情感出現危機。

季銘暴瘦,臉色蠟黃,於某某劣跡藝人非常相似。

季銘狀態極差,知情人透露因入戲太深,陷入抑鬱。

此類等等。

季銘想了想,渾身一抖,趕緊多吃兩口。恢複的還是很快的,尤其各種營養搭配起來,健身也漸漸配合上,整個身體狀況迅速恢複,至少精神狀態是非常好的——那種高烈度工作後,度過一段疲憊期,重新凝聚戰鬥力的樣子。

8月12號,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

《遇仙降》榜上有名。

當日,官宣這個消息的同時,“電影遇仙降”宣布8月14號在京開上映發布會,季銘、文晏、齊西等一種主創都將出席,同時官微也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

“發布會上,電影將發布宣傳主題曲《遇仙》,你們猜將會由誰來演唱呢?”

下麵季銘的粉絲也是很配合啊。

“誰來唱呢?”

“好難猜哦,到底是誰呢?”

“肯定不會是特彆容易猜到的人吧?”

“讓我來從幾百人大名單裡找一找。”

媒體就沒有這麼大的玩性了,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揭曉答案。

“戛納獲獎電影《遇仙降》再入圍蒙特利爾電影節,主演季銘將演唱宣傳主題曲《遇仙》。”

“《遇仙降》終於要來了,14號在京召開上映發布會,季銘再唱主題曲。”

“戛納獲特彆表演獎之後,季銘劍指A類電影節蒙特利爾影帝?”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在國內還是有一些知名度的,畢竟國內喜歡講三大、五大。三大國際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是不必多說。那麼五大呢,說的少,但確實也有一個官方的名頭,三大再加上卡羅維發利和蒙特利爾。

一般來說,G7國家喜歡說自己是G7,不太說G20,G20國家就喜歡說自己是G20了。都是一個道理,三大不會說自己是五大之一,但這兩個五大電影節,就得常常說自己是五大之一。

好歹後麵還有個九大,以及全球A類電影節。

夠吹一吹的,入圍也是個刺激。

京城文化也是一直在等這個名單,發布會的工作都是做好了的,名單一出,立馬就開——省下一筆曝光費用。藝術片來說,宣傳途徑最有效的,就一條,入圍、拿獎。

沒了。

跟《遇仙降》同檔期的《地球最後的夜晚》,花活搞得很多,抖音都快包月了——但是比較虛的一點,就是它沒拿獎,入圍的也隻是一種關注,所以一直物議紛紛。

相對來說,《遇仙降》就比較敦實,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獎、評委會特彆表演獎,此時再加上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入圍,該有的都有了,宣傳起來,相對就穩妥了很多。

目前看來,從院線反饋過來,《地球記》的排練略勝《遇仙降》,5個點的樣子。

《地球》的宣傳熱度高過《遇仙降》很多,而《遇仙降》的實績又勝過一籌,還有季銘坐鎮——但顯然,流量在票房上屢屢受挫的今天,院線經理們,更願意相信營銷的魔力。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