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054 字 10個月前

“去了,除了給老太太請安,還見了薛夫人和寶姑娘。三娘子有慧眼,幫四郎挑得這個媳婦,太合我心意。唯獨就是年紀小了些,才十二歲,要是成親還得等個四五年。”

“母親,十六年你都等了,還在意這四五年嗎?”

“哈哈,四郎說的也是。”劉夫人大笑道,“不急不急,四五年我還是等得了。老爺,我跟老太太和薛夫人說好了。過兩日,我們去賈府給老太太請安,賈府政老爺和王夫人為媒人,正式說合四郎和寶姑娘的親事。”

兩家都是高門貴府,婚娶大事,總不能劉府直接上門去提親。須得有媒人做保,中間牽針引線,兩家再按流程提親、下聘,把這門親事定下來。

“行,隻要四郎中意,夫人滿意就好。母親大人也是盼著四郎早日定下親事。我們趁著在京裡這段時間,把事情辦妥了,回去也好讓老太太高興高興。”

第二日,劉仁換上一身大襟、斜領的赤色緞綢公服,上麵繡滿了徑二寸無枝葉的散答花,前後各有一方老虎補子,戴上金花對翅烏紗帽,腰挎鑲玉腰帶,配上三個銀魚袋,坐了馬車先到了東安門,交侍衛司驗過腰牌,被引到東華門外。在這裡由殿前司左內班領班都虞候接住,收了劉仁的請見帖子,遞給了殿前司和內侍省,過了兩刻鐘,傳來旨意,著未初時一刻覲見,並賜下禁內行走的對牌。

到了未初時,劉仁驗過腰牌對牌,騎了一匹飛龍苑馴養的良馬,由殿前司內班禦前驍衛牽著,在兩位小黃門的引領下,進東華門,穿過左四殿,來到勤政殿前。

劉仁下馬,整理衣裝,再將自己的官貼遞給守在殿前的內侍。內侍接過後,遞到勤政殿門口,大聲道:“臣下,奉國將軍爵、鎮夷將軍領統製東寧軍鎮兵馬指揮使、從三品武翼大夫劉仁劉循義奉旨覲見。”

很快,兩重殿門打開,吳寶象笑眯眯地走了出來,大聲道:“宣朝臣劉仁覲見。”

進得殿來,劉仁跪拜行禮,“臣劉仁見過聖上!”

隆慶帝走了下來,他戴著烏紗翼善冠,穿著一身赭黃的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的綾羅袍子,更有玉帶皮靴。他四十歲的樣子,兩鬢有了些許華發,寬額削臉,鷹眼懸鼻,自有一份威儀。

“劉愛卿快些起來。三年未見,愛卿還是這般精神。”

“聖上也還是這般神采奕奕,天顏自威。”劉玄笑著答道。

“吳大伴,給劉愛卿搬張圓凳來,再把閩海省武夷山進貢的岩茶泡上一壺。”

“遵旨,老奴這就去辦。”在旁邊的吳寶象連忙應道。

“劉愛卿,看遼東的軍國奏章,這兩年那邊不是很太平。白山和北山的野胡也罷,不過癬疥之疾。到是東邊的高麗,這兩年總是不得安寧,亂軍暴民累累犯境擾邊。奏折裡說得簡略模糊,總不及你這鎮守東寧的軍帥說得詳細,你給細細說說。”

“好的聖上。”劉仁坐了下來,接過遞上的熱茶,看了一眼退出到殿外的吳寶象等內侍,開口道。

“高麗這兩年大亂的根源在四年前。當時高麗王李氏灝即位,其有王弟四人,其中最年幼的王弟滋跟高麗王乃同胞弟,頗受王太後上賢院疼愛,封為大興君,受領富庶的高麗河南之地。大興君驕橫跋扈,有不臣之心。高麗王灝原本還想玩一出鄭伯克段於鄢的把戲,結果玩脫了,被上賢院走漏了風聲。大興君便聯合另一位王弟南安君,糾集了河南、嶺南兩郡兵馬,奔襲了漢陽城。高麗王灝被弑,其子李氏馥逃到舊都開京,自立為主,據高麗北地,大興君據漢陽,據高麗中地,另有王弟沢自封海平君,據高麗東地。一國三主,互相攻伐,民困兵疲。且各地豪強割據一地,毫無法度。所以沒有約束的亂兵暴民,累累犯境。”

“聽劉卿說的,比前軍都督府的軍情折子有趣多了。”隆慶帝笑道,“現在這三方都遣使來京,自表為正朔,指責另兩方為叛逆,政事堂和軍機班為此爭論不休。劉卿,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聖上,微臣之見,繼續讓他們上表,舉證正朔。”

謝謝諸位書友的支持!繼續兩更!8點半和13點,也祝諸位新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