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節協會明定五大國際電影節之一,此前,有範煒和姚安廉兩位老師榮膺影帝桂冠,去年《我不是藥神》曾入圍主競賽,但最後遺憾並沒有收獲,此次《遇仙降》入圍主競賽,被多方看好,當地一些文化媒體稱之為'一號種子',認為其是入圍電影當中,最有獲獎可能的影片。評委會主席,加蓬女演員芬妮女士,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非常期待能夠觀賞這部作品。頒獎禮將於京城時間明天早上八點正式開始,浪浪北美派駐記者將為大家直播紅毯。”
獨眼浪也是從戛納嘗到甜頭了,在確定季銘會參加閉幕式和頒獎禮之後,已經火速將北美的記者派往蒙特利爾——原本都是采訪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這回被拍了個外活,去加國逛一逛。
這條微博下麵的氛圍,跟戛納是完全不一樣。
戛納那會兒,大家都不覺得季銘有獎拿,抱著一種期待的心情,但同時粉絲也得說入圍就是勝利。
但是這一回,超級大熱門。
從國內媒體直接拿來的外媒報道中,《遇仙降》是本屆蒙市電影節最大的明星之一,包括曾經在戛納紅毯轟動過的季銘,也是媒體追逐報導的重點明星,一個華人明星,在北美電影節受到這個量級的關注,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其中難免有語言的原因,同為法語區,戛納電影節每年在蒙市的轉播,收視率也是相當高的,季銘開閉幕式被攝影師重點關注帶來的影響,同樣波及蒙特利爾。
“我怎麼有點不好的預感呢?要大熱倒灶的意思啊。”
“哈哈哈,我都不敢說,怕被粉絲吃了——就像今年那個棒國的《燃燒》,不就啥也沒有麼。”
——“粉絲怎麼會吃了你,你吃生蠔補身體的時候,彆加粉絲倒是真的。”
——“哈哈哈哈笑裂了,這是我看到最牛逼的粉絲回應。”
“不真實不真實,季銘真的要拿A類電影節影帝了?雖然這個電影節水了點。之前是誰來著?夏宇?還是鄧朝?”
——“這個電影節不水,在國際電影節權威性上,僅次於三大,比什麼東京、塞巴斯蒂安牛得多了。”
——“上麵是不是有病,引戰啊?”
——“呦,有人對號入坐了。”
“說起來,夏宇拿獎是最年輕的,但他也是75年生人了,說年齡最小的,好像還真就是伐木累了,雖然是三分之一個影帝,而且還是滬上國際電影節這種水貨,這麼看來,伐木累還是牛逼的。”
——“朝哥本來就不差。”
——“呦嗬,季銘是98年的?所以他要是拿了,豈不是把年齡一下子拉後了將近20年了?”
——“可畏可怖。”
——“真拿了再吹吧。”
其他媒體,雖然拿不到一手資源,也沒有什麼法語人才,但畢竟北美也有英語媒體關注電影節的,可以出去扒素材回來。也是熱熱鬨鬨地報導了起來,特彆有意思的是,《遇仙降》的翻譯出了點岔子,有個小媒體特彆自主,估計還有中文人才,可能是直接看到的中文名字,然後自己翻譯了:《無敵黑巫師》。
當然,很快他就調整了,然後在社交媒體上還回應:“我們將片名中的中文‘降’,理解成為廣泛存在於亞洲地區的一種類似黑魔法的一種超自然能力——降頭,仙降就是超強的降頭,所以按照字麵翻譯成了《無敵黑巫師》。當然,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弄錯了……emm一個小插曲。”
都了解些了什麼東西,這幫臭老外。
除了這些軼事之外,大部分的國內媒體報道,跟獨眼浪也差不多。
熱門。
“季銘成大熱門,有望摘下蒙特利爾影帝。”
“《遇仙降》將再下一城?蒙特利爾受廣泛看記好。”
搞得這個其實並沒有太多存在感的電影節,因為季銘的入圍,一下子在微博上成了熱門詞彙,很多人被科普,也有說以前真的是鐵板釘釘的第四國際電影節,但是後來被好萊塢吸血,越來越flop,也有人堅持認為,它依然是穩坐前五的電影節。季銘的粉絲,當然願意相信這個電影節很牛逼。
這股在頒獎前夕終於燒起來的熱潮,對於楊如意的談判,好似一陣東風。
……
喜田,大早上。
四方對峙。
企鵝影視CEO孫總,和操盤的王娟,同時在場。
喜田這邊周西宴和張總,也是盤踞一方。
京城文化的宋總和劉副總,坐在兩者中間。
楊如意一個人,仿佛一個孤獨鬥士——但地點是她的老巢,她的辦公室。
“我們能認同補償性片酬這個講法,”宋總微笑,他其實嘗試聯係季銘過,倒不是說要質問什麼,就是想要探一探到底本人想法是什麼,就算楊如意能全權代表,但終究利益所在,是季銘本人,可惜季銘的手機在唐凡那裡,一共打了兩個,一個沒通,一個是唐凡接了,說季銘不在,國內的事情都由楊如意處理,不好意思。
他也不可能窮追猛打,那通電話之後,京城文化內部很快經過內部商議,原則上同意“片酬補償”。
“但是折1000萬進入投資,算三分之一,這個太高了,在藝術片裡叫價一千萬,當時季銘可能是沒有這個價格吧?”
“宋總倒是慷慨,”企鵝的孫總也乾笑了一下,就一下,然後嚴肅起來,看向楊如意:“我們當然知道啊,《遇仙降》的成功,季銘是大工程,我們也願意在範圍內給季銘一些感謝,紅包啊什麼的,這個額度都可以再考慮,但是通過片酬補償這種形式,會開一個壞例子——以後是不是演員都可以在爆款作品裡,要求片酬補償了?怎麼來衡量?搞不清嘛。我不知道楊,楊總啊,為什麼一定要堅持這種形式?是不是過於貪心了?”
楊如意過手好幾次,也慢慢老練起來,聽到孫總的話,一點不急:“孫總的擔心其實沒必要啊,因為不是人人都是季銘,也不是人人都能在電影裡發揮季銘那樣的作用,再者呢,也不是每個演員,都會願意自減片酬演一個沒有賣相的藝術片,所以《遇仙降》成不了例子,它就是個孤例。”
王娟和孫總對視了一眼:“之前季銘說他有一個新的電影在考慮?你能說一說?”
“哈哈,那是另外一個事情呢,您要有興趣,這事兒談完了,我肯定知無不言啊,不過先聲明啊,那電影大部分還在他自己的腦子裡,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楊如意一臉真誠。
好像她根本沒有要拿新項目來做交易的意思。
但現場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明白,所以很快就陷入沉默,權衡啊,一直在權衡,權衡到了今天,終究還是要揭牌了。
“喜田同意。”周西宴突然點頭:“確實,片酬補償也是應該的,項目的成功,季銘是第一功臣,從最早修改劇本就是他在介入,而且也是因為他來拍了,才會找到文晏導演,後來他的表演,拿獎,新聞,營銷方案的選擇等等吧,他都起到了關鍵作用,要求更多的回報,也是理所當然。喜田同意這個講法。”
大家都看向企鵝的孫總。
“嗬,”孫總是真的大人物,今天親自來了,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京城文化都動搖了,喜田如果不跟上,那是擺明了要跟季銘離心離德,周西宴剛剛從季銘身上賺了這麼大一筆,怎麼可能那麼蠢:“好,那請問周總,是連1000萬一起接受了?”
陰險的很。
不過周西宴顯然是考慮清楚了,她看向楊如意,心裡有點複雜,這位當初她從一幫助理經紀人裡挑出記來給季銘的,現在已經能夠坐在這裡,跟她們平分秋色,談著幾千萬的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