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很多現場的藝人來說,那是個非常新鮮的感受,身處同一個圈子,在媒體,在輿論場,哪怕紅極一時、光鮮亮麗的同行們,其實也都並不容易獲得他們的另眼相待——商業互吹那是一碼事,真心的又是一碼事。
但當季銘笑意融融的,在《gq》幾位負責人陪同下一道走進來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卻真切地產生了“那是大明星啊”的情緒。
選秀組合的一位成員,下意識看了一下周邊,自己的隊友們,然後又看了看遠處,那些前輩,那些比他們更紅的,似乎表現的跟他自己表現的也沒什麼區彆的。
他突然想到,娛樂圈之外的,那些粉絲,那些吃瓜群眾,看季銘就跟個傳奇一樣,突然一下就橫空出世了,突然一下就紅遍大江南北成頂流了,突然就成為頂級演技派了,更突然一下,人家就拿威尼斯影帝了——但這些“外人”似乎並不知道,哪怕是他們這樣的圈內人,看季銘,也是差不多的,隻聞其名,不見其人,壓根見不著也夠不上,仿佛活在另一個平層裡。
他們從入行就聽到“季銘”的名字。
經紀公司老板說——你們要是能出一個季銘,我做這一行就算沒白做。
經紀人說——甭瞅著季銘了,天降玄鳥,降而生商知道不?人那樣的,各種條件集於一身的,三十年也就出這一個,老天爺的親兒子,錦鯉本鯉,你們要是盯著他,劇本挑三揀四,代言不屑一顧,不社交不混圈,那就等死吧。
隊友們、同行們則說——戲精呐,我怎麼就不是個戲精呢,羨慕呀,眼珠子都羨慕綠了。人那才是過人生啊,才是真演員啊,再看看咱們自己,上綜藝耍猴給人看,去飯局賠笑賣臉,對導演製片老板唾麵自乾……戲?歌?隻在粉絲製作的成績單裡存在著。
而粉絲們,路人們,則在不斷地告訴他們——看看人家季銘,看看人家季銘的團隊,看看人家的資源……謝邀,會看,長眼睛了,沒用。
這麼一個名字,現在又這麼一個世界中心式的的出場——他們心裡的複雜程度,真是到了極點。
“季老師好!”
“季老師好!”
鞠躬,問好,韓式後輩禮貌。
季銘趕緊回禮,什麼跟什麼呀,這麼等級森嚴的:“你們趕緊忙吧,都急著,回頭再聊。”
他身邊的幾位負責人,倒也不是專門送他來的,也就各自去乾自己的工作了,比如唐編,他也得拍照呀,今天是嘉賓之一。隻留下一位,引著季銘去化妝——那是個很中間的,不跟其它功能區域接壤的位置,旁邊坐的就是梁朝韋。
區彆,無處不在。
“梁老師,您好。”
“你好你好。”
兩個人都不是喜歡社交的,問了一句好,就安靜下來化妝了。倒是覃健次湊過來跟季銘問了聲好,當初在《演員》上,兩人有過交集,他喊“季老師”,倒是比其他人名正言順一點。他從《演員》結束之後,工作量比較增加了不少,雖然沒有大紅大紫,步伐倒也穩健的很。
看見季銘在化妝,覃健次問了聲好就忙自己的去了。
化妝師仔細看了看:“您皮膚真好。”
“是麼?”季銘看了一眼鏡子的自己,雖然從昨天威尼斯的行程,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再到現在,他一直都沒能好好休息,但確實,皮膚還不錯:“天生的。”
化妝師眨眨眼,那股莫名的緊張感終於散去,也打開話匣子:“哈哈,真是讓人羨慕,皮膚這東西,多少明星都沒辦法,麵膜護膚品,甚至打針吃藥,但就是比不過一句‘天生的’,這樣的人雖然不太保養,可質感就是好。連我們化妝都簡單的多,要是疙疙瘩瘩,坑坑窪窪的,彆提多費勁了,到時候大燈一照,人記者,甚至粉絲的長筒,高清的不得了,被拍出粉感來,回頭還得埋怨我們。”
季銘閉上眼讓他折騰,隻是輕輕扯一扯嘴角配合他——這就足夠了。也許是緊張之後放鬆過度,化妝師嘚吧嘚說了不少,雖然聲音不大,就在季銘耳邊兒,但頂不住旁邊的人豎著耳朵聽啊,最後還是他自己反應過來,閉上嘴,季銘才安靜一會兒。
他第一個拍攝任務就是旋轉門,叫超a旋轉門,比較自由,你可以表現各種各樣的情境,誇張的內斂的,正式的戲劇化的——季銘走過去的時候,正好是劉然在拍。
“卓彆林啊?”
劉然穿著那一身闊腿拖地褲子,貼了個胡子,拿著個雨傘——胡子還掉了。
拍的還是挺快的,可能是人太多。
“你這褲子,衣服不用還的麼?彆踩壞了。”季銘吐槽了一下劉然這件衣服,實在這哥們不矮,兩人一邊兒高,但劉然那麼一穿,就顯得矮了一截。季銘身上是一套經典藍的非典型西服,有一些不規則的裁剪,身板挺括,長腿筆直,要不是站一塊,說他比劉然高五公分,都有人信。
劉然顯然對這套衣服也不是完全信任:“是不是怪怪的?”
“不怪,時尚活動嘛。”
被白了一眼。
“不跟你聊了,我拍去了。”季銘看張琛在示意他,趕緊往旋轉門道具後邊走,他以為還要等一下呢,沒想到劉然拍完就喊他了,至於他本來是不是就在這個位置,那就不知道了。
《gq》方麵給他的材料裡,有一個關鍵詞“教父”。
是馬龍·白蘭度,而不是阿爾·帕西諾——如果僅論片段的話,季銘腦子裡第一個出現的是馬龍白蘭度摘帽走近的畫麵,第二個則是雪茄。雪茄不夠正確,所以不能選。
很多雙眼睛都在看他,看他從人工旋轉門裡走出來,輕步,重壓,眼睛盯著鏡頭,平穩深邃,然後輕輕摘下帽子,略敷衍了笑了一下,最後凝固了表情,微微低頭,一身的氣壓都朝著鏡頭,和攝影師而去。
攝影師不自主地後退了一小小步,季銘感受到一種類似舞台表演的成就感。
一次過。
人的氣勢這東西,不好講,但季銘自己感覺上,拿過威尼斯後,他在想要表現“氣勢”“威視”“施壓”這種概念時,似乎是更遊刃有餘了——有點點類似氣息之於台詞,氣息足了,台詞就容易有力道,更加鏗鏘。氣勢也是一樣。
季銘後麵拍攝的是現男友,出道很多年,也不算透明,但是今年爆紅。
兩人不認識,客氣地笑笑,對方也沒有猶豫喊了聲“季老師”,季銘都沒忍住笑,喊了句“李老師”,然後兩人笑著錯身,季銘去拍“回眸”,他去拍旋轉門。
拍“回眸”,就是在構圖的前頭,背對著站倆模特,然後藝人在兩人中間回頭看一眼鏡頭——在整個電影史上,回眸都是最經典的鏡頭語言之一,《青蛇》《喜劇之王》等等,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的畫麵。
不過《gq》設計了個小反轉,前半段是正兒八經的嚴肅表現,男神女神,後半段要有反差。
季銘是吹泡泡糖,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讓他吹一個巨大的,把臉都能蓋住的泡泡,然後炸開,真的把臉蓋住,而且眼睛還得露出來,要無辜,“最好跟小鹿一般水汪汪的、俏靈靈的、顫巍巍的、清吟吟的”——這是《gq》編輯的原話,文采斐然啊。
這個一共拍了六條,倒不是那麼多定語的小鹿眼神演不出來,而是季銘吹泡泡的技術,確實不像一些同行那麼強,沒吹過呀他,人家吹這個吹那個,可能吹得多。
哈。
季銘迅速地來,迅速地拍完,迅速地走——回房間休息,他紅毯順序太靠後了,可以抓緊坐一會兒眯一下。而在他背後,那些看著他來的,又看著他走……感受如此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