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年初二,所有人其實已經有所認知。
季銘也接到了許多的電話,比如徐錚老師。
“你小子真是有運啊,”徐錚的電話挺早,主要是季銘自己接的不多:“《流浪地球》這下是穩了,真讓你們搞出個大新聞。”
“哪有大新聞,明明大家都非常看好我們的電影,並給予了大力支持。”
“……假吧你就。哎,透露一下,你在裡頭究竟投了多少?我知道你是片酬折進去的,你當時叫了多少片酬?”
“啊?什麼片酬折投資?我哪有那待遇啊。”
“好,你嘴巴緊,彆讓我打聽出來。”
好奇心也太旺盛了。
徐錚、文晏啊這些人之外,一定要接的電話就是來自寧昊、沈謄他們的。
這幾部片子,周先生是外來客人,不太熟悉,主演寶寶,季銘倒是有過幾麵之緣,但還是對新聞裡頭寶寶印象更深一點。另外海塞《飛馳》那邊,小黃魚不太熟,沈謄老師打電話過來了,《外星人》那邊寧導也電話過來了。
難免複雜呀。
“我看今天就要被你們超過去了。”
“不可能的,你看看排片,還差——”季銘一口氣差點噎住:“還差不少呢。”
“不少?一個百分點不到了,而且黃金時段排片已經被超了,這叫不少?”寧昊這是被他氣死:“太虛偽了啊,你小子肯定老早就預料到了,我聽徐錚那口氣,你就是特彆有信心。”
“咳。其實——”季銘有點困難地開口了:“您一定要說我虛偽,那我就坦率一點了,其實剛才實時票房已經超過了。但是,總票房還差你們差不多一個億呢,今天估計追不上的。”
“……我就多於打給你。”
噗。
《流浪地球》什麼時候會超過《飛馳人生》和《外星人》,成為單日票房榜榜首?這是大年初一一整天的問題,然後等到了晚上,單日票房儘管還因為排片慣性落後於前麵這兩部,但初二超過《飛馳人生》已經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了。
最後就隻剩下——什麼時候超過《外星人》?
至少三天!
初三吧!
極少有人敢猜初二的,勇敢者的遊戲——因為排片真的是有慣性的,比如《新喜》,按照它的口碑,甚至還不如《熊出沒》和《廉政風雲》,但它的排片依舊高過那兩部不老少呢。猜初二就能超過《外星人》的,至少得相信《流浪》的上座率要一定幅度地超過《外星人》,按照初一的數字,還真未必。
口碑轉化成票房,需要時間啊。
然而,到大年初二的12點半,甚至還沒有到晚上的終極競爭時刻——就超了。
《流浪地球》在上映第二天,即成為單日票房榜第一名。
票吧和微博,一片沸騰。
自來水形勢已經形成。
那些時時刻刻都在刷貓眼的精神股東們,簡直要狼嚎一聲,在各大票房微博下刷屏式提醒:“超了超了,已經超了。”
“按專資辦數據,《流浪地球》剛剛超過《瘋狂的外星人》成為初二的單日票房冠軍,從第三到第一,隻用了一天時間。不得不說現在口碑效應是發展的太快了,影院的排片調整也太快了。現在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兩者總票房還有大概1個億不到的差距,《流浪地球》能否在今天就登頂春節檔票房冠軍?”
一個目標還有一個目標。
“我覺得不可能吧,排片基本持平的情況下,今天要超過去一個億,感覺太過了。”
——“可能性還是很高的,現在才一點鐘,晚上的高峰期還沒來呢,超過一億沒啥不可能的。”
——“春節預售很多的,晚上爆發的沒那麼狠。記”
“其實想一想,這裡有一個你多我少的關係,《流浪地球》的上座率越高,其實《外星人》《飛馳》這些片子的上座率就可能越低啊,人數不可能一直在增加的,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尤其今年春節檔這麼激烈,片多人少。可能稍後幾天,二刷三刷的有可能給其他片子再補上,但今天這個差距,還是有可能拉開的。”
各種分析,相當地專業,如果關注票房趨勢比較多的,確實可以猜出一個一二三四來。
“小破球加油啊!”
……
刷,我刷。
季銘瞅了一眼自己的幾位員工,全在有誌一同地刷數據,現在某貓有點雞賊,以前都是半個小時刷一回,現在有實時刷新的界麵了,搞得大家是非常不安心乾活。
“你們又分不到錢,為啥如此激動?”
“為您激動。”
“多謝。”
“為了紅包激動。”林冉眨眨眼,比較坦率。
引來大家一片竊竊笑聲。
紅包是已經拿過的了,跟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一起發的,唐凡和林冉月工資是三萬六,年末那個月發8個月的,等於是20個月的年薪,72萬吧,這是給經紀人的工資,一般助理和員工,在15萬到8萬不等——當然他們還有2萬左右的紅包一個。
以工作室的年限來說,非常大發。
因為楊如意爭取來一筆橫財,季銘也沒有當葛朗台的想法——反正整個辦公室,他需要支出的工資成本,不會超過300萬,而且漲幅有限。
“很好,繼續努力。”
於是繼續刷票房。
楊如意滿麵春光,她擔心啊,太擔心了,原來她就擔心,季銘的價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票房證明,那會兒她就有點不安,等到《遇仙降》爆了之後,她更不安了,因為藝術片爆了沒人會覺得有人在扛票房,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但是商業片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儘管《流浪》是季銘和吳金,再加國產科幻,三扛,但隻要能扛起來,那就是證明。
等到季銘和張教授針鋒相對之後,楊如意雖然麵上越來越穩,但內心最深處那點擔憂,也越來越根深蒂固。
輸了,咋辦?
顏麵掃地,鋪天蓋地的群嘲,甚至多年來季銘苦心孤詣塑造的實力派人氣演員的地位,都要受到重創!
直到昨晚結束,直到她翻微博翻到一點多,這顆心才終於放下來。
天劫過了,接下來不說飛升,至少往上再走一步是不難。
“看新聞了麼?”
“還沒有。”季銘手上是口碑分析報告,很厚一本,京城文化的宣發人員徹夜未眠做出來的:“吹唄,還能是什麼?”
“那不說了?”
“吹都不看,那還要看什麼?自虐狂麼?”
季銘放下報告,轉過來看楊如意的電腦。
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