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的雜聲被翁德海給壓下去了,劉玄繼續開始朗聲念道:“臣聞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大明宮,自太祖始初,乃宴群臣萬民,延藩國外附,示恩威於四海之庭,實為大秦北辰天樞之所。太上皇效堯舜之賢,禪位當今聖上。大典已行,天地太廟皆告祭,名分已定,四海萬民皆受命。”
翁德海越聽心裡越麻爪,這位狀元郎可真是敢說。他讀過書,自然聽得明白劉玄奏折裡的意思。無非就是太上皇已經禪位給當今聖上了,天地和太廟都告祭過,正式典儀也舉行了,名分已經定了,天下官民也都聽命了。那麼現在大秦天子就是當今聖上了,可太上皇你還占據著大明宮乾什麼?
大明宮可是當年太祖皇帝繼位,受嗣前周大寶的地方,後來又成了重要節日宴請文武百官、地方軍民和藩屬外國使節的場所,何等重要!可以說是禁內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卻被你太上皇和皇太後居住在裡麵,這叫什麼事?這叫天下和藩屬外國如此看待?
再說了,且普通百姓家還知道禮法,公公婆婆都知道跟兒子兒媳分開住以避嫌,你身為太上皇怎麼就不知道禮法,不知道避嫌了呢?這樣如何為天下表率?
不愧是狀元郎,文字裡是綿裡藏針,一個直白的字都沒提,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卻像鋼針一樣刺人。翁德海強壓著心裡的波瀾,繼續安靜地聽著。
“臣請太上皇皇太後移居外禁,北海湖內北苑,閣樓林立,有瓊華島、蕉園、萬善殿、德仁堂、水雲榭等處,鬆檜蒼然,日月滉漾,波瀾漣漪,景色宜人。太上皇皇太後安居此處,內可儘聖上孝心,外可安萬民思惑。”
翁德海一聽,得,人家狀元郎連太上皇、皇太後的養老住所都安排好了。不過還真安排的好,北內苑是皇城裡風景最美的住處,是專門給皇上皇後和嬪妃們避暑休閒用的。不在紫禁城內,卻就在邊上,果真是養老的好去處。
劉玄念完後,潘籍在一旁大聲道:“臣附議,也有奏章一封。”
翁德海靜待潘籍也把自己的奏章念完,接過兩人的折子,客氣道:“劉大人,潘大人,灑家就著把兩位的折子遞進去,兩位先候著吧。”
說完,他捧著這兩份奏折,帶著兩個小黃門,施施然地進了東華門,回去複命去了。
四周圍觀的文武百官的議論聲卻是越來越大,就跟一群黃昏時分在湖邊聚集的鳥兒,嘰嘰喳喳地交流著。他們對著已經直身站立起來的劉玄和潘籍兩人指指點點著,臉上的藏匿不住的神情各色各樣。
過了一會,兩位穿著緋袍的老大人聯決走了過來,一位補子上紋著錦雞,一位補子上紋著獅子,都有五十多歲。一位正是保和殿大學士、尚書仆射、入值政事堂參知政事的魏良弼魏老大人,一位卻是武顯閣大學士、中軍大都督、定國節度使、入值軍機班護理軍務的薑本慶薑老將軍。
他們往那裡一站,一個板著臉嗬斥道:“還在這裡做甚?不用坐班辦事了嗎?朝廷白給你們俸祿了!”
另一個則怒罵道,“你們這些兔崽子,有熱鬨就圍了過來,平日裡辦差也沒見你們這麼勤快,還不趕緊給老子各回各位,再慢些小心老子打折了你們的腿!”
文武百官轟地一聲,全都散開了。魏良弼和薑本慶看了一眼站在東華門前的劉玄和潘籍,也離去了。隻留下十幾個微官小吏躲在旁邊,探聽著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