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911 字 10個月前

“你少說話了。元春被冊封為莊嬪這段日子裡,你做的有些過了。有舉人上門拜訪,居然被諷刺一頓給趕走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要不是這個樣子,下麵的人能這般?老太太是借著這個機會敲打你啊。你敢說劉四郎,還當著薛姨媽的臉說。你知道嗎?元春能從大明宮裡出來,被冊封為莊嬪,全靠的是劉府和薛府幫忙!”

“老爺,你說的真的假的?”王夫人不敢相信,她一直以為是自己哥哥榮升節度使,補任了後軍都督,加上賈府的榮威,才讓聖上念及,下旨冊封。

“真的假的?”賈政恨恨地說道,“提知寶符閣太監林內相跟薛世兄關係莫逆你是知道的。那你可知,提知上書房太監翁內相,曾經受過劉四郎恩師煙溪公的大恩?乾清宮守、內侍省宣慶使吳內相跟劉世兄是少年便結識?正是有了吳內相牽頭,翁內相和林內相幫手,才有的元春姐兒冊封為莊嬪一事。”

王夫人聽得目瞪口呆,心裡卻是信了七八分。光林受用或翁德海一人或許沒法幫元春姐兒冊封,但有了吳寶象就完全不同了。他可是當今聖上最信任的人,再加上林受用和翁德海的幫忙,這事就成了。

“老爺,我,我知道錯了。”

“唉,你先在家裡好好待著。這些日子,我也不敢出去了,還是繼續告病吧。”賈政歎息道。

大明宮,太上皇坐在桌子後麵,喃喃地念道:“‘國朝養士百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這個劉四郎,比他老師還要厲害啊。戴大伴,”

剛才一直在旁邊當隱形人的戴守忠連忙應道:“回太上皇,奴才在!”

“傳旨給內侍省和外朝三省,就說我年紀大了,喜清靜無為,要修身養性,想離自然觀近些,好日夜向真人們請教。北內苑離自然觀近,清靜又景色秀麗,讓內侍省把那裡好好收拾,擇個吉日我和皇太後一塊搬過去。”

戴守忠愣了一下,連忙彎腰恭聲應道:“遵旨!”

坐在旁邊的皇太後卻攔住了戴守忠,對太上皇問道:“官家,我們真的要搬離大明宮?”

“不搬能怎麼辦?現在隻是京裡的科試官們上書,消息傳出去,天下都會沸騰,各州縣的文武士子官吏們,隻要是正經文武科試出身的,都會上奏折。這一回,這個劉四郎抓住了大義之勢,勢不可擋啊。文武士林,尤其是那幫子文人儒生們,正愁如何顯彰他們的實力。劉四郎這是給他們獨辟蹊徑,指出了一條明路。與其搞得天下洶湧,灰頭灰臉地被逼走,還不如借著這個台階,自個先走。”

皇太後聽了後,恨恨地說道:“最壞的就是那個劉四郎,跟他老師一樣。不,比楊老西還要壞。楊老西是焉壞,他是又壞又膽大!”

“哈哈,娘娘說得沒錯。這樣也好,也省得我在老臣們跟前為難。老戴,去傳旨吧。”

太上皇旨意傳到內侍省和三省,外內兩朝不敢擅定,上呈給了聖上。聖上不允,駁了回來,並到大明宮請安挽留,哭請再三,太上皇執意要搬,聖上這才允了。

消息一傳出,朝野一片嘩然。

隨即,又有旨意傳了出來,說李桂芳等今科進士們逾製上奏,有違國法,著明令訓斥,罰俸祿三月。還有國子監等一乾貢生,擅議朝政,論罪當應重責,隻是聖上念及初犯,隻是訓斥一頓而已。

至於劉玄和潘籍,旨意是停職回家,閉門思過,等候發落。

李桂芳等人領了旨,擁著劉玄和潘籍出了東安門,那裡一直候著地國子監的貢生們,頓時發出一陣歡呼聲,然後大家一起念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過大街,一直走到國子監北麵的文武廟,先去拜祭諸位先賢,然後在劉玄等人敦敦勸告下,這才散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