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京師鐘樓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總高十二丈,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下部是磚石結構的正方形基座,高三丈,四邊各長十二丈。基座四麵正中各有一個高寬均兩丈的十字形券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
基座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之上為兩層樓體,由四麵空透的圓柱回廊和迭起的飛簷等組成,高九丈。由台階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入一層大廳,大廳四麵有門,周為平台,頂有方格彩繪藻井。
二層四周均有明柱回廊,樓內有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與外廊相通。頂有兩重屋簷,四角攢頂覆蓋碧色琉璃瓦,各層有鬥拱鑿景彩繪。鐘樓頂部為三重四麵攢尖頂結構,由鬥栱支撐。金頂原來是銅皮包裹,木質內心,屋簷上覆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
在鐘樓平台西北角,有一亭子,內置一口銅鐘,通高八尺有餘,重一萬二千斤,鐘裙外徑五尺,紋飾銘文古樸,音質嘹亮雄渾。
此鐘樓與對麵相隔不過數十丈的鼓樓對峙。每日裡的辰時,鐘樓鳴響十聲,此外不再鳴響,隻有到了危急之時才會鳴鐘示響。而每個時辰,鼓樓則擊鼓報時,通報全城。所以晨鐘暮鼓是京城官民每日裡熟悉的聲音。
這裡離曲江湖不過兩三百餘丈,站在二樓回廊上,全湖美景儘在眼底,確實是賞景觀燈的上佳去處。
離隆慶四年上元節還差好幾天,侍衛司就把鐘樓和鼓樓封了。京兆府的人在這裡掛上花燈,裝飾了一番後也撤了。
待到這一日,璉二嫂打頭,李紈、探春、迎春、惜春、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合乘了四輛馬車,丫鬟、婆子們連同各色物品,又坐了六輛車。賈璉、賈寶玉、賈環、賈芸、薛蟠等男丁騎著馬,護著一行人,再跟著十幾個小廝在左右打著照應,徑直來了西城曲江湖。
到了這裡,賈璉和賈寶玉先包了一處園子,叫小廝和婆子們看住了各門口,嚴防閒人亂闖。一撥丫鬟陪著各自的主子姐兒進去,另一撥丫鬟在賈芸和十來個小廝的護送分去了鐘樓,先去那裡布置。
這園子叫愚園,是本朝開國名相袁文肅公修的。占地六十多畝,分內外兩園。外圓圍了曲江湖一塊為愚湖,再築有一山丘為鈍山。
內圓儘置假山閣樓,內外園計建有清遠堂、春暉堂、水石居、無隱精舍、分蔭軒、鬆顏館、青山伴讀之樓、覓句廊、依琴拜石之齋、鏡裡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韻軒、延青閣、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館、棲雲閣、春睡軒、柳岸波光、課耕草堂、嘯台、養俟山莊、在水一方、漱玉、小滄浪、竹塢、小山佳處、岸窩、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橋、渡鶴橋三十六處,是為三十六景。
這園子在袁文肅公後人獲罪後,被沒入官中,後被賜給了南安郡王。
隻見這幾位姐姐妹妹們盛裝打扮,或穿秋板貂皮,或穿大紅百蝶穿花襖,或穿狐腋箭袖,或穿一鬥珠兒的羊皮褂子,或穿天馬皮褂子,或穿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或穿大紅洋緞窄褃襖。外麵或披了披風,或戴了鬥篷。三三兩兩,說說笑笑在這愚園裡走著,逢橋必過。按照習俗,上元節這樣子便能夠祛病延年。
普通人家女兒們也不在意,自去東西兩城或曲江湖邊走一遭便是。但高府貴胄的姐兒們便不好這麼隨意了,往年裡都是在自家園子裡走一走便是了。今兒有了劉玄借鐘樓的借口,賈璉也托著世交人情,找南安郡王府借來了這處園子,供大家“走百病”。
在這園子裡走了一兩個時辰,挑景致秀麗的地方坐了一會,還寫了幾首詩,最後大家停在了秋水蒹葭館。南安王府早就在這裡備下了三桌美食,供賈府哥兒姐兒們用晚宴。