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4章 紀錄!全是紀錄!(2 / 2)

“我認為如果說我有不同於年齡的一些成就,應當在於兩點,感知力和表演法。”季銘站在大家中間,好似來到了中戲的課堂上,至於直播鏡頭,簡直被他理所當然地忽視掉:“體驗派演員認為你必須沉浸於某個角色,成為某個人物,才可以將它準確地表演出來,這其實是個感知力的問題,你成為它,才能夠完整地感知它。”

頓了頓,季銘看了一圈,笑了一下:“但那需要時間和經驗,你需要演十個一百個人物,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經驗的,遊刃有餘的演員。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天賦裡有一種敏銳的感知力,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你的練習,你的,你的模仿……都將成為你感知人物的途徑,從未幫助你——超越時間。”

說完,季銘麵對一眾學生,即興地將《劇院魅影》的幽靈,《悲慘世界》的冉阿讓、《v字仇殺隊》裡的v,乃至《魔戒》裡的咕嚕,《哈利模特》裡的伏地魔……大約七八個人物角色,仿佛旋轉木馬一樣,季銘轉一個角度,就換一個角色,一圈下來,這些為英國人熟知的英國經典舞台劇、電影裡的角色,都一一展現在他們麵前。

掌聲已經無法表達他們的震驚。

歡呼也不行。

所以他們站起來,一邊歡呼一邊鼓掌,季銘笑著等他們重新落座,才繼續說:“無數的經典角色,都將有助於你的練習,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你真的去演它們,這是一種天分。

那麼第二個因素,表演法。如果說感知力是體驗派的法寶,那麼表演法當然是方法派的核心——每一個人物都截然不同,但演員隻有一個人,我們必須坦率地承認,每一個角色無論多麼有說服力,它都是人的造物,並不真實存在。既然是創造物,那麼它必然由骨頭、血肉、毛發、行為特點來組成,然後被表演法統合起來——所以事實上,縱然外相都是不一樣的,但統合它們的東西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情緒、思維對身體的控製邏輯。”

“靈與肉?”

季銘和大家夥一起笑了起來。

“靈與肉,物質和精神,唯物和唯心,有很多講法。”季銘肯定了這位同學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具體地理解它,在表演當中,每個人事實上都遵循一種邏輯,它是不具有屬性的,角色的呈現取決於它的設定,它的情感,它的背景……演員,或者我,遵循我的邏輯來控製我的身體去展現這些完全不同的東西,然後它們在觀眾麵前組成截然不同的舞台或者銀幕形象。”

季銘這一次沒有拿經典角色,而是單純地麵對一個方向,演出了四個形象——畏縮的集中營囚徒,指揮決戰的將軍、街頭謀生的賣煙少年,以及神經質的犯罪者。

他們的氣質截然不同,季銘給出的表演行為也截然不同……但是把他們截取出來,放在一塊,再加上之前季銘的話,這些學生瞪大眼睛,確實假假真真地感受到季銘的表演邏輯……當然,這是非常難的,過了這一刻,再把季銘演過的角色放給他們看,基本上啥也看不出來了。

討論很快進入具體,《默》裡頭的角色,裡頭的舞蹈和音樂……

“他仿佛是一尊藝術繆斯,”《泰晤士報》在評論這場引發巨大關注的見麵會時,如此寫到:“在近百牛津大學學生麵前,季銘揮灑著自己驕人的表演技巧和天賦,他將那些似乎無可名狀的舞台奧秘,驚人地展現給了觀眾……細微的情緒調整,不起眼的手部動作,眼神……相對於一個宣傳電影的演員,季銘可能更像是一位表演係的教授,每一位學生都無比地接近著表演世界的真諦。當然,他確實是中國最好表演院校的教授。”

“他展現了一個極致鮮明的矛盾體,一如中國的形象一樣,既鋒芒畢露又神秘強大。這放在一個國家身上,或許會讓人產生疑慮,但放在一個演員身上,卻叫人為之深深著迷。”

“中國的神秘,意大利的深邃迷人,英國戲劇的精粹、美國的縱情揮灑……季銘身具如何複雜而多樣的特質,他在西區舞台上展現出來的,和牛津大學禮堂裡展現出來的,就截然不同,毫無疑問,也跟他在戛納的紅毯,威尼斯領獎台,以及作為無與倫比的巨星在中國接受粉絲的歡呼時刻,也都不會相同。”

“他像一座寶藏,帶來了對中國的全新理解和印象。”

一個中國演員,很難在外麵不被擴大化到國家的層麵,尤其季銘還因為華維的代言,在歐洲極大地增加了自己的知名度——這也給他帶來的很多的麻煩,以至於使館方麵都得給他做專門輔導,免得被惡意引導和利用。

楊如意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就非常緊張。

直到《默》正式在英國上映——作為有史以來排片占比最大的華語電影,它真正展示了什麼叫“在英國上映”,跟此前的點映和小規模上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全英近900家影院放映這個數字,就足以在國內媒體界掀起一陣巨浪了。

“才900家!”

——“你真是個錘子!你曉得英國一共隻有多少電影院麼?”

顯然,並沒有人知道,但是大家很快找出來一些新聞,比如《戰狼2》,比如《流浪地球》在英國的上映規模,嗯,十幾家、二十幾家……這下子,差距大家就都知道了。

“《默》入圍了英國電影學院獎那麼多獎項,又火了一個多月,比《小醜》的熱度還高。”

——“新鮮呀,《小醜》那種電影,好評再高,不願意看的還是不會去看。我的同學裡就有好些不願意去看的,《默》就不一樣了,這些天報紙、影評人、季銘,在英國一陣一陣的熱潮,雖然是獨立電影的體量,但已經有商業電影的範兒了。而且,來自中國的熱門電影,大家基本上都沒看過,花個十美金去看看,完全ok。”

——“主要是大學生群體真的願意看,不知道樓上學校怎麼樣,反正我們學校很多人看了季銘在牛津的表現,早早組團準備去看了。”

——“我們學校也是一樣的啊。”

——“坐標考文垂大學,真的火,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火的華語片,甚至連這麼火的英語片今年都少見,大概也就《複聯4》和《玩具總動員4》更火一點,現象級的了。”

——“臥槽,微博現在人均留學了麼?”

微博上還算克製,媒體們就吹得有點厲害了。

“《默》在英國掀起旋風,倫敦電影院迎來中國時刻”

“《默》排片超《小醜》,威尼斯獲影帝失金獅,季銘在英國挽回一城。”——其實《默》的分級較高,比r級片《小醜》的排片高,並不完全是熱度的緣故。而《小醜》在英國的票房,在r級片裡,已經非常驚人。

“季銘的英倫旋風繼續,《默》排片超越同期全部英語片。”

“新的華語票房紀錄即將誕生?”

確實,誕生的非常快。

首周三天,《默》在英國悍然砍下近2000萬英鎊開局票房——這一成績,比《小醜》高了足足800萬英鎊,而《小醜》是上一年度英國票房第四名,僅次於《複聯4》《獅子王》和《玩具總動員4》。

震驚!

英國影壇,歐美影壇,都被這一戰績震到無以言表——這下“席卷英倫”“征服倫敦”等詞彙,直接出現在了外文媒體裡。甚至比中文媒體還要聳人聽聞。

“看《默》了麼,沒有?看來你這一整年都會落後於潮流了。”

“是否觀看了中國電影《默》,成為英國人新的問候語。”

“驚人的成功!季銘旋風從西區席卷英國。”

“《默》2000萬英鎊,為英國電影市場創造紀錄性開局。”

歐美影壇為之震驚的時候,《默》則在法國、意大利等歐陸國家陸續上映,乘此東風,戰績凜然。

消息傳回國內,引發頭條級刷屏,從官媒到地媒,從紙媒到網媒,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沒有一個例外。而最早的信源,來自於一個老牌貼吧——北美票房榜。

一位老吧友,很久就在等著box-office-ojo更新數據——當258423萬的數字出現的時候,他尿了。

這是個什麼概念?

此前華語電影在英國市場的票房紀錄是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保持,總票房1200萬美金。而現在,《默》三天,2000萬英鎊,2600萬美金,已經足足把總票房紀錄翻了一番還多,更重要的是,《默》還在上映當中,接下來仍然將席卷更多票房。

他幾乎是抖著手發了帖子。

“《默》三天把華語片英國票房紀錄翻番,接下來是海外票房紀錄麼?”

“作為好萊塢華語片,《臥虎藏龍》保持著華語片海外票房紀錄,21億美金,其中在北美市場就有12億以上,接下來就是老謀子的《英雄》(作為純中國片,這部片有多牛逼,現在知道了吧?),13億美金。

《默》在英國大鳴大放地上映,首周三天即砍下2600萬美金,生命周期票房可能超7000萬,甚至超8000萬,這已經是英國年冠級彆的數字了。再加上法國、意大利這些比較有保障的國家和地區,超過《英雄》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了。現在的問題就是,它能不能超過2001年的《臥虎藏龍》,決定性的應該是北美市場了,此前《默》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短名單,明天就會正式公布入圍名單,一旦入圍,以它在英國和歐洲掀起的熱度,要知道社交媒體的傳播是無懼大西洋的,在北美的票房一定會相當可觀。

這樣一來,超過《臥虎藏龍》就是可以想象的事情了。

19年了,誰能想象,華語電影海外票房新紀錄的誕生希望,居然來自於一部純藝術片——而此前的10,全是功夫片。最高的非功夫片《色·戒》,僅僅有3600萬美金票房,《默》彈指可破!!”

——“天不生季銘,華語電影萬古如黑夜。”

——“太特麼驚人了,怎麼會這麼牛嗶的。”

——“時勢造英雄啊,不說威尼斯了,主要是同名音樂劇在西區非常火爆,再加上季銘代言華維,又在歐洲掀起一陣旋風。他在牛津大學那場炫技,也是萬眾矚目,而且哈利波特、凱拉·奈特利、凱特·溫斯萊特等英國著名演員都有推薦,再加上發行方超越常規的宣傳投入……也能勉強解釋一下了。”

——“我覺得不行,年冠級啊……”

——“我們合理估算一下,假如英國有6000萬美金(保守一點)啊,法國有3000萬,意大利有2000萬,再加上德國、俄羅斯、島國、棒國……13億是肯定有的了。再加上北美如果能大規模上映,5000萬也是可以想象的,其他澳洲這樣的英國國家,包括印度也是英語國家,估計票房也有點量,剩下的,新加坡馬來亞也應該有幾百萬美金的體量,這麼算來,還真的有希望破掉《臥虎藏龍》的海外票房紀錄。”

從這個帖子裡衍生出來無數報導,這種征戰海外票房的料,比《戰狼2》破紀錄有意思多了。

在狂轟亂炸之後,知名大v電影票房君,突然發現了一個盲點:

“《默》國內票房40億出頭了,如果國際票房有2億美金,那就是14億,54億,假如海外有25億票房,那就是差不多58億……發現了沒有,看到《流浪地球》的票房數字了沒有?572億,全球總票房575億。要是按照最佳設想,這意味著,華語電影的全球票房紀錄將被改寫,《默》將超過《流浪地球》成為華語電影全球票房榜第一名!!而且是含金量十足的第一名。海內海外票房近乎2:1,這個意義之大,可能比《流浪地球》還要高吧,出海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出成功了。”

這個點非常驚人。

隻是大家始終對海外25億票房有些保留。

但隨著更多國家開畫,預測者發現自己果然過於保守了,法國首周近1200萬美金,德國也莫名其妙地接近1000萬,意大利更是高達1800萬,作為季銘在歐洲的第一堡壘,意大利人展現了自己對季銘的熱情。

當然,這些成績,都有一個積極因素的影響。

“《默》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和《寄生蟲》《痛苦與榮耀》《基督聖體》《悲慘世界》爭獎!”

季銘返回國內準備春晚的時候,從楊如意那裡最早得到消息,手腕處的金色鱗片微微發燙,縱然開掛成性的他,也不得不感歎一句“時來天地皆同力”!!

《默》熱到了發燙,這一輪一輪的轟炸,已經讓彩虹屁都失去了味道。

它直觀地反映到了正在延遲上映的電影上,已經上映一個多月的《默》,突然逆勢爆發,以最高上座率,近9排片,2300萬票房,砍下冰冷大盤的日冠——中國電影票房史上的奇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