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978 字 10個月前

下午考的是製義,就是在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孔子、孟子等聖賢之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製。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所以也被稱為八股文。

製義的題目很快就出來了,掛起的木牌上寫的是“禹惡旨酒而好善言”,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一章,意思很簡單,就是禹厭惡美酒而喜愛有道理的話。

劉玄坐在那裡,閉目想了半個時辰,然後揮毫在草稿紙上揮毫寫道,一文完後,仔細檢查了一遍,更正了幾個不恰當的字詞,又在心裡默讀了三遍,這才恭敬地謄寫到正式的試卷上。

一直到酉時正時,鐘聲響起,下午的考試結束,雜役來收試卷時,有少數考生居然沒有寫完,被收走試卷後趴在桌板上號啕大哭,眾人默默地看著這幾人,神情各異。

考生、考官等一乾人等這兩日都住在貢院裡,各自用餐休息。考官們好些,可以在房間裡的躺椅裡睡會,考生們就隻能把桌板拆下,架在木凳和牆邊的架子上,躺在上麵和衣而睡。雖然有蚊蟲,但有雜役四處擺有驅蚊草藥,倒也無妨。

想想明年春闈,二月十五開考,也是這裡,要是遇上倒春寒,躺在這四麵漏風的號房裡和衣而睡,此中滋味,一般人還真頂不住。

一夜無語,第二天還是同樣的時間開始考試。這一日的上午考律算。

算學題目是某縣某鄉某村有良田,梯形,頂長多少,底長多少,高多少,求合計多少畝。另又有某縣有正八品官一員,從八品官三員,正九品官七員,從九品官五員,各品階俸祿若乾,職貼若乾,夏冬冰炭錢若乾,合計多少錢。又俸祿等按物三錢七的比例分發,糧若乾錢一斤,絹若乾錢一匹,問發何物比較劃算,全縣官吏俸祿需發多少物多少錢。

律學題為某縣發生了某商鋪拖欠官稅若乾,又拖欠鋪租和夥計工錢若乾,問如何處置。依據的律令是什麼。

整個一上午,整個考場裡隻聽得考生在那裡唉聲歎氣,不少考生甚至在低聲哭泣。

休息一中午,又到下午,考的是策論。題目居然是《論後漢三國》。不少考生又傻眼了。策論出題非常靈活,可以針對四書五經裡麵的某個論點,也可以針對史書裡的某一段,論事、論人、論物、論理都可以,最是讓考生頭痛的。

當酉時正時鐘聲響起,收好卷子後,又是一聲三眼銃響,貢院正式開門,考生們如同逃出生天,蜂擁著向大門走去,不少考生都步履蹣跚,像是腳不沾地漂浮著出來了。

考生們可以了事了,剩下的則是考官們的事了。國子監年考,為了避嫌,祭酒以下,都沒有參與其中,隻是幫忙打打下手,當監考。評判的主考、副考都是從外麵請來的。這次負責主考的是禮部右侍郎鐘升老大人。他帶著幾個翰林院的檢校文字、國史館的學士,開始對謄寫過一遍,隻有標號的卷子進行評判。

“好詩!好詩啊!“一個副考官,翰林院的檢校文字拍節道,並大聲念了起來,“《秋思》,臨海銅燈喜夜長,蘄春笛簟怨秋涼。世間生滅無窮境,儘付山房一炷香。”

眾人紛紛附和道。

“這首詩應該是自省寫的。”在一旁當觀客的李守中撫著胡須道。

“沒錯,這詩頗有幾分禪意,是自省的風骨。”秦基附和道,“看來沈自省這次又要拔優了。”

有推薦了,借著這股東風,一天兩更(早上8點半和中午1點),各位書友也幫忙多投些票,讓這本書的成績也好看些。謝謝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