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732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走了兩日,一行人在青塔寺驛站住下。這裡是集寧州與綏遠州交界的地方,方圓兩三百裡全是草原牧場,沒有城池,唯獨有一座青塔寺。王子騰和劉玄還特意以欽差觀軍容使、觀軍容使掌錄事的身份去拜謁了一番。這是喇嘛青教四大主廟之一,陰山省的十大廟之一。

隻有監寺、維那、僧值等人帶著一乾喇嘛出來迎接兩位欽差。一打聽,原來這寺廟住持乃喇嘛青教排名第二的措班納裡活佛。這一世轉世的活佛在五歲簽中獲選後便被接到京城去了,由太仆寺優待安置在京北八大廟,交由德高望重的高僧指點教化,待二十歲後再回寺廟來坐床升位,正式為信徒們誦經祈福。

現在的這青塔寺完全由太仆寺任命的監寺、維那、僧值等僧人執掌。

“這寺廟修得還真是漂亮。這麼偏僻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麼一座富麗堂皇的寺廟,真是想不到。”薛蟠砸吧著嘴巴道。

“這每一座寺廟,都是方圓數百裡牧民的聖地,都是那些牧民們捐出身家財貨,累積數百年才成了這個樣子的。按照前周太宗皇帝收複漠南漠北吐蕃和安西後定下的規矩,這些化外之地除了大興教育德化,還準行喇嘛教,每一廟都有優待。原本這喇嘛教隻有紅、黃、白、藍四派,後曆練數百年,又分出青、花、格魯、赤木四派,合計八個教派,所以京北有八大廟。”

李公亮在旁邊給薛蟠等人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對了,過了這青塔寺,是不是就到了綏遠州了?”賈璉問道。

“是的,前麵就是綏遠州長和縣,不過有兩百多裡路都沒有城鎮,而離我們最近的驛站也有六十裡,這段路有些荒涼。”

“我也是到了這陰山行省才發現,這天下還有這麼地廣人稀的地方。要不是官路來往的全是商隊和巡邏的兵丁,我們一天也難遇到一兩個人。”薛蟠搖頭晃腦地說道。

“陰山、北海兩省人口少是從前周年間執行的限口律令,每一地,牧民丁口都有限定的,超過一定數量,就要遷走多出的,會去關東,或去安西,或轉到關內,化為耕民。數百年下來,這裡一直保持著這地廣人稀的局麵。”

這會出口解釋的是劉玄。

“還有這稀奇古怪的律令,人不越多越好嗎?還特意限定丁口,真是奇了怪了。”

聽到薛蟠的話,劉玄和王子騰對視一眼,沒有再出聲。

這個國策在前周延續了數百年,確保了漠南漠北的安寧順服。也就是前周有三位皇帝數十年間的懶政,這限丁口的國策名存實亡,才給了室韋人崛起的機會。但就是這樣,由於前兩三百年丁口限製得太厲害,室韋人及其附屬的人口短時間就是發展不起來。所以當年前周累犯大錯,也隻是退守兩淮,稍一撥正,又開始振奮複起。等到室韋人敗走西邊,前周就將這漠南漠北限定丁口的政策執行得更加嚴格,所以就算是末年民亂,漠南漠北也沒有什麼力量趁機渾水摸魚。

到了國朝,這一條連同喇嘛教各寺廟住持冊封教化的律條,一並被毫不猶豫地沿襲下來了。這些東西劉玄和王子騰心知肚明,但總不好當眾講出來,而且就算講出來,薛蟠這個呆頭鵝隻怕也明白不了。

青塔寺驛是乙二等驛站,不算大,王子騰一行百多號人,把整個驛站擠得滿滿當當。等到王子騰、劉玄等人拜完佛上完香回來,隨從們已經把事情處理整齊了。用完晚飯,說了一會子話,便各自回房洗漱休息,明兒一大早還要趕路。

有皇命在身,欽差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很快夜深了,整個驛站也陷入到寂靜之中,隻有不知藏在何處的蟲子還在孜孜不倦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偶爾有馬匹噗呲的聲音,更多的是幽靜。

兩個身影從黑暗中鑽了出來,借著院牆角落,以及各種物品,躲避著天上的月光以及各處懸掛的值夜燈。幾經騰挪,終於挨近了馬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